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现代种业 > 品种信息

第三批福建省同一适宜生态区主要农作物引种备案品种简介

发布时间:2018-01-24 16:06来源:福建省种子管理总站字体:    

1.作物种类:水稻

品种名称:吉优371

选育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省金稻种业有限公司

审定编号:粤审稻2015018

品种审定适宜种植区域:适宜广东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造种植

引种单位:中种集团福建农嘉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在福建省南部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1.6天,比对照金优2155迟熟3.1天。每亩有效穗15.17万,株高120.1厘米,穗长25.1厘米,每穗总粒数158.6粒,结实率83.7%,千粒重26.2克,成熟期转色较好。稻瘟病抗性经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综合评价抗稻瘟病。整精米率30.1%31.6%,垩白粒率24%36%,垩白度3.0%6.6%,直链淀粉18.3%21.1%,胶稠度8083毫米,长宽比2.93.0,食味品质分6772

产量表现:福建省南部多点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亩产529.8公斤,比对照金优2155增产3.6%

栽培技术要点:①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大田用种量每亩1.0公斤,秧龄控制30天左右。②施肥做到基肥足,追肥速,中后期酌情补;氮、磷、钾配合施用比例1:0.5:1.0。③灌水采用深水活蔸,浅水分蘖,及时晒田,有水壮苞抽穗,后期干干湿湿,不脱水过早。④注意防治螟虫、稻飞虱、稻瘟病等病虫害。

引种区域及种植季别:适宜福建省莆田、泉州、龙岩、漳州早稻种植。

风险提示:吉优371在福建南部早稻种植,全生育期比金优21553.1天,栽培时需提早播种,中后期及时排水拷田,预防倒伏,注意防治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

 

 

2.作物种类:水稻

品种名称:泰丰优2213

选育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审定编号:粤审稻2011005

品种审定适宜种植区域:适宜广东省粤北和中北稻作区早、晚造种植

引种单位:中种集团福建农嘉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在福建省南部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26.4天,比对照金优2155早熟2天。每亩有效穗15.22万,株高105.4厘米,穗长24.1厘米,每穗总粒数162粒,结实率86.1%,千粒重23.0克;成熟期转色好。稻瘟病抗性经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综合评价表现中感稻瘟病整精米率46.4%54.5%,垩白粒率38%53%,垩白度15.3%20.2%,直链淀粉15.2%18.5%,胶稠度7080毫米,长宽比3.84.1,食味品质分7582

产量表现:福建省南部多点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亩产519.2公斤,比对照金优2155增产1.5%

栽培技术要点:①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大田用种量每亩1.0公斤,秧龄控制30天左右。②施肥做到基肥足,追肥速,中后期酌情补;氮、磷、钾配合施用比例1:0.5:1.0。③灌水采用深水活蔸,浅水分蘖,及时晒田,有水壮苞抽穗,后期干干湿湿,不脱水过早。④注意防治螟虫、稻飞虱、稻瘟病等病虫害。

引种区域及种植季别:适宜福建省莆田、泉州、龙岩、漳州等市稻瘟病轻发区早稻种植。

风险提示:2017年经田间自然诱发鉴定泰丰优2213表现中感稻瘟病,栽培上注意防治稻瘟病。

 

 

3.作物种类:水稻

品种名称:特优2068

选育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省金稻种业有限公司

审定编号:粤审稻2013017

品种审定适宜种植区域:适宜广东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造种植

引种单位:中种集团福建农嘉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在福建省南部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1.6天,比对照金优2155迟熟3.4天。每亩有效穗16.0万,株高113.6厘米,穗长25.0厘米,圆粒型,每穗总粒数151粒,结实率89.2%,千粒重28.8克;成熟期转色好。稻瘟病抗性经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综合评价中感稻瘟病。整精米率60%,垩白粒率56%91%,垩白度17.4%21.5%,直链淀粉19.3%20.1%,胶稠度6980毫米,长宽比2.42.5,食味品质7477分。

产量表现:福建省南部多点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亩产542.1公斤,比对照金优2155增产6.0%

栽培技术要点:①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大田用种量每亩1.0公斤,秧龄控制在25天以内。②施肥做到基肥足,追肥速,中后期酌情补;氮、磷、钾配合施用比例1:0.5:1.0。③灌水采用深水活蔸,浅水分蘖,及时晒田,有水壮苞抽穗,后期干干湿湿,不脱水过早。④注意防治螟虫、稻飞虱、细条病等病虫害。

引种区域及种植季别:适宜福建省莆田、泉州、龙岩、漳州市稻瘟病轻发区早稻种植。

风险提示:福建省南部早稻种植米质一般。2017年经田间自然诱发鉴定,表现中感稻瘟病,栽培上需注意防治稻瘟病。

 

 

4.作物种类:水稻

品种名称:五优376

选育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审定编号:粤审稻2012010

品种审定适宜种植区域:粤北和中北稻作区作早、晚造种植

引种单位:龙岩市鑫禾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在福建省龙岩市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30.2天,比对照金优2155迟熟1.7天。群体整齐,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后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19.7万,株高104.8厘米,穗长21.8厘米,每穗总粒数148.9粒,结实率86.51%,千粒重21.9克。稻瘟病抗性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综合评价为中感稻瘟病。米质一般。

产量表现:龙岩市多点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亩产520.11公斤,比对照金优2155增产5.34%

栽培技术要点:在龙岩市作早稻种植,播种时间31日至35,秧田亩播种量1012公斤,大田亩用种量0.751.0公斤,秧龄30天左右。插植密度20厘米×20厘米,丛插2粒谷。亩施纯氮1012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0.7:0.9,基肥、分蘖肥、穗肥、粒肥比例为5311。水管采取浅水促蘖、适时烤田、有水抽穗、湿润灌浆、后期干湿交替。注意及时防治病虫害。

引种区域及种植季别:适宜福建省龙岩市稻瘟病轻发区作早稻种植

风险提示:1、生育期较长,比对照金优2155迟熟2天左右,注意适时早播;2、中感稻瘟病,适宜在稻瘟病轻发区作早稻种植,并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稻飞虱等病虫草害,采取相对应的植保措施;3、苗期耐寒性中,早季宜采用薄膜育秧,并加强秧田水肥管理。

 

 

5.作物种类:水稻

品种名称:特优315

选育单位:福建神农大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审定编号:琼审稻2013016

品种审定适宜种植区域:海南省作早稻种植

引种单位:福建神农大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福建省南部早稻种植,全生期平均137.1天,比对照天优华占迟熟3.1天。株高111.5厘米,长势繁茂,株型适中,后期熟色尚可。每亩有效穗17.5万穗,穗长23.9厘米,每穗总粒数201.8粒,结实率83.1%,千粒重27.9克。稻瘟病抗性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综合评价为稻瘟病。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35.3%,垩白粒率89%,垩白度13.4%,直链淀粉含量19.6%

产量表现:福建省南部多点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亩产588.4公斤,比对照天优华占增产4.09%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稀播,培育壮秧,在福建省漳州市、厦门市、泉州市、莆田市、龙岩市等地作早稻种植在2月下旬播种,秧龄控制在30天左右;2、适当密植:栽插规格6×6寸,丛插两粒谷,每亩插足78万基本苗;3、秧田管理: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中后期看禾酌情补肥,氮磷钾结合使用,并适当增加磷钾肥使用比例,适于中上肥力田栽培;4、水浆管理:管水坚持湿润灌溉,以浅水为主,及时晒田,灌浆期间干干湿湿壮籽,收割前切忌断水过早;5、注意防治稻瘟病等病虫害。

引种区域及种植季别:适宜福建省漳州、厦门、泉州、莆田、龙岩稻瘟病轻发区作早稻种植。

风险提示:1、注意防治黑条矮缩病、稻瘟病、白叶枯病、稻飞虱等病虫害;2、适时烤田,适当增加磷钾肥,防止倒伏;3、稻瘟病重发区不适宜推广。

 

 

6.作物种类:水稻

品种名称:恒丰优777

选育单位:广东粤良种业有限公司

审定编号:桂审稻2015035

品种审定适宜种植区域:适宜桂中、桂北稻作区作早、晚稻,桂南稻作区作早稻种植

引种单位:广东粤良种业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在福建省南部作早稻种植,平均生育期128.4天,比对照T7821550.6天。每亩有效穗18.1万,株高108.4厘米,穗长23.5厘米,每穗总粒数161.2粒,结实率86.6%,千粒重24.1克。稻瘟病抗性田间自然诱发鉴,综合评价为感稻瘟病米质检测结果:糙米率82.8%,精米率73.0%,整精米率50.1%,粒长6.8毫米,长宽比3.1,垩白粒率28%,垩白度4.2%,透明度2级,碱消值3.3级,胶稠度8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1.6%,蛋白质含量10.0%米质一般。

产量表现:福建省多点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亩产494.1公斤,与对照T782155增产2.20%

栽培技术要点:1.秧田播种量:一般每亩10-12.5公斤;2.秧龄:作早稻插秧秧龄一般25-30天左右、抛秧秧龄一般15天左右,作晚稻插秧秧龄一般16-20天、抛秧秧龄一般12-15天;3.大田基本苗:栽插一般每亩1.8万穴左右,基本苗4.0万左右;抛秧栽培一般要求不少于1.8科,基本苗达4.5万左右。4.施肥:原则上要施足基肥、早施重施分蘖肥,生长后期注意控制氮肥。5.水浆管理:宜浅水移栽、寸水活棵、薄水促分蘖,够苗晒田。6.病虫防治:根据当地虫情预报防治主要水稻虫害,注意防治稻瘟病。

引种区域及种植季别:适宜福建省莆田、泉州、漳州、龙岩等稻瘟病轻发区作早稻种植

风险提示:1、在播种前必须用“咪鲜胺”等药剂浸种消毒,防恶苗病。2、在田间育秧时应用防虫网覆盖,以防叶蝉、飞虱等刺吸传播病毒,引起矮缩病爆发。3、该品种2017年福建省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中感稻瘟病,请根据当地农业部门病虫预报,加强稻瘟病防治,同时及时防治纹枯病、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4、高温热害和低温冷害天气会影响水稻结实率和产量,在孕穗、抽穗、扬花期应加强田间肥水管理,减少损失。5、合理施肥,适时晒田,防止倒伏。

 

 

7.作物种类:

品种名称:嘉早37

选育单位: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可得丰种业有限公司

审定编号:浙审稻2013002

品种审定适宜种植区域:浙江省作早稻种植

引种单位:浙江可得丰种业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在福建省中北部作早稻种植,平均全生育期111.8天,比对照T78215514.8天。该品种生长整齐,株高略偏高,分孽力较强,株型松散适中,叶片较窄,剑叶挺直,叶色中绿。谷粒长粒型,着粒较稀。谷壳黄亮,颖尖无色、无芒。平均亩有效穗23.3万,株高86.2厘米,穗长21厘米,每穗总粒数104.7粒,实粒数84.1粒,结实率80.5%,千粒重25.5克。稻瘟病抗性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综合评价为中感稻瘟病。整精米率57.8%,长宽比3.2,垩白粒率20.5%,垩白度4.2%,透明度2级,胶稠度84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3.8%

产量表现:福建省多点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亩产500.1公斤,比对照T782155增产3.8%

栽培技术要点:1早稻播种时间3月上、中旬,秧龄控制在35天以内,培育带蘖壮秧。2、施足有机肥,配施磷、钾肥,亩施复合肥25公斤、碳铵30公斤做基肥,双本栽插,栽插株行距17×20厘米。移栽后早施追肥,尿素与氯化钾混合施用。3、浅水插秧活棵,薄水发根促蘖,够苗及时烤田,孕穗至齐穗期田间有水层,齐穗后间歇灌溉,湿润管理。4、重点防治螟虫、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等病虫害。

引种区域及种植季别:适宜福建省宁德、南平、三明、福州、莆田等市稻瘟病轻发区作早稻种植。

风险提示:1、浸种前5-7天开封翻晒,并认真阅读品种简介及栽培要点,以利稳产高产。22017年福建省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该品种穗颈瘟最高9级,感稻瘟病,请根据当地农业部门病虫预报,防治稻瘟病,同时及时防治纹枯病、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在始穗前3-5天应重点防治稻曲病,水稻抽穗前后慎用咪唑类杀菌剂,如用量加大或者在扬花时使用,会抑制节间拔长,包茎、抽穗困难,影响水稻灌浆,结实率下降,影响产量。3、在孕穗、抽穗、扬花期遇高温热害和低温冷害天气会影响水稻结实率和产量,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适当调整播始期,减少损失。4、应加强田间肥水管理,合理施肥,中后期应注意控制氮肥用量,多施磷钾肥,避免造成后期贪青。适时晒田,防止倒伏。

 

 

8.作物种类:水稻

品种名称:甬优4949

选育单位: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

审定编号:桂审稻2016003

品种审定适宜种植区域:广西桂南作早晚稻种植

引种单位: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在福建省南部作早稻种植,平均全生育期139.8天,比对照天优华占长2.5天。叶片翠绿,叶鞘绿色,剑叶长、内卷、斜举,长势较旺,分蘖中等,抗倒性好,穗大粒多,粒卵园型,偶有顶芒。平均株高110.7厘米,穗长25.6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5.1万,每穗总粒数228.8粒,实粒数196.0粒,结实率85.5%,千粒重22.6克。稻瘟病抗性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综合评价为中抗稻瘟病。米质主要指标:20142015年广西早稻区试检测,糙米率81.0%,整精米率70.2%,长宽比2.3,垩白米率7%,垩白度2.0%,胶稠度76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3.9%

产量表现:福建多点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亩产607.3公斤,比对照天优华占增产42.3公斤,增幅7.7%

栽培技术要点:1、净化土壤。播种及插秧前20天翻耕秧田和本田,使前作残留物及杂草充分烂透,以减少基腐病发生,促进早发,同时防止往年田间落谷造成混杂。2、好气催芽。甬优系列杂交水稻吸胀和萌动时间长,要求在药剂浸种36小时吸足水分的基础上,进行通气催芽。严禁在编织袋或密闭容器内保温催芽。3、适期稀播,短龄壮秧。早稻3月上中旬可比当地杂交籼稻迟播5天左右;宜用370孔抛秧盘育秧,每盘播干种子25克,大田亩用种量1.25公斤以内。秧龄严格控制在30天以内。4、多本稀植,方形栽插。手插密度6×6寸,每穴插23粒谷苗。5、早露早搁,够苗晒田,当每丛茎蘖数达到14个左右时排水搁田68天,促进根系下扎,稻株基部粗壮。6、施足基蘖肥,酌施穗肥。亩施纯氮1517公斤,氮磷钾比例10.50.8,基肥∶蘖肥∶穗肥比例,氮肥4.541.5,钾肥064,磷肥作基肥一次性施入。7、湿润孕穗,深水抽穗,活水灌浆,严禁断水过早。8、严防病虫,除草剂慎用。重点防治恶苗病、病毒病、稻曲病、稻瘟病,台风暴雨后要严防白叶枯病。除草剂要选用籼粳兼用型除草剂,严禁在水稻拔节或幼穗分化后施用化学除草剂。虫害重点防治蓟马、螟虫和稻飞虱等。

引种区域及种植季别:适宜福建省漳州、泉州、莆田等市作早稻种植。

风险提示:1、做好恶苗病、基腐病、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病毒病、白叶枯病、细条病等水稻病害和蓟马、螟虫、飞虱等水稻虫害的防治工作;防治恶苗病需药剂浸种40小时以上,干谷播种有成秧率低及恶苗病风险;稻曲病需在破口前10天和破口期连防两次;2、注意7月中旬至8月中旬的高温和9月中旬的低温对结实率的影响;3、注意后期倒伏风险和穗上发芽风险;4、防止肥害、药害发生,避免影响水稻生长和结实率降低;5、土壤贫瘠、冷水田、高海拔区域不宜种植,长秧龄、迟发田不易高产;6、在水稻拔节或幼穗分化后施用化学除草剂将严重影响结实;7华南稻区早稻播种过早、秧龄过长、前期起发迟会出现抽穗不整齐、丰产性下降现象。

 

 

9.作物种类:水稻

品种名称:陵两优229

选育单位: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

审定编号:湘审稻2011008

品种审定适宜种植区域:湖南省稻瘟病轻发区作早稻种植

引种单位:四川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在福建省中北部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为115.0天,比对照陆两优996迟熟0.6天。稃尖无色,株高87.9厘米,每亩有效穗20.3万,平均穗长19.4厘米,每穗总粒数118.1粒,结实率79.3%,千粒重27.3克。长宽比3.1。稻瘟病抗性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综合评价为感稻瘟病糙米率81.6%,精米率70.5%,整精米率62.2%,粒长6.8毫米,长宽比3.1,垩白粒率72%,垩白度9.4%,透明度2级,碱消值3.6级,直链淀粉含量22.9%,胶稠度38毫米。

产量表现:福建省多点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亩产518.3公斤,比对照陆两优996增产2.92%

栽培技术要点:作早稻种植,秧龄为30天。插植密度16.5厘米×20厘米,丛插2粒谷。亩施纯氮1012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0.5:1.0,基肥、分蘖肥、穗肥比例为532。科学管理肥,水管理采取浅水返青,薄水分蘖,视苗情晒田控苗,孕穗至抽穗期保持浅水层,后期干干湿湿,成熟前一周断水。注意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白叶枯病和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

引种区域及种植季别:适宜福建省三明市、福州市、宁德市、南平市稻瘟病轻发区作早稻种植。

风险提示:1、合理施肥,后期控施氮肥,适时晒田有利于控制倒伏;2、在孕穗、抽穗、扬花期间控制水肥管理,如碰到高温需及时灌水,减少损失;3、注意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螟虫等病虫害防治,尤其在稻瘟病重发区要根据当地农业主管部门的病虫害预报及时用药。

 

 

10.作物种类:水稻

品种名称:特优666

选育单位:广东粤良种业有限公司

审定编号:粤审稻2015021

品种审定适宜种植区域:广东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造种植

引种单位:广东粤良种业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在福建省南部作早稻,生育期平均140.8天,比对照天优华占长5.4天。株型中集,分蘖力中弱,抗倒力中强,耐寒性中(孕穗期为中强,开花期为中)。每亩有效穗18.2万,株高109.2厘米,穗长23.5厘米,每穗总粒数161.2粒,结实率86.6%,千粒重28.1克。稻瘟病抗性经田间鉴定,综合评价为感稻瘟病。米质指标,整精米率29.2%37.1%,垩白粒率76%88%,垩白度14.5%17.1%,直链淀粉20.0%21.3%,胶稠度6578毫米,长宽比2.62.8,食味品质分7273

产量表现:福建省多点引种适应性试验作早稻种植,平均亩产502.66公斤,与对照天优华占增产2.82%

栽培技术要点:1.秧田播种量:一般每亩10-12.5公斤;2.秧龄:作早稻插秧秧龄一般25-30天左右、抛秧秧龄一般15天左右;3.大田基本苗:栽插一般每亩1.8万穴左右,基本苗4.0万左右;抛秧栽培一般要求不少于1.8科,基本苗达4.5万左右。4.施肥:原则上要施足基肥、早施重施分蘖肥,生长后期注意控制氮肥。5.水浆管理:宜浅水移栽、寸水活棵、薄水促分蘖,够苗晒田。6.病虫防治:根据当地虫情预报防治主要水稻虫害,注意防治稻瘟病。

引种区域及种植季别:适宜福建省莆田、泉州、漳州、龙岩等市稻瘟病轻发区作早稻种植。

风险提示:1、在播种前必须用“咪鲜胺”等药剂浸种消毒,防恶苗病。2、在田间育秧时应用防虫网覆盖,以防叶蝉、飞虱等刺吸传播病毒,引起矮缩病爆发。3、该品种2017年福建省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感稻瘟病,请根据当地农业部门病虫预报,加强稻瘟病防治,同时及时防治纹枯病、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4、高温热害和低温冷害天气会影响水稻结实率和产量,在孕穗、抽穗、扬花期应加强田间肥水管理,减少损失。5、合理施肥,适时晒田,防止倒伏。栽培上作晚造种植秧龄不宜过长,中后期应控氮防倒伏。

 

11.作物种类:水稻

品种名称:Y两优1500

选育单位:安徽理想种业有限公司

审定编号:皖稻2016003

品种审定适宜种植区域:安徽全省

引种单位:安徽理想种业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在福建省作稻种植,全生育期138.4天,比Ⅱ优明86迟熟0.2天。株高121.2厘米,分蘖力较强,穗长25.4厘米,有效穗15.1/亩,穗总粒数184.5粒,结实率87%,千粒重26.6克。稻瘟病抗性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综合评价为感稻瘟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糙米率79.3%、整精米率62.8%长宽比3.2垩白粒率11%、垩白度1.1%透明度2、减消值6.8、胶稠度80直链淀粉13.1%,主要米质指标达到部颁2级。

产量表现:福建省多点引种适宜性试验,平均亩产578.2千克,比对照Ⅱ优明86减产0.55%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4月中下旬5月上旬播种,亩播种量控制在15公斤以内,一般秧龄30天。2.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每亩1.8万穴,每穴12粒种子苗。3.科学肥水管理:底肥每亩施有机肥500公斤以上,以及45%三元复合肥30公斤尿素10公斤;返青后分蘖肥用尿素10公斤/亩;酌情施用穗肥尿素35公斤/亩。浅水活棵,够苗晒田,后期干干湿湿。4.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拟引种区域及种植季别:适宜福建省海拔800以下稻瘟病轻发区作中稻种植。

风险提示:1.该品种感稻瘟病,请根据当地农业部门病虫预报,加强稻瘟病防治;2.够苗搁田预防倒伏;3.加强田间管理,预防高温热害和低温冷害。

 

 

12.作物种类:水稻

品种名称:荃优丝苗

选育单位: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审定编号:皖稻2016020

品种审定适宜种植区域:安徽全省一季稻区

引种单位: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在福建省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41.6天,比对照Ⅱ优明86早熟3.7天。该品种株型适中,剑叶宽直,分蘖力较强,稃尖无色,熟期转色好。株高119厘米,每亩有效穗17万穗,每穗总粒数201.4粒,结实率84.7%,千粒重25.5克。稻瘟病抗性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综合评价为感稻瘟病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4.8%,长宽比3.2,垩白粒率21%,垩白度3.0%,胶稠度74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3%,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福建省稻瘟病抗性鉴定表现为中感稻瘟病。

产量表现:福建省多点中稻引种试验,2016年平均亩产621.2公斤,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6.5%2017年平均亩产617.7公斤,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6.8%;两年平均亩产619.4公斤,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6.7%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在福建省作中稻种植,4月中至5月中旬播种,秧龄30天左右;每亩大田用种量11.5公斤。2、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管水:大田插植规格6×7寸为宜,丛插两粒谷。在水管上采取“前浅、中搁、后湿”灌水技术。每亩施氮肥10公斤,NPK比例为1:0.6:0.553、在病虫防治上,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及时做好病虫预测预报,适时防治病虫害。

引种区域及种植季别:适宜福建省稻瘟病轻发区作中稻种植。

风险提示:1、为预防稻瘟病、恶苗病等病害,请使用药剂浸种,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控温破胸,防止烧芽。2、高温热害和低温冷害会导致水稻减产,孕穗、抽穗、扬花期请注意加强田间肥水管理。3倒伏会影响产量和稻米品质,注意加强田间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后期控施氮肥,及时晒田,预防倒伏。4、综合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害。因各地生态、土壤、管理及水稻长势各异,具体防治务请咨询当地农技部门。

 

 

13.作物种类:水稻

品种名称:徽两优882

选育单位: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审定编号:皖稻2014005

品种审定适宜种植区域:安徽全省

引种单位: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在福建省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44.6天,比对照Ⅱ优明86迟熟0.2天。该株型适中,分蘖力强,叶姿直立,叶鞘紫色,后期落色好。株高117.3厘米,每亩有效穗18.2万穗,每穗总粒数207.6粒,结实率84.3%,千粒重23.1克。稻瘟病抗性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综合评价为感稻瘟病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5.1%,长宽比3.3,垩白粒率8%,垩白度1.3%,胶稠度7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1%,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在福建中稻引种试验,2016年平均亩产623.5公斤,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6.4%2017年平均亩产626.7公斤,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6.9%;两年平均亩产625.1公斤,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6.6%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在福建省作中稻种植,4月中至5月中旬播种,秧龄30天左右;每亩大田用种量11.5公斤。2、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管水:大田插植规格6×7寸为宜,丛插两粒谷。在水管上采取“前浅、中搁、后湿”灌水技术。每亩施氮肥10公斤,NPK比例为1:0.6:0.553、在病虫防治上,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及时做好病虫预测预报,适时防治病虫害。

引种区域及种植季别:适宜福建省稻瘟病轻发区作中稻种植。

风险提示:1、为预防稻瘟病、恶苗病等病害,请使用药剂浸种,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控温破胸,防止烧芽。2、高温热害和低温冷害会导致水稻减产,孕穗、抽穗、扬花期请注意加强田间肥水管理。3倒伏会影响产量和稻米品质,注意加强田间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后期控施氮肥,及时晒田,预防倒伏。4、综合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害。因各地生态、土壤、管理及水稻长势各异,具体防治务请咨询当地农技部门。

 

 

14.作物种类:

品种名称:糯两优561

选育单位:湖北中香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审定编号:鄂审稻2016008

品种审定适宜种植区域:适于湖北省鄂西南以外地区作中稻种植

引种单位:湖北中香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属中熟偏迟籼型糯稻品种。在福建省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7.8天,比Ⅱ优明860.4天。株型适中,分蘖力较强。叶色绿色,剑叶中长、宽直。穗层较整齐,穗型中等大小,着粒均匀,有两段灌浆现象。谷粒长型,稃尖无色、无芒。后期熟相较好。株高109.6厘米,穗长25.2厘米,每亩效穗数15.5万,每穗总粒数163.5粒,实粒数145.8粒,结实率89.3%,千粒重27.6克。稻瘟病抗性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综合评价为感稻瘟病。米质检测结果:出糙率79.9%,整精米率65.5%,直链淀粉含量1.8%,胶稠度100毫米,长宽比3.1,主要理化指标达到国标优质糯稻稻谷质量标准。

产量表现:在福建中稻引种试验平均亩产601.2公斤,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3.4%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4月下旬至5月初播种。秧田亩播种量810公斤,大田亩用种量1.0公斤,播种前用咪鲜胺浸种。秧苗21心期适量喷多效唑以培育多蘖壮秧。2、适龄移栽,插足基本苗。秧龄不超过33天,株行距13.3厘米×30.0厘米或16.7厘米×26.7厘米,每穴插2粒谷苗,亩插基本苗8万左右。3、配方施肥,科学管水。该品种对磷、钾肥较敏感,一般亩施纯氮1213公斤,氮磷钾配合施用。浅水插秧,薄水促蘖,亩苗数达到18万时,及时晒田,孕穗至齐穗期保持浅水层,齐穗后间歇灌溉,保持田间湿润至成熟。4、病虫害防治。注意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白叶枯病和螟虫、稻飞虱、稻蓟马、稻象甲等病虫害。

引种区域及种植季别:适宜福建省稻瘟病轻发区作中稻种植

风险提示:1.在播种前需用“咪鲜胺”或“强氯精”浸种消毒,防恶苗病;2.该品种2017年福建省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感稻瘟病,请根据当地农业部门病虫预报,加强稻瘟病防治,同时及时防治纹枯病、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飞虱等病虫害;3.高温热害和低温冷害天气可能会影响水稻结实率和产量,在孕穗、抽穗扬花期应加强田间肥水管理,减少损失。

 

 

15.作物种类:水稻

品种名称:万象优111

选育单位:江西红一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稻研究所

审定编号:鄂审稻2017016

品种审定适宜种植区域:适宜在湖北省鄂西南以外地区作中稻种植,稻瘟病常发区、重发区、低湖田及冷浸田不宜种植

引种单位:福建神农大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在福建作中稻种植,全生期平均139.9天,比对照Ⅱ优明86早熟3.2天。株高117.2厘米,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生长势较旺,茎秆较粗。剑叶长、宽、直挺。穗型较大,着粒较密。谷粒长形,谷壳颜色较深,稃尖紫色。后期熟相一般。每亩有效穗18.5万穗,穗长25.3厘米,每穗总粒数201.5粒,结实率85.0%,千粒重26.4克。稻瘟病抗性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综合评价为稻瘟病。其中将乐黄潭和宁化水茜点鉴定为高感稻瘟病。出糙率78.8%,整精米率55.2%,垩白粒率23%,垩白度5.2%,直链淀粉含量20.7%,胶稠度36毫米,长宽比3.6,米质一般。

产量表现:福建省多点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亩产604.2公斤,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1.36%

栽培技术要点:作中稻种植,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秧龄控制在30天左右。插植密度20厘米×23厘米,丛插2粒谷。亩施纯氮10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7:0.9,基肥、分蘖肥、穗肥、粒肥比例为5311。水管采取浅水促蘖、适时烤田、有水抽穗、湿润灌浆、后期干湿交替。注意及时防治病虫害。

引种区域及种植季别:适宜福建省稻瘟病轻发区作中稻种植。

风险提示:1、栽培上注意防治黑条矮缩病、稻瘟病、白叶枯病、稻飞虱等病虫害;2稻瘟病常发区、重发区及冷浸田不宜种植;3、注意适时烤田,增施磷钾肥,防止倒伏;4秧龄弹性一般,种植时秧龄不超过30天为宜。

 

 

16.作物种类:水稻

品种名称:C两优386

选育单位:福建神农大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审定编号:湘审稻2014009

品种审定适宜种植区域:湖南省稻瘟病轻发的山丘区作中稻种植

引种单位:福建神农大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在福建作中稻种植,全生期平均141.7天,比对照Ⅱ优明86早熟1.4天。株高113.9厘米,群体整齐,株型适中,生长势强,叶鞘绿色,稃尖紫红色,中长芒,叶下禾,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17.6万穗,穗长24.9厘米,每穗总粒数192.2粒,结实率81.4%,千粒重26.3克。稻瘟病抗性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综合评价为中感稻瘟病。田间抗倒性好,耐高温耐低温能力较强。米质主要指标:糙米率77.9%,精米率65.1%,整精米率46.8%,粒长6.8毫米,长宽比3.2,垩白粒率60%,垩白度7.8%,透明度3级,碱消值3.0级,胶稠度9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2.4%米质一般。

产量表现:福建省多点引种适应试验平均亩产607.08公斤,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1.84%

栽培技术要点:作中稻种植,秧龄为30天左右。秧田每亩播种量810公斤,大田每亩用种量1公斤。插植密度26.7厘米×23.3厘米,丛插2粒谷。亩施纯氮12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0.7:0.9,基肥、分蘖肥、穗粒肥比例为442。水管采取浅水促蘖、适时烤田、有水抽穗、湿润灌浆、后期干湿交替。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稻飞虱、纹枯病、稻曲病、白叶枯病等病虫害。

引种区域及种植季别:适宜福建省稻瘟病轻发区作中稻种植。

风险提示:1、注意防治黑条矮缩病、稻瘟病、白叶枯病、稻飞虱等病虫害;2、稻瘟病重发区不宜推广;3、秧龄弹性一般,秧龄不超过30天为宜。

 

 

17.作物种类:水稻

品种名称:川优6203

选育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审定编号:鄂审稻2014007

品种审定适宜种植区域:湖北省鄂西南以外地区的中低肥力田块做中稻种植,低湖田和易涝田不宜种植

引种单位:四川华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特征特性:在福建省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5.2天,比对照Ⅱ优明862.3天。株型较紧凑,株高适中,分蘖力中等,抗倒性一般。穗层整齐,长穗型。叶色绿,剑叶较宽,谷粒细长,稃尖无色,有短芒。亩有效穗14.7万,株高116.9厘米,穗长27.1厘米,每穗总粒数172.3粒,实粒数154.8粒,结实率89.8%,千粒重27.7克。稻瘟病抗性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综合评价为稻瘟病。米质主要指标:出糙率79.3%,整精米率53.6%,垩白粒率43%,垩白度3.7%,直链淀粉含量14.9%,胶稠度83毫米,长宽比3.9,米质优。

产量表现:福建省多点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亩产629.2公斤,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5.32%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大田亩用种量0.8公斤,播种前用咪鲜胺浸种。2、及时移栽,插足基本苗。秧龄2230天。大田株行距16.7厘米×33.3厘米,亩插基本苗8万左右。3、一般亩施纯氮8公斤、五氧化二磷56公斤、氧化钾1214公斤,早施追肥,适当增施磷钾肥,以提高抗倒性。亩苗数达到15万左右分多次晒田,中后期田间干湿交替,成熟时不宜断水过早。4、注意防治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和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

引种区域及种植季别:适宜福建省中稻种植。

风险提示:抗倒性一般,适当控氮,成熟前7天左右放水晒田防倒伏;米质较好,易造成螟虫和稻飞虱危害,注意在各个时期用药防治。

 

 

18.作物种类:

品种名称:长优2

选育单位: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金华三才种业公司、中国水稻研究所

审定编号:浙审稻2017018

品种审定适宜种植区域:浙江省作单季晚稻种植

引种单位:金华三才种业公司

特征特性:在福建省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44.4,比Ⅱ优明866.2。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长势繁茂,茎秆粗壮,剑叶长、卷挺,叶色深绿,穗大粒多,着粒密,稃尖无色,有短芒。亩有效穗11.55株高111.5厘米,穗长21.8厘米,穗总粒数290.1粒,实粒数253.6粒,结实率87.4%,千粒重23.0克。稻瘟病抗性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综合评价为中感稻瘟病外观米质好,适口性好,糙米率81.1%,精米率71.7%,整精米率62.9%,粒长6.0mm,长宽比2.6,垩白粒率14%,垩白度1.5%,透明度2级,碱消值5.4级,胶稠度68mm,直链淀粉含量15.2%,蛋白质含量8.3%

产量表现:福建省多点引种应性试验,平均亩产642.04公斤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10.1%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播种期参照Ⅱ优明86秧田亩播种量810公斤,大田用种量0.75~1公斤。秧苗一叶一心期适量喷施多效唑,培育带蘖壮秧。2.及时移栽,插足基本苗。秧龄2530天移栽。大田行株距6寸×8寸,每穴插12粒谷苗,亩插基本苗810万;3.科学肥水管理。适量增施氮肥,注意氮、磷、钾肥配合,基肥、分蘖肥、穗粒肥比例为4:4:24.水浆管理。栽后浅水促早发,中期够苗适度烤田,孕穗至灌浆期保持浅水层,以后干湿交替,收获前一周断水5.病虫害防治。苗期要注意灰飞虱的防治,预防矮缩病的发生;中后期防治好螟虫,稻纵卷叶螟和飞虱;破口至抽穗期做好稻曲病和稻瘟病的防治。

引种区域及种植季别:适宜福建省稻瘟病轻发区作中稻种植。

风险提示:1.在播种前用“咪鲜胺”或“强氯精”浸种消毒,防恶苗病。2.该品种2017年福建省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感稻瘟病,请根据当地农业部门病虫预报,加强稻瘟病防治;长优2稻曲病,应重点加以防治同时及时防治纹枯病、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飞虱等病虫害。3.高温热害和低温冷害天气可能会影响水稻结实率和产量,在孕穗、抽穗扬花期应加强田间肥水管理,减少损失。4、周宁等高海拔区域发生减产,不宜推广种植。

 

 

19.作物种类:水稻

品种名称:晶两优1206

选育单位: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湖南隆平高科种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

审定编号:湘审稻20170013

品种审定适宜种植区域:适宜在湖南省稻瘟病轻发的山丘区作迟熟中稻种植

引种单位: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在福建省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8.8天,比对照Ⅱ优明861天。株型适中,叶片挺直,田间长势好,分蘖力强,有效穗多,稃尖无色,穗粒数较多,结实率高,熟期转色好。株高115.7厘米,穗长26.8厘米,亩有效穗16.4万,每穗总粒数184.6粒,每穗实粒数160.1粒,结实率86.7%,千粒重24.6克。稻瘟病抗性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综合评价为感稻瘟病糙米率79.0%,精米率70.5%,整精米率67.6%,粒长6.4毫米,长宽比3.0,垩白粒率8.0%,垩白度3.5%,透明度1级,碱消值6.8级,胶稠度8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0%,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福建省多点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亩产629.8公斤,比Ⅱ优明86增产5.2%

栽培技术要点:在福建作中稻种植,4月底到5月上中旬播种,秧田亩播种量10千克,大田亩用种量0.75千克,秧龄30天以内。种植密度20.0厘米×26.7厘米,每穴插2粒谷秧,亩基本苗6万左右。坚持用强氯精浸种消毒,需肥水平中等,重施底肥,早施追肥,后期看苗补施穗肥。深水活蔸,浅水分蘖,及时晒田,有水壮苞抽穗,后期干干湿湿,不脱水过早。注意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稻曲病、南方黑条矮缩病等病虫害。

引种区域及种植季别:适宜在福建省稻瘟病轻发区作中稻种植。

风险提示:注意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稻曲病、南方黑条矮缩病等病虫害。

 

 

20.作物种类:

品种名称:珞优9348

选育单位:武汉大学,武汉国英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审定编号:鄂审稻2016014

品种审定适宜种植区域:湖北省地区(鄂西南以外)

引种单位:武汉国英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特征特性:在福建省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6天,比Ⅱ优明862天。株高、株型适中,分蘖力较强。叶色绿,剑叶中长、斜挺,叶片茸毛较多。穗层较整齐,中等穗,一次枝梗较多,二次枝梗较少,着粒均匀。谷粒长型,稃尖无色、无芒。亩平均有效穗14.84万,株高114.6厘米,穗长23.5厘米,每穗总粒数171粒,每穗实粒数147.9粒,结实率86.6%,千粒重27.2克。稻瘟病抗性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综合评价为抗稻瘟病。米质外观好,适口性好,出糙率79.9%,整精米率52.6%,垩白粒率26%,垩白度6.8%,直链淀粉含量19.1%,胶稠度54毫米,长宽比3.2

产量表现:福建省多点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亩产613.1公斤,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2.4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秧田亩播种量810公斤,大田用种量0.75~1公斤,秧苗一叶一心期适量喷施多效唑,培育带蘖壮秧;2.及时移栽,插足基本苗,秧龄2832天移栽,大田行株距6寸×8寸,每穴插12粒谷苗,亩插基本苗810万;3.科学肥水管理,重施底肥,早施追肥,底肥一般亩施45%的复合肥50公斤,移栽返青后结合施用除草剂亩追施尿素、氯化钾各6公斤促分蘖,后期酌情追施穗肥,前期浅水勤灌,亩苗数达到16万时及时排水晒田,后期干湿交替,忌断水过早;4.病虫防治: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根据当地植保情报,注意防治主要病虫害。

引种区域及种植季别:适宜福建省稻瘟病轻发区作中稻种植。

风险提示:1.在播种前用“咪鲜胺”或“强氯精”浸种消毒,防恶苗病;2.该品种2017年福建省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抗稻瘟病,但湖北审定抗性为中感稻瘟病,请根据当地农业部门病虫预报,加强稻瘟病防治,同时及时防治纹枯病、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飞虱等病虫害;3.高温热害和低温冷害天气可能会影响水稻结实率和产量,在孕穗、抽穗扬花期应加强田间肥水管理,减少损失。

 

21.作物种类:

品种名称:两优234

选育单位:武汉大学

审定编号:鄂审稻2010005

品种审定适宜种植区域:湖北省地区(鄂西南以外)

引种单位:武汉国英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特征特性:在福建省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5天,比Ⅱ优明863天。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生长势较旺。茎秆较粗,韧性较好,抗倒伏能力强,部分茎节外露。叶色绿,剑叶挺直。穗层较整齐,中等偏大穗,着粒均匀。谷粒长型,稃尖无色,有少量短顶芒。亩平均有效穗14.2万,株高109.1厘米,穗长25.14厘米,每穗总粒数180.5粒,实粒数153.9粒,结实率85.3%,千粒重29.3克。稻瘟病抗性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综合评价为感稻瘟病。米质外观好,适口性好,出糙率79.8%,整精米率64.9%,垩白粒率28%,垩白度3.2%,直链淀粉含量15.4%,胶稠度85毫米,长宽比3.2

产量表现:福建省多点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亩产573.0公斤,比对照Ⅱ优明86减产4.1%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秧田亩播种量810公斤,大田用种量0.75~1公斤。秧苗一叶一心期适量喷施多效唑,培育带蘖壮秧;2.及时移栽,插足基本苗。秧龄2832天移栽。大田行株距6寸×8寸,每穴插12粒谷苗,亩插基本苗810万;3.科学肥水管理。重施底肥,早施追肥。底肥一般亩施45%的复合肥50公斤,移栽返青后结合施用除草剂亩追施尿素、氯化钾各6公斤促分蘖,后期酌情追施穗肥。前期浅水勤灌,亩苗数达到16万时及时排水晒田,后期干湿交替,忌断水过早;4.病虫防治: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根据当地植保情报,注意防治主要病虫害。

引种区域及种植季别:适宜福建省稻瘟病轻发区作中稻种植。

风险提示:1.在播种前用“咪鲜胺”或“强氯精”浸种消毒,防恶苗病;2.该品种2017年福建省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感稻瘟病,请根据当地农业部门病虫预报,加强稻瘟病防治,同时及时防治纹枯病、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飞虱等病虫害;3.高温热害和低温冷害天气可能会影响水稻结实率和产量,在孕穗、抽穗扬花期应加强田间肥水管理,减少损失。

 

 

22.作物种类:水稻

品种名称:华中优1

选育单位: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审定编号:浙审稻2017013

品种审定适宜种植区域:浙江省作单季籼稻种植

引种单位:福建省农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籼粳杂交稻(偏籼型)。在福建省作中稻种植,平均全生育期138.8天,比对照优明862.6天。长势繁茂,分蘖力中等,剑叶斜直,叶片略卷、深绿,穗型较大,鸡爪形,着粒密。株高118.4厘米,穗长24.2厘米,每穗总粒数232.9粒,实粒数200.0粒,结实率85.9%,千粒重27.8克。稻瘟病抗性经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综合评价为中抗稻瘟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14-2015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54.7%,长宽比2.6,垩白粒率20%,垩白度4.3%,透明度2级,胶稠度7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3.8%,米质各项指标综合评价分别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六等和二等

产量表现:福建省多点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亩产627.59公斤,比对照优明86增产13.84%,达极显著水平。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种期420日至610日,大田亩用种0.75-1公斤,秧田亩播种量20公斤。2.一般移栽苗龄30天以内,一般亩插1.5万丛,每丛1-2本,基本苗3-4万,建议多本插以提高产量。3.施足有机肥,亩施尿素15公斤,配施磷钾肥,后期减少氮肥用量,适当增加磷肥。后肥切忌过迟过重,尤其注意控制后期氮肥用量。4.播种前用浸种灵等药剂浸种消毒,注意防治恶苗病,播种后秧田注意防治稻蓟马、条纹叶枯病和卷叶螟,大田注意防治稻瘟病、稻飞虱、螟虫等。

引种区域及种植季别:适宜福建省稻瘟病轻发区作中稻种植。

风险提示:后期注意控制氮肥用量预防倒伏。稻瘟病抗性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综合评价为中抗稻瘟病,但其中将乐黄潭点表现中感穗颈瘟,南平农科所点鉴定为中感叶瘟、穗颈瘟,因此在栽培上注意防治稻瘟病。注意纹枯病及稻飞虱的防治。

 

 

23.作物种类:水稻

品种名称:华浙优71

选育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审定编号:浙审稻2017003

品种审定适宜种植区域:浙江省作单季籼稻种植

引种单位:福建省农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在福建省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40.6天。比对照优明860.8天。该品种长势较旺,株型紧凑,分蘖力中等,剑叶挺宽,叶色淡绿,大穗型。株高115.9厘米,穗长25.6厘米,每穗总粒数226.9粒,实粒数190.1粒,结实率83.8%,千粒重27.1克。稻瘟病抗性经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综合评价为中感瘟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15-2016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62.9%,长宽比2.9,垩白粒率18%,垩白度2.9%,透明度2级,碱消值5.5,胶稠度86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3%,米质各项指标综合评价两年均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三等。

产量表现:福建省多点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亩产610.62公斤,比对照优明86增产10.76%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种期420日至610日,大田亩用种0.75-1公斤,秧田亩播种量20公斤。2.一般移栽苗龄30天以内,一般亩插1.5万丛,每丛1-2本,基本苗3-4万,建议多本插以提高产量,适当增加落田苗。3.施足有机肥,亩施尿素12-15千克,配施磷钾肥,后期减少氮肥用量,适当增加磷肥。后肥切忌过迟过重,齐穗后每亩喷硫酸二氢钾150-200克。4.播种前用浸种灵等药剂浸种消毒,注意防治恶苗病,播种后秧田注意防治稻蓟马、条纹叶枯病和卷叶螟,大田注意防治稻瘟病、稻飞虱、螟虫等。

引种区域及种植季别:适宜福建省稻瘟病轻发区作中稻种植。

风险提示:该品种经稻瘟病抗性点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综合评价为中感叶瘟、穗颈瘟,因此在栽培上注意稻瘟病的防治。后期注意控制氮肥用量。适当增加落田苗。

 

 

24.作物种类:水稻

品种名称:浙粳优1578

选育单位: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审定编号:浙审稻2017022

品种审定适宜种植区域:浙江省作单季晚稻种植。

引种单位:福建省农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在福建省作中稻种植,平均全生育期145.4天,比对照864.0天。长势繁茂,株型紧凑,茎秆粗壮,剑叶挺直,叶色绿,穗大粒多,着粒密,稃尖无色,偶有顶芒。株高117.3厘米,分蘖力好,穗长24.9厘米,每穗总粒数297.5粒,实粒数245.3粒,结实率82.5%,千粒重23.9克。稻瘟病抗性经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综合评价为抗稻瘟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15-2016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67.4%,长宽比2.2,垩白粒率24%,垩白度3.9%,透明度2级,碱消值5.9,胶稠度77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6%,米质各项指标综合评价分别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三等和普通。

产量表现:福建省多点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亩产626.35公斤,比对照II优明86增产13.61%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种期420日至610日,大田亩用种0.75-1公斤,秧田亩播种量20公斤。2.一般移栽苗龄25天以内,一般亩插1.5万丛,每丛1-2本,基本苗3-4万,建议多本插以提高产量。3.施足有机肥,亩施尿素12-15公斤,配施磷钾肥,后期减少氮肥用量,适当增加磷肥。后肥切忌过迟过重,齐穗后每亩喷硫酸二氢钾150-200克。4.播种前用浸种灵等药剂浸种消毒,注意防治恶苗病,播种后秧田注意防治稻蓟马、条纹叶枯病和卷叶螟,大田注意防治稻曲病、稻飞虱、螟虫等。

引种区域及种植季别:适宜福建省稻曲病轻发区作中稻种植。

风险提示:该品种高感稻曲病,注意及时防治。适时播种,秧龄控制在25天以内。后期注意控制氮肥用量预防倒伏等。

 

 

25.作物种类:水稻

品种名称:华浙优1

选育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审定编号:浙审稻2017004

品种审定适宜种植区域:浙江省作单季籼稻种植

引种单位:武夷山市吉祥谷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在福建省作中稻种植,平均全生育期141.2天,比对照II优明860.2天。长势旺,株型适中,叶色绿,分蘖力中等,剑叶宽挺,叶片直立。株高112.1厘米,穗长25.8厘米,每穗总粒数226.9粒,实粒数194.0粒,结实率85.5%,千粒重28.0克。稻瘟病抗性经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综合评价为中感稻瘟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14-2015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60%,长宽比2.9,垩白粒率37%,垩白度7.9%,透明度2级,碱消值4.6,胶稠度81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4.7%,米质各项指标综合评价分别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四等和三等

产量表现:福建省多点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亩产602.62公斤,比对照增产9.31%,达极显著水平。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种期420日至610日,大田亩用种0.75-1公斤,秧田亩播种量20公斤。2.一般移栽苗龄30天以内,一般亩插1.5万丛,每丛1-2本,基本苗3-4万,建议多本插以提高产量。3.施足有机肥,亩施尿素12-15公斤,配施磷钾肥,后期减少氮肥用量,适当增加磷肥。齐穗后每亩喷硫酸二氢钾150-200克,后肥切忌过迟过重。4.播种前用浸种灵等药剂浸种消毒,注意防治恶苗病,播种后秧田注意防治稻蓟马、条纹叶枯病和卷叶螟,大田注意防治稻瘟病、稻飞虱、螟虫等。

引种区域及种植季别:适宜福建省稻瘟病轻发区作中稻种植。

风险提示:稻瘟病抗性鉴定点田间自然诱发鉴定,将乐黄潭点和宁化水茜点表现感叶瘟,因此在栽培上注意防治稻瘟病,尤其注意叶瘟的防治;注意控制后期氮肥用量,预防倒伏。

 

 

26.作物种类:水稻

品种名称:鑫两优318

选育单位:合肥市蜀香种子有限公司

审定编号:皖稻2014012

品种审定适宜种植区域:安徽全省一季稻种植

引种单位:谢华安种业科技(福建)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福建省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5天,与Ⅱ优明86相当平均株高118.5厘米,亩有效穗17.8万,穗长24.4厘米,每穗总粒数189.2粒,每穗实粒数为154.8粒,结实率81.8%、千粒重27克。稻瘟病抗性经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综合评价中感稻瘟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米质各项指标为:糙米率81.6%,精米率73.8%,整精米率52.4%,粒长6.9毫米,长宽比3.1,垩白粒率26%,垩白度4.4%,透明度2级,碱消值4.6级,胶稠度76毫米,直链淀粉15.0%,蛋白质9.3%达国家《优质水稻》标准3级。

产量表现:福建省多点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亩产654.72公斤,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9.62%

栽培技术要点:福建作中稻5月上中旬播种,秧龄30天以内,培育壮秧。双本栽插,栽插株行距16.7×26.6厘米,亩基本苗5万左右。用化学药剂浸种消毒,可用湿润保温育秧、旱床育秧。秧田播种量湿润保温育秧每亩10公斤,旱床育秧可适当增加播种量。大田用种量每亩约1-2公斤。合理密植,保证基本苗,每穴两粒种,NPK配合施用,施足底肥,后期看苗酌情施用穗肥,杨花灌浆期如遇36度以上高温,需保持田间10厘米以上水分,注意防治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飞虱、纹枯病等病虫害。稻瘟病重发区,在破口期应加强穗颈瘟的防治。

引种区域及种植季别:适宜福建省稻瘟病轻发区作中稻种植。

风险提示:1、为预防稻瘟病、恶苗病等病害,请使用药剂浸种,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放在通风的容器中催芽,控温破胸,防止烧芽。2、高温热害和低温冷害会导致水稻减产,孕穗、抽穗、扬花期请注意加强田间肥水管理。3、倒伏会影响产量和稻米品质。本品种抗倒性一般,请注意搞好田间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预防倒伏。4、综合防治稻瘟病、纹枯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害。本品种高感稻瘟病,注意防治,尤其抽穗破口期和齐穗期应及时施药防治。因各地生态、土壤、管理及水稻长势各异,具体防治务请咨询当地农技部门。

 

 

27.作物种类:水稻

品种名称:力两优1301

选育单位:湖南活力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农业大学

审定编号:湘审稻2016007

品种审定适宜种植区域:湖南中作区作中稻种植

引种单位:福建闽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在福建省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8.6天,比对照品种Ⅱ优3301早熟4.8天。株高110.2厘米,株型适中,叶色深绿,分蘖力较强,长势繁茂,叶姿直立,每亩有效穗15.0万穗,穗长22.8厘米,每穗总粒数210.6粒,实粒数173.2粒,结实率82.2%,千粒重24.9克。稻瘟病抗性经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综合评价为中感稻瘟病。糙米率80.2%,精米率69.5%,整精米率56.9%,粒长6.7毫米,长宽比3.2,垩白粒率19%,垩白度4.6%,胶稠度6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6%

产量表现:福建省多点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亩产585.8公斤,比对照品种Ⅱ优3301增产5.4%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福建一般在4-5月播种,秧龄30天以内;2.插足基本苗:栽插株行距20×23厘米,每穴插2粒谷苗,亩基本苗46万。3.施足基肥,适当控氮肥,亩施纯氮10千克,氮、磷、钾肥比例1:0.7:1.04.浅水插秧,深水返青,露田分蘖,够苗晒田控分蘖,后期干湿交替,养根保叶防早衰。5.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稻飞虱等病虫害。

引种区域及种植季别:适宜福建省稻瘟病轻发区作中稻种植。

风险提示:1、福建温度较高,中稻品种浸种催芽受外界影响大,催芽时勤翻动,防止“烧包”;2、抽穗期如遇高温,应保持田间深水。3、力两优1301中感稻瘟病,注意防治稻瘟病;4、收获前7天断水,防止断水过早影响稻米品质。

 

 

28.作物种类:水稻

品种名称:Y两优1964

选育单位:湖南绿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审定编号:湘审稻20170014

品种审定适宜种植区域:适宜在湖南稻瘟病轻发的山丘区作迟熟中稻种植

引种单位:福建闽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在福建省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40.8天,比对照品种Ⅱ优3301早熟2.6天。株高114.6厘米,株型适中,叶色绿,分蘖力较强,长势繁茂,叶姿直立,每亩有效穗15.5万穗,穗长24.4厘米,每穗总粒数203.4粒,实粒数170.4粒,结实率83.8%,千粒重26.3克。稻瘟病抗性经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综合评价为感稻瘟病糙米率81%,精米率72.5%,整精米率65.8%,粒长7.1毫米,长宽比3.3,垩白粒率30.0%,垩白度7.4%,胶稠度7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3.6%

产量表现:福建省多点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亩产571.7公斤,比对照品种Ⅱ优3301增产2.9%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福建一般在4-5月份左右播种,秧龄28天以内;2.插足基本苗:栽插株行距20×26厘米,每穴插2粒谷苗,亩基本苗7万左右。3.施足基肥,适当控氮肥,中期补,氮、磷、钾结合施用。4.浅水插秧,深水返青,浅水分蘖,及时晒田,后期干湿交替,补脱水过早。5.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稻曲病、稻飞虱等病虫害。

引种区域及种植季别:适宜福建省稻瘟病轻发区作中稻种植。

风险提示:1、福建温度较高,浸种催芽时注意勤翻动;2、抽穗期如遇高温,应保持田间深水;3、该品种感稻瘟病,注意防治稻瘟病;4、注意防治白叶枯病、稻曲病。

 

 

29.作物种类:水稻

品种名称:望两优华占

选育单位:江西天稻粮安种业有限公司、宜春市袁州区海洲种业有限公司

审定编号:赣审稻2017015

品种审定适宜种植区域:江西省一季稻区种植

引种单位:湖南希望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在福建省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9.3天,比对照Ⅱ优3301早熟5天。株高平均107.4厘米,株型适中,叶色绿,叶片挺直,茎秆韧性好,繁茂性好,分蘖力强,成穗率高,亩有效穗平均17.1万,中等穗型,抽穗整齐度好,穗长平均23.9厘米,每穗总粒数平均188.7粒,每穗实粒数平均167.1粒,平均结实率86.3%,结实率较高,千粒重平均25.0克。长粒型,稃尖紫色,无芒,出糙率80.1%,精米率71.7%,整精米率66.4%,粒长6.8毫米,粒型长宽比3.4,垩白粒率32%,垩白度6.8%,直链淀粉13.1%,胶稠度67毫米。稻瘟病抗性经田间自然诱发鉴,综合评价中抗稻瘟病。

产量表现:福建省多点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产量610.6公斤,比对照Ⅱ优3301减产1.0%

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在福建省作一季稻种植,5月上中旬播种;每亩秧田播种量10公斤,每亩大田用种量1.0公斤左右;水育秧5.5叶左右移栽,秧龄不超过30天;栽插规格6寸×8寸,每穴插2粒谷苗;需肥水平中等,采取重施底肥,及时追施分蘖肥,后期看苗补施穗肥的施肥方法:一般亩施纯氮10-12千克;移栽后深水活蔸,分蘖期浅水促蘖,够苗及时落水晒田,孕穗期至抽穗期保持田面有浅水,灌浆期干干湿湿壮籽,忌断水过早,以防早衰和影响米质;坚持强氯精浸种。根据病虫预报,及时施药防治螟虫、稻飞虱、纹枯病、稻曲病等病虫害。重点抓好稻曲病的防治。

引种区域及种植季别:适宜福建省稻瘟病轻发区做中稻种植。

风险提示:1在播种前必须用“强氯精”等药剂浸种消毒。2该品种2017年福建省进行稻瘟病抗性鉴定,中抗稻瘟病,稻瘟病易发区不宜种植,在整个生长过程中,请根据当地农业部门病虫预报,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3、在孕穗、抽穗、扬花期应加强田间肥水管理,减少高温热害和低温冷害天气会影响水稻结实率和产量的影响。4、倒伏会影响产量和稻米品质,注意加强田间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及时晒田,预防倒伏。5、因各地生态气候条件差异较大,具体栽培技术请遵照当地农业技术部门的指导。

 

 

30.作物种类:水稻

品种名称:望两优361

选育单位:安徽屯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审定编号:皖稻2017016

品种审定适宜种植区域:安徽省一季稻区种植

引种单位:湖南希望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在福建省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45.3天,比对照Ⅱ优3301迟熟1天。株高平均111.1厘米,株型适中,叶色绿,叶片挺直,茎秆韧性好,分蘖力较强,成穗率高,亩有效穗平均15.5万,中等穗型,抽穗整齐度好,穗长平均24.1厘米,每穗总粒数平均228.6粒,每穗实粒数平均192.9粒,平均结实率82.7%,结实率较高。千粒重平均26.4克。长粒型,稃尖紫色,无芒,成熟期落色好,稻瘟病抗性经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综合评价为感稻瘟病。糙米率82.2%,精米率72.5%整精米率57.2%,粒长6.7毫米,长宽比3.0垩白粒率36%,垩白度3.9%,透明度1级,碱消值5.3级,胶稠度8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7.0%

产量表现:福建省多点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产量648.53公斤,比对照Ⅱ优3301增产5.08%

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在福建省作中稻种植,5月上中旬播种;每亩秧田播种量10公斤,每亩大田用种量1.0公斤左右;水育秧5.5叶左右移栽,秧龄不超过30天;栽插规格6寸×8寸,每穴插2粒谷苗;需肥水平中等,采取重施底肥,及时追施分蘖肥,后期看苗补施穗肥的施肥方法:一般亩施纯氮10-12公斤;移栽后深水活蔸,分蘖期浅水促蘖,够苗及时落水晒田,孕穗期至抽穗期保持田面有浅水,灌浆期干干湿湿壮籽,忌断水过早,以防早衰和影响米质;坚持强氯精浸种。根据病虫预报,及时施药防治螟虫、稻飞虱、纹枯病、稻曲病等病虫害。重点抓好稻曲病的防治。

引种区域及种植季别:适宜福建省稻瘟病轻发区作中稻种植。

风险提示:1在播种前必须用“咪鲜胺”等药剂浸种消毒,预防恶苗病。2、该品种感稻瘟病,请根据当地农业部门病虫预报,加强防治稻瘟病,同时及时防治纹枯病、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3、高温热害和低温冷害天气会影响水稻结实率和产量,在孕穗、抽穗、扬花期应加强田间肥水管理,减少损失。4、倒伏会影响产量和稻米品质,注意加强田间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及时晒田,预防倒伏。5、因各地生态气候条件差异较大,具体栽培技术请遵照当地农业技术部门的指导。

 

 

 

31.作物种类:水稻

品种名称:晶两优641

选育单位:江西红一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

审定编号:赣审稻20170013

品种审定适宜种植区域:江西省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稻种植

引种单位:湖南百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在福建省作中稻种植,平均生育期135.8天,比对照Ⅱ优明861.6天,株高115.6厘米,株型适中,叶色浓绿,剑叶挺直,长势繁茂,分蘖力强,有效穗多,稃尖无色,穗粒数多,结实率高,千粒重小,熟期转色好,亩有效穗18.6万,穗长24.2厘米,每穗总粒数167.5粒,实粒数142.1粒,结实率84.9%,千粒重24.5克。稻瘟病抗性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综合评价为抗稻瘟现。出糙率78.1%,精米率71.0%,整精米率67.5%,粒长6.4毫米,粒型长宽比3.1,垩白粒率29%,垩白度6.0%,直链淀粉13.3%,胶稠度68毫米。

产量表现:福建省多点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亩产平均亩产644.1公斤,比对照Ⅱ优明86亩增产2.8%

栽培技术要点:14月中下旬-5月上旬播种,视各地栽种习惯而定,亩播种量10公斤,大田用种量0.75-1.0公斤,稀播匀播,培育多蘖壮秧,秧龄30天以内。一般栽插规格为20厘米×26厘米,每穴插2粒谷秧。2、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促分蘖,多施磷肥、钾肥,争大穗。3、栽培上合理密植,宜浅水活蔸、薄水养蘖、够苗轻搁、湿润稳长,后期湿润灌溉,不要脱水过早。4、浸种时坚持强氯精消毒,注意防治稻瘟病、纹枯病和稻飞虱等病虫害。

引种区域及种植季别:适宜福建省作中稻种植。

风险提示:1、适时播种,避开抽穗扬花的高温危害。2、及时防治恶苗病、纹枯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害。

 

 

32.作物种类:水稻

品种名称:嘉优中科3

选育单位: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研究所、台州市台农种业有限公司

审定编号:浙审稻2016014

品种审定适宜种植区域:浙江省作单季稻种植

引种单位:福建禾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在福建省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3.0天,比对照Ⅱ优明86早熟5.0天。每亩有效穗11.7万,株高114.9厘米,穗长20.5厘米,每穗总粒数282.2粒,结实率85.65%,千粒重25.9克,成熟期转色好。稻瘟病抗性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综合评价表现中感稻瘟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13-2014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69.0%,长宽比2.4,垩白粒率48.5%,垩白度7.5%,透明度2级,胶稠度69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3.5%

产量表现:福建省多点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亩产560公斤,比对照Ⅱ优明86亩增产7.49%

栽培技术要点:①根据当地种植习惯,适时播种,培育带蘖壮秧,秧田建议播种量每亩10公斤左右,大田用种量每亩1.0公斤左右。②秧龄以25天为宜,注意防治叶蝉、稻飞虱、蓟马、矮缩病等病虫害③施肥:施足基肥,提高秧苗素质;早施追肥,后期根据苗架酌情补施,不可偏施尿素;④水份管理按照“有水活蔸,浅水蘖,适时烤田,有水抽穗,后期干湿交替”原则⑤注意稻曲病、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防治

拟引种区域及种植季别:适宜福建省稻瘟病轻发区作中稻种植。

风险提示:2017年经田间自然诱发鉴定嘉优中科3号表现中感稻瘟病,注意防治稻瘟病、稻曲病和白叶枯病后期加强管理,防止早衰。

 

 

33.作物种类:杂交水稻

品种名称:嘉丰优2

选育单位:浙江可得丰种业有限公司、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审定编号:浙审稻20170012

品种审定适宜种植区域:浙江省作单季籼稻种植

引种单位:浙江可得丰种业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在福建省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8.2天,比对照Ⅱ优3301早熟1天。长势旺盛,株型适中,植株较高,分蘖力中等,剑中长、卷挺,叶片深绿,穗型大,着粒密,稃尖无色,有顶芒,后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11.8万,株高123.3厘米,穗长28.0厘米,每穗总粒数245.1粒,每穗实粒数208.2粒,结实率85.0%,千粒重26.2克。稻瘟病抗性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综合评价为中感稻瘟病,蒋乐点为感病,易感稻曲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15-2016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64.1%,长宽比2.7,垩白粒率9%,垩白度0.8%,透明度2级,胶稠度78mm,直链淀粉含量15.1%,米质各项指标综合评价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二等。

产量表现:嘉丰优2号平均亩产640.3公斤,比对照Ⅱ优3301增产2.5%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在引种地区作一季稻种植,山区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丘陵、平原地区5月中旬播种,培育壮秧。秧田亩播种量12-15公斤,大田亩用种量0.751.0公斤。秧苗21心期和移栽前57天各亩施尿素5公斤,以培育多蘖壮秧。2、及时移栽,插足基本苗。秧龄25-30天。插植密度20.0厘米×23.0厘米,丛插12粒谷。3、科学管理肥水,前促后控,中后期应注意控制氮肥用量,多施磷钾肥,避免造成后期贪青。亩施纯氮1215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0.5:1.0,基肥、分蘖肥、穗肥比例为532。水管采取浅水促蘖,适时烤田,水层孕穗、湿润灌浆,后期干湿交替。4、病虫害防治。注意防治纹枯病、稻曲病、黑条矮缩病、稻瘟病和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

引种区域及种植别季:适宜福建省稻瘟病轻发区作中稻种植。

风险提示:1、浸种前5-7天开封翻晒,并认真阅读品种简介及栽培要点,以利稳产高产。22017年福建省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该品种中感稻瘟病,请根据当地农业部门病虫预报,防治稻瘟病,同时及时防治纹枯病、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在始穗前3-5天应重点防治稻曲病,水稻抽穗前后慎用咪唑类杀菌剂,如用量加大或者在扬花时使用,会仰制节间拔长,包茎、抽穗困难,影响水稻灌浆,结实率下降,影响产量。3、在孕穗、抽穗、扬花期遇高温热害和低温冷害天气会影响水稻结实率和产量,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适当调整播始期,减少损失。4、应加强田间肥水管理,合理施肥,中后期应注意控制氮肥用量,多施磷钾肥,避免造成后期贪青。适时晒田,防止倒伏。

 

 

34.作物种类:水稻

品种名称:徽两优华占

选育单位:江西先农种业有限公司

审定编号:赣审稻2016003

品种审定适宜种植区域:适宜江西全省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引种单位:江西先农种业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在福建省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5.4天,比对照Ⅱ优3301早熟8.4天。株型适中,叶姿挺直,长势繁茂,分蘖力较强,株高111厘米,穗长23.6厘米,每亩有效穗17.2万,每穗总粒数212.7粒,结实率87%,千粒重23.8克。稻瘟病抗性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综合评价为抗稻瘟病。出糙率80.3%,精米率72.2%,整精米率63.7%,粒长6.8mm,粒型长宽比3.4,垩白粒率15%,垩白度6.1%,直链淀粉含量13.3%,胶稠度86mm

产量表现:在福建省多点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亩产567.0公斤,比对照Ⅱ优3301减产3.07%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种植季节410日至520日,秧田亩播种量10公斤,大田亩用种量1.0公斤。2.及时移栽,插足基本苗。适宜秧龄30天左右,宽行窄株栽插,株行距13.3厘米×30.0厘米或16.7×26.7厘米,每穴插2粒谷苗,亩基本苗8万左右。3.科学肥水管理。多施有机肥,适当配施磷钾肥,亩施复合肥20-25公斤碳铵20-30公斤作底肥,移栽后早施追肥,尿素与氯化钾配合施用;穗粒肥看苗情适施或不施。浅水插秧活棵,薄水发根促蘖,亩总苗数达到16万时,排水重晒田,孕穗至齐穗期田间有水层,齐穗后间歇灌溉,湿润管理。

引种区域及种植季别:适宜福建省稻瘟病轻发区做中稻种植。

风险提示:1、播种和移栽前,提前处理秧田和本田的落田谷;2、做好水稻全生育期病虫害的预测和综合防治,重点在分蘖盛期和始穗期对纹枯病、白叶枯病、细菌性基腐病、稻曲病、稻瘟病等病害进行防治,当田间害虫基数达到防治指标,及时防治稻蓟马、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害虫;3、在幼穗分化期和抽穗扬花期,气温过高或过低对水稻结实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请按照使用说明适期播种,遇到高(或低)温危害应及时采取降(或增)温措施;4、稻瘟病鉴定综合评价为抗,但仍有见发病,适应于稻瘟病轻发区作中稻种植。

 

 

35.作物种类:水稻

品种名称:Y两优302

选育单位:湖南年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审定编号:湘审稻2008025

品种审定适宜种植区域:湖南省

引种单位:湖南年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在福建省作中稻种植,平均全生育期144.67天,比对照Ⅱ优明86迟熟3.67天;株叶形态整齐,株型适中,叶色绿,长势繁茂,剑叶直立,后期转色好。品种田间抗倒性中等,较抗稻飞虱和螟虫,耐寒性一般。平均亩有效穗14.42万,与对照相当;平均株高116.13厘米;平均穗长25.58厘米;平均每穗总粒数186.62粒;平均结实率84.72%;平均千粒重28.32克。稻瘟病抗性经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综合评价为感稻瘟病,其中在南平农科所点表现为高感。整精米率65.2%,长宽比2.8,垩白粒率17%,垩白度2.9%,胶稠度74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2%,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

产量表现:福建省多点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亩产566.77公斤,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8.12%

栽培技术要点:福建省作中稻栽培,4下旬至5月上旬左右播种,每亩大田用种量1公斤,稀播匀播。秧苗叶龄5-6叶移栽,秧龄控制在30天以内;种植密度7×8,每蔸插2粒谷秧,每亩基本苗4-6万。需肥水平中等,采用中等氮肥、高磷钾的施肥模式,氮肥、磷肥与钾肥的比例1:0.5:1.2。施足基肥,分蘖肥宜早施,移栽后5-7天,每亩撒施尿素8公斤、氯化钾7公斤,促分蘖早发;孕穗前期施氯化钾5公斤、尿素2公斤作穗肥(倒3.5叶时为佳)。前期浅水移栽,深水返青,面水分蘖,够苗晒田,田不过白,干湿交替;后期深水孕穗,有水灌浆,湿润壮籽,健根壮秆,注意不能过早脱肥脱水。注意搞好稻瘟病和其他病虫害的防治。

引种区域及种植季别:适宜福建省非稻瘟病区作中稻种植。

风险提示:适宜福建省海拔600米以下、稻瘟病区作中稻种植,在南平、三明、龙岩等稻瘟病高发区域请谨慎种植。

 

 

36.作物种类:水稻

品种名称:未两优211

选育单位:安徽未来种业有限公司

审定编号:皖稻2016013

品种审定适宜种植区域:安徽省

引种单位:安徽未来种业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在福建省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45天,比对照Ⅱ优明86迟熟3天。株型适中,叶片浓绿,长势繁茂,剑叶挺拔,后期专色好,抗倒伏能力强,落粒性中等。平均亩有效穗14.37万,株高109.5厘米,穗长25.48厘米,每穗总粒数196.72粒,结实率83.93%,千粒重28.37克。稻瘟病抗性经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综合评价为抗稻瘟病。安徽省审定米质达部颁三级优质稻米标准。

产量表现:福建省多点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亩产572.67公斤,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7.32%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早播早栽,一般5月初播种,稀播培育壮秧。2.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以16.7×23.313.3×26.7厘米为宜,每穴插12粒种子苗。3.肥料运筹,要做到基追肥合理分配,氮磷钾肥合理搭配,有机无机肥合理使用。4.水浆管理,前期足水护苗返青活棵后薄水促分蘖,中期适时烤田,后期大水保证抽穗扬花后确保干干湿湿。5.及时防治病虫害。

引种区域及种植季别:适宜福建省稻瘟病轻发区作中稻种植。

风险提示:注意防治病虫害,稻瘟病、稻曲病等。在破口前7-10天注意喷施防治稻曲病的相关药物。

 

 

37.作物种类:

品种名称:源两优9567

选育单位:武汉武大天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审定编号:鄂审稻2017005

品种审定适宜种植区域:湖北省地区(鄂西南以外)

引种单位:武汉武大天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在福建省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7.6天,比对照Ⅱ优明860.6天。株型略松散,株高适中,分蘖力较强,生长势较旺。茎秆较粗、露节。剑叶中长、微卷、斜挺。穗层较整齐,穗型中等,穗颈节较长,着粒均匀。株高110.2厘米,穗长23.5厘米,亩有效穗15.7/亩,穗总粒数187粒,结实率85.2%,千粒重25.2克。稻瘟病抗性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综合评价为中感稻瘟病。出糙率80.4%,整精米率60.7%,垩白粒率21%,垩白度6.7%,直链淀粉16.5%,胶稠度74毫米,长宽比3.2

产量表现:福建省多点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亩产605.6公斤,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4.67%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秧田亩播种量10公斤,大田一般亩用种量1.0公斤,播种前宜用咪鲜胺浸种。2.适时移栽,合理密植。秧龄控制在30天以内。株行距20.0厘米×23.3厘米,每穴插2粒谷苗,亩插基本苗8万左右。3.科学管理肥水。重施底肥、早施追肥、中期控肥、后期补施壮籽肥。一般亩施纯氮12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6:0.8。浅水移栽,深水活蔸,浅水分蘖,苗数达到18万时及时晒田控苗防倒伏,齐穗后间歇灌溉,成熟前56天断水。4.防治病虫害。注意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稻曲病和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破口前35天重点防治穗颈瘟。

引种区域及种植季别:适宜福建省稻瘟病轻发区作中稻种植。

风险提示:1.在播种前用“咪鲜胺”或“强氯精”浸种消毒,防恶苗病。2.该品种2017年福建省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中感稻瘟病,请根据当地农业部门病虫预报,加强防治稻瘟病,同时防治纹枯病、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飞虱等病虫害。3.高温热害和低温冷害天气可能会影响水稻结实率和产量,在孕穗、抽穗扬花期间应加强田间肥水管理,减少损失。

 

 

38.作物种类:水稻

品种名称:唐两优280

选育单位:江西金信种业有限公司

审定编号:赣审稻20170018

品种审定适宜种植区域:江西省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引种单位:江西金信种业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在福建省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6.4天,比对照Ⅱ优明86早熟3.2天。株型适中,剑叶挺直,长势繁茂,分蘖力强,有效穗多,熟期转色好。株高125.06厘米,亩有效穗16.21万,穗长26.44厘米,每穗总粒数215.37粒,结实率85.06%,千粒重24.6克。稻瘟病抗性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综合评价为抗稻瘟病。出糙率80.3%,精米率72.7%,整精米率69.7%,粒长6.4毫米,粒型长宽比3.2,垩白粒率8%,垩白度2.1%,直链淀粉13.3%,胶稠度75毫米。

产量表现:福建省多点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亩产630.42公斤,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8.8%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福建一般在4-5月份左右播种,秧龄30天以内;2.插足基本苗:栽插株行距20×23厘米,每穴插2粒谷苗,亩基本苗46万。3.施足基肥,适当控氮肥,亩施纯氮10公斤,氮、磷、钾肥比例1:0.7:1.04.浅水插秧,深水返青,露田分蘖,够苗晒田控分蘖,后期干湿交替,养根保叶防早衰。5.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稻飞虱等病虫害。

引种区域及种植季别:适宜福建省稻瘟病轻发区作中稻种植。

风险提示:中后期控制氮肥、增施钾肥,同时注意防治稻瘟病。

 

 

39.作物种类:水稻

品种名称:徽两优280

选育单位:江西金信种业有限公司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审定编号:赣审稻20170018

品种审定适宜种植区域:江西省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引种单位:江西金信种业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在福建省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4.0天,比对照品种Ⅱ优明86早熟5.4天。株高123.26厘米,株型适中,叶色深绿,分蘖力较强,长势繁茂,叶姿直立,每亩有效穗16.21万穗,穗长25.93厘米,每穗总粒数212.31粒,实粒数180.04粒,结实率84.81%,千粒重24.8克。稻瘟病抗性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综合评价为抗稻瘟病。出糙率79.4%,精米率71.8%,整精米率69.0%,粒长6.5毫米,粒型长宽比3.5,垩白粒率17%,垩白度3.8%,直链淀粉13.2%,胶稠度78毫米。

产量表现:福建省多点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亩产620.36公斤,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7.06%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福建一般在4-5月份左右播种,秧龄30天以内;2.插足基本苗:栽插株行距20×23厘米,每穴插2粒谷苗,亩基本苗46万。3.施足基肥,适当控氮肥,亩施纯氮10公斤,氮、磷、钾肥比例1:0.7:1.04.浅水插秧,深水返青,露田分蘖,够苗晒田控分蘖,后期干湿交替,养根保叶防早衰。5.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稻飞虱等病虫害。

引种区域及种植季别:适宜福建省稻瘟病轻发区作中稻种植。

风险提示:该品种经过四个稻瘟病抗性鉴定点田间自然鉴定,综合评价为抗稻瘟病,其中将乐黄潭点鉴定中感稻瘟病,因此,栽培上还是要注意稻瘟病的防治。

 

 

40.作物种类:水稻

品种名称:甬优4949

选育单位: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

审定编号:鄂审稻2015012

品种审定适宜种植区域:湖北省鄂西南以外地区作中稻种植,稻瘟病常发区、重发区不宜种植

引种单位: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在福建省作中稻种植,平均全生育期129.7天,比对照Ⅱ优明866.0天。叶片翠绿,叶鞘绿色,剑叶长、内卷、斜举,长势较旺,分蘖中等,抗倒性好,穗大粒多,粒卵园型,偶有顶芒。平均株高116.1厘米,穗长25.0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2.5万,每穗总粒数253.0粒,实粒数225.7粒,结实率88.3%,千粒重23.8克。稻瘟病抗性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综合评价为中抗稻瘟病。20132014年湖北中稻区试,米质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出糙率80.9%,整精米率72.1%,垩白粒率14%,垩白度2.4%,直链淀粉含量15.0%,胶稠度84毫米,长宽比2.3,主要理化指标达国标二级优质稻谷质量标准。米饭既有籼米的蓬松清香,又有粳米的柔软甘滑,适口性广。

产量表现:福建省多点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亩产620.4公斤,比对照Ⅱ优明8642.4公斤,增幅7.4%

栽培技术要点:1、净化土壤。播种及插秧前20天翻耕秧田和本田,使前作残留物及杂草充分烂透,以减少基腐病发生,促进早发,同时防止往年田间落谷造成混杂。2、好气催芽。甬优系列杂交水稻吸胀和萌动时间长,要求在药剂浸种36小时吸足水分的基础上,进行通气催芽。严禁在编织袋或密闭容器内保温催芽。3、适期稀播,短龄壮秧。中稻5月上中旬可比当地杂交籼稻迟播5天左右,大田亩用种量1公斤以内。秧龄严格控制在25天以内。4、多本稀植,方形栽插。手插密度8×8寸,每穴插23粒谷苗。5、早露早搁,够苗晒田,移栽后3-5天排水搁田5天,当每丛茎蘖数达到14个左右时排水烤田68天,促进根系下扎,稻株基部粗壮。6、施足基蘖肥,酌施穗肥。亩施纯氮1517公斤,氮磷钾比例10.50.8,基肥∶蘖肥∶穗肥比例,氮肥442,钾肥064,磷肥作基肥一次性施入。7、湿润孕穗,深水抽穗,活水灌浆,严禁断水过早。8、严防病虫,除草剂慎用。重点防治恶苗病、病毒病、稻曲病、稻瘟病,台风暴雨后要严防白叶枯病。除草剂要选用籼粳兼用型除草剂,严禁在水稻拔节或幼穗分化后施用化学除草剂。虫害重点防治蓟马、螟虫和稻飞虱等。

引种区域及种植季别:适宜福建省作中稻种植。

风险提示:1、做好恶苗病、基腐病、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病毒病、白叶枯病、细条病等水稻病害和蓟马、螟虫、飞虱等水稻虫害的防治工作;防治恶苗病需药剂浸种40小时以上,干谷播种有成秧率低及恶苗病风险;稻曲病需在破口前10天和破口期连防两次;2、注意7月中旬至8月中旬的高温和9月中旬的低温对结实率的影响;3、注意后期倒伏风险和穗上发芽风险;4、防止肥害、药害发生,避免影响水稻生长和结实率降低;5、土壤贫瘠、冷水田、高海拔区域不宜种植,长秧龄、迟发田不易高产;6、在水稻拔节或幼穗分化后施用化学除草剂将严重影响结实;7华南稻区早稻播种过早、秧龄过长、前期起发迟会出现抽穗不整齐、丰产性下降现象。

 

41.作物种类:水稻

品种名称:隆两优1146

选育单位: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隆平高科种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审定编号:鄂审稻2017007

品种审定适宜种植区域:湖北省鄂西南以外地区作中稻种植,但稻瘟病常发区、重发区不宜种植

引种单位:四川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在福建省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为136.4天,比对照Ⅱ优明862.2天。稃尖无色,株高117.5厘米,每亩有效穗16.4万,平均穗长25.7厘米,每穗总粒数192.9粒,结实率80.5%,千粒重27.7克。长宽比3.1。稻瘟病抗性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综合评价为感稻瘟病出糙率80.0%,整精米率49.0%,垩白粒率29%,垩白度7.9%,直链淀粉含量14.1%,胶稠度79毫米。

产量表现:福建省多点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亩产624.41公斤,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5.05%

栽培技术要点:作中稻种植,秧龄为2530天。栽插密度20×26厘米,丛插2粒谷。亩施纯氮1315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5:1,基肥、分蘖肥、穗肥比为50:35:15科学管理肥,水管理采取浅水返青,薄水分蘖,插秧后2025天视苗情晒田控苗,孕穗至抽穗期保持浅水层,后期干干湿湿,成熟前一周断水。注意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白叶枯病和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

引种区域及种植季别:适宜福建省稻瘟病轻发区作中稻种植。

风险提示:1播种前须用“咪酰胺”或“强氯精”浸种消毒,防恶苗病。2、该品种2017年在福建省稻瘟病自然诱发鉴定,感稻瘟病,请根据当地农业主管部门病虫预报,防治稻瘟病,同时及时防治纹枯病、稻飞虱、螟虫等病虫害。3、极端温度会对水稻结实率和产量造成影响,在孕穗、抽穗、扬花期应加强田间水肥管理,减少损失。4、合理施肥、适时晒田,防止倒伏。

 

 

42.作物种类:水稻

品种名称:晶两优1177

选育单位:四川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

审定编号:鄂审稻2017009

品种审定适宜种植区域:湖北省鄂西南以外地区作中稻种植,但稻瘟病常发区、重发区不宜种植

引种单位:四川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在福建省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为137.8天,比对照Ⅱ优明860.8天;稃尖无色,株高109.0厘米,每亩有效穗16.9万,平均穗长25.8厘米,每穗总粒数198.9粒,结实率82.7%,千粒重24.6克。长宽比3.1。稻瘟病抗性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综合评价为抗稻瘟病。出糙率78.1%,整精米率63.5%,垩白粒率11%,垩白度3.4%,直链淀粉含量13.5%,胶稠度79毫米。

产量表现:福建省多点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亩产614.6公斤,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3.39%

栽培技术要点:作中稻种植,秧龄为2530天。栽插密度20×23厘米,丛插2粒谷。亩施纯氮12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5:1.5,基肥、分蘖肥、穗肥比为50:35:15科学管理肥,水管理采取浅水返青,薄水分蘖,插秧后2025天视苗情晒田控苗,孕穗至抽穗期保持浅水层,后期干干湿湿,成熟前一周断水。注意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白叶枯病和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

引种区域及种植季别:适宜福建省稻瘟病轻发区作中稻种植。

风险提示:1、合理施肥,后期控施氮肥,适时晒田有利于控制倒伏;2、在孕穗、抽穗、扬花期间控制水肥管理,如碰到高温需及时灌水,减少损失;3、注意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螟虫等病虫害防治,尤其在稻瘟病重发区要根据当地农业主管部门的病虫害预报及时用药。

 

 

43.作物种类:水稻

品种名称:深两优332

选育单位:深圳市兆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审定编号:浙审稻2017005

品种审定适宜种植区域:浙江省作单季籼稻种植

引种单位:深圳市兆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福建省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9.4天,比对照Ⅱ优明860.7天。株高平均119.8厘米,株型紧凑,叶色浓绿,谷粒中长,稃尖无色,有芒。分蘖力较强,亩有效穗15.4万,每穗总粒数193.0粒,每穗实粒数160.3粒,结实率83.1%,千粒重26.0克。稻瘟病抗性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综合评价为中抗稻瘟病。2014-2015年浙江省单季稻区试米质检测结果:平均整精米55.5%,长宽比3.1,垩白粒率21%,垩白度1.8%,透明度2级,碱消值6.9,胶稠度73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1%

产量表现:福建省多点引种试验,平均亩产583.3公斤,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3.26%

栽培技术要点:海拔500米以下:手工插秧建议于5520日播种,秧龄2530天,机插秧提早35天播种。海拔500700米:3月下旬4月中旬播种。秧田亩播种量10公斤,大田亩用种量1公斤。栽插密度6×8寸,每穴2粒苗。科学施肥,亩施纯氮10公斤,氮、磷、钾比例1:0.6:0.8。浅水分蘖,及时晒田,有水壮苞抽穗,后期干干湿湿,忌断水过早。注意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稻蓟马、稻飞虱和螟虫等各种病虫害。

引种区域及种植季别:适宜福建省作中稻种植。

风险提示:1、在播种前进行浸种消毒处理,预防恶苗病等病害;2、海拔700米以上,不宜种植;3、注意加强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的预防和防治;4、本品种耐高温、低温水平一般,在孕穗、抽穗、扬花期应注意加强田间肥水管理,减少损失;5、注意加强田间肥水管理,多施用磷钾肥、适当控制施用氮肥可预防倒伏。

 

 

44.作物种类:水稻

品种名称:梦两优534

选育单位: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审定编号:鄂审稻2017008

品种审定适宜种植区域:适于湖北省鄂西南以外地区作中稻种植

引种单位: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在福建省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9.3天,比对照Ⅱ优33015天。株高115.5厘米、亩有效穗17.1万。株型适中,叶色浓绿,稃尖紫色,分蘖力较强,后期落色好。穗长23.1厘米、每穗总粒数199.6粒、实粒数183.3粒、结实率91.8%、千粒重24.6克。稻瘟病抗性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综合评价为感稻瘟病整精米率66%,长宽比3.6,垩白粒率9%,垩白度2.3%,胶稠度6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0%碱消值7.0级,米质达国质二标准

产量表现:福建省多点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亩产608.9公斤,比对照Ⅱ优3301增产7.38%

栽培技术要点:作中稻种植,秧龄为2530天。插植密度20厘米×23厘米,丛插12粒谷。亩施纯氮10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7:0.9,基肥、分蘖肥、穗肥、粒肥比例为5311。水管采取浅水促蘖、适时烤田、有水抽穗、湿润灌浆、后期干湿交替。注意及时防治病虫害。

引种区域及种植季别:适宜福建省稻瘟病轻发区作中稻种植。

风险提示: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稻飞虱。

 

 

45.作物种类:水稻

品种名称:徽两优114

选育单位: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审定编号:赣审稻2015006

品种审定适宜种植区域:适宜江西省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引种单位:福建禾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在福建省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6.0天,比对照Ⅱ优明86早熟2.3天,每亩有效穗16.5万,株高118.1厘米,穗长24厘米,每穗总粒数151.2粒,结实率84.78%,千粒重26.8,成熟期转色好。稻瘟病抗性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综合评价为中感稻瘟病出糙率80.0%,精米率70.8%,整精米率65.0%,粒长6.8毫米,粒型长宽比3.2,垩白粒率9%,垩白度0.7%,直链淀粉16.2%,胶稠度80毫米。米质达国优2级。

产量表现:福建省多点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亩产562.5公斤,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12.41%

栽培技术要点:①根据当地种植习惯,把握播种时间,匀播稀植、培育带蘖壮秧,秧田建议播种量每亩10公斤左右,大田用种量每亩1.0公斤左右。②秧龄以25天左右为宜,秧田期根据当地情况,注意防治叶蝉、稻飞虱、蓟马、矮缩病等病虫害。③施肥:施足基肥,有利于提高秧苗素质;早施追肥,后期根据苗架酌情补施;切忌偏施尿素④水份管理按照“深水活蔸,浅水分蘖,及时晒田,有水壮苞抽穗,后期干湿交替”。⑤注意防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瘟病等病虫害。

引种区域及种植季别:适宜福建省稻瘟病轻发区作中稻种植。

风险提示:2017年经田间自然诱发鉴定徽两优114表现中感稻瘟病,栽培上需注意防治稻瘟病

 

 

46.作物种类:水稻

品种名称:五优珍丝苗

选育单位:广东粤良种业有限公司

审定编号:粤审稻20170060

品种审定适宜种植区域:广东粤北和中北稻作区早、晚造种植

引种单位:广东粤良种业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在福建省作晚稻种植,平均生育期121.4天,比对照天优华占短1.7天。每亩有效穗18.5万,株高102.5厘米,穗长21.2厘米,每穗总粒数149.6粒,结实率81.0%,千粒重23.8克。稻瘟病抗性经田间鉴定,综合评价为中感稻瘟病。米质检测结果:整精米率57.3%63.6%,垩白粒率3%20%,垩白度0.4%3.8%,直链淀粉15.3%15.4%,胶稠度7679毫米,长宽比2.73.0,食味品质分8081,达国家3级米标准。

产量表现:福建省多点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亩产494.1公斤,与对照天优华占产量相当。

栽培技术要点:1.秧田播种量:一般每亩10-12.5公斤;2.秧龄:作晚稻插秧秧龄一般16-20天、抛秧秧龄一般12-15天;3.大田基本苗:栽插一般每亩1.8万穴左右,基本苗4.0万左右;抛秧栽培一般要求不少于1.8科,基本苗达4.5万左右。4.施肥:原则上要施足基肥、早施重施分蘖肥,生长后期注意控制氮肥。5.水浆管理:宜浅水移栽、寸水活棵、薄水促分蘖,够苗晒田。6.病虫防治:根据当地虫情预报防治主要水稻虫害,注意防治稻瘟病。

引种区域及种植季别:适宜福建省稻瘟病轻发区作晚稻种植

风险提示:1、在播种前必须用“咪鲜胺”等药剂浸种消毒,防恶苗病。2、在田间育秧时应用防虫网覆盖,以防叶蝉、飞虱等刺吸传播病毒,引起矮缩病爆发。3、该品种2017年福建省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中感稻瘟病,请根据当地农业部门病虫预报,加强稻瘟病防治,同时及时防治纹枯病、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4、高温热害和低温冷害天气会影响水稻结实率和产量,在孕穗、抽穗、扬花期应加强田间肥水管理,减少损失。5、合理施肥,适时晒田,防止倒伏。栽培上作晚造种植秧龄不宜过长,中后期应控氮防倒伏。

 

 

47.作物种类:水稻

品种名称:恒丰优9802

选育单位:广东粤良种业有限公司

审定编号:粤审稻2015039

品种审定适宜种植区域:广东粤北和中北稻作区早、晚稻种植

引种单位:广东粤良种业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在福建省作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22.9天,比对照天优华占早熟1.3天。每亩有效穗17.4万,株高104.9厘米,穗长23.8厘米,每穗总粒数167.4粒,结实率79.35%,千粒重26.3克。稻瘟病抗性经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综合评价为中感稻瘟病。米质指标:整精米率45.0%,垩白粒率38.0%,垩白度5.4%,胶稠度8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4.0%,米质一般。

产量表现:福建省多点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亩产518.24公斤,比对照天优华占增产1.80%,达显著水平。

栽培技术要点:1.秧田播种量:一般每亩10-12.5公斤;2.秧龄:作晚稻插秧秧龄一般16-20天、抛秧秧龄一般12-15天;3.大田基本苗:栽插一般每亩1.8万穴左右,基本苗4.0万左右;抛秧栽培一般要求不少于1.8科,基本苗达4.5万左右。4.施肥:原则上要施足基肥、早施重施分蘖肥,生长后期注意控制氮肥。5.水浆管理:宜浅水移栽、寸水活棵、薄水促分蘖,够苗晒田。6.病虫防治:根据当地虫情预报防治主要水稻虫害,注意防治稻瘟病。

引种区域及种植季别:适宜福建省稻瘟病轻发区作晚稻种植

风险提示:1、在播种前必须用“咪鲜胺”等药剂浸种消毒,防恶苗病。2、在田间育秧时应用防虫网覆盖,以防叶蝉、飞虱等刺吸传播病毒,引起矮缩病爆发。3、该品种2017年福建省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中感稻瘟病,请根据当地农业部门病虫预报,可选用药剂加强防治稻瘟病,同时及时防治纹枯病、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4、高温热害和低温冷害天气会影响水稻结实率和产量,在孕穗、抽穗、扬花期应加强田间肥水管理,减少损失。5、合理施肥,适时晒田,防止倒伏。栽培上作晚造种植秧龄不宜过长,中后期应控氮防倒伏。

 

 

48.作物种类:水稻

品种名称:丰两优3305

选育单位: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审定编号:桂审稻2015016

品种审定适宜种植区域:宜桂中稻作区作早、晚稻,桂南稻作区作早稻种植

引种单位: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在福建省作晚稻种植,全生育期为115.4天,同对照天优华占相同,群体整齐,株型适中,叶色绿,剑叶挺直,后期转色好,亩有效穗15.6万,株高104.8厘米,穗长25.5厘米,每穗总粒数171.7粒,结实率85.1%,千粒重26.3克。稻瘟病抗性经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综合评价为中抗稻瘟病。糙米率78.8%,整精米率60.0%,长宽比3.2,垩白米率19%,垩白度2.3%,胶稠度73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3.5%

产量表现:福建省多点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亩产486.90公斤,比对照天优华占增产5.64%

栽培技术要点:作晚稻种植,6月下旬至7月上旬播种,秧龄25天以内,秧田亩播种量1012公斤,大田亩用种量1公斤,插植密度20厘米×25厘米,丛插2粒谷亩施纯氮1012公斤,氮、磷、钾比例为2:1:2,基肥、分蘖肥、穗肥比例为6:3:1。水管采取深水返青,浅水促蘖,够苗晒田有水孕穗,湿润灌浆,后期干湿交替。注意及时防治病虫害。

引种区域及种植季别:适宜福建省双季稻区作晚稻种植。

风险提示:1作晚稻栽培应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播种,秧龄控制在25天以内。2、病虫害防治:苗期注意防治稻飞虱,防止黑条矮缩病发生。经鉴定丰两优3305抗苗瘟,中抗穗颈瘟,综合评价为中抗稻瘟病。但生态条件的差异,整个生育过程都要重视稻瘟病的防治,特别是破口始穗期,建议用三环唑或稻瘟灵等药剂防治穗颈瘟。根据当地病虫测报,做好白叶枯病、纹枯病、稻飞虱、螟虫等病虫害的防治。3、高肥水田块种植有倒伏风险,应控制氮肥,注重磷钾肥的施用,提高抗倒能力。4、注意防止寒露风危害,如遇寒露风,会影响结实率和产量,可采取白天排水晒田,夜灌深水保温,以减少损失。

 

 

49.作物种类:水稻

品种名称:深两优828

选育单位:深圳市兆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审定编号:粤审稻2016051

品种审定适宜种植区域:广东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晚造种植

引种单位: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在漳州市作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17.6天,比对照博优9983.2天。株型适中,叶色浓绿,剑叶挺直内卷,后期转色好。亩有效穗17.1万,株高105.4厘米,穗长23.4厘米,每穗总粒数150.6粒,结实率85.4%,千粒重24.0克。整精米率61.1%63.7%,垩白粒率4%5%,垩白度0.2%0.5%,直链淀粉14.5%15.6%,胶稠度5671毫米,长宽比3.1,食味品质分7885。稻瘟病抗性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综合评价为中抗稻瘟病。

产量表现:福建省漳州市多点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亩产478.4公斤,比对照博优998增产5.87%

栽培技术要点:作晚稻种植,6月底至7月上中旬播种,秧龄25天以内,秧田亩播种量10-12公斤,大田亩用种量1公斤,插植密度20厘米×25厘米,丛插2粒谷,亩施纯氮1214公斤,氮、磷、钾比例为2:1:2,基肥、分蘖肥、穗肥比例为5:3:2。水管采取深水返青,浅水促蘖,够苗晒田,有水孕穗,湿润灌浆。注意及时防治病虫害。

引种区域及种植季别:适宜福建省漳州市双季稻区作晚稻种植。

风险提示:1、作晚稻栽培应于6月底至7月上旬播种,秧龄控制在25天以内。2、病虫害防治:苗期注意防治稻飞虱,防止黑条矮缩病发生。经鉴定,深两优828抗苗瘟,中抗穗颈瘟,综合评价为中抗稻瘟病。但因生态条件的差异,应重视稻瘟病的防治,特别是破口始穗期,建议用三环唑或稻瘟灵等药剂防治穗颈瘟。该品种高感白叶枯病。在发病初期,每隔5-7天,建议用叶枯宁100/亩,兑水60公斤均匀喷雾,连续2-3次,降低白叶枯病造成的损失。根据当地的病虫预测预报,及时做好纹枯病、稻飞虱、螟虫等病虫害的防治。3、该品种分蘖力一般,宜选择肥水条件较好的田块种植。4、注意防止寒露风危害,如遇寒露风,会影响结实率和产量,可采取白天排水晒田,夜灌深水保温,以减少损失。

 

 

50.作物种类:水稻

品种名称:隆晶优1

选育单位: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

审定编号:湘审稻2015042

品种审定适宜种植区域:适宜在湖南省稻瘟病轻发区作迟熟晚稻种植

引种单位:湖南亚华种业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在福建省作晚稻种植,平均生育期125.2天,比对照宜优6733.8天,株高115.2厘米,株型适中,叶鞘紫红色,稃尖紫红色,偶有短顶芒,叶下禾,后期落色好,亩有效穗17.8万,穗长24.5厘米,每穗总粒数167.0粒,实粒数141.3粒,结实率84.6%,千粒重28.5克。稻瘟病抗性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综合评价为中抗稻瘟病。糙米率81.4%,精米率73.2%,整精米率70.0%,粒长7.4毫米,长宽比3.2,垩白粒率18%,垩白度1.8%,透明度2级,碱消值6.3级,胶稠度7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0%

产量表现:福建省多点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亩产589.3公斤,比对照宜优673亩增产3.6%

栽培技术要点1、作晚稻种植6月上中旬播种,秧田播种量10公斤左右,每亩用种量1.0-1.5公斤,秧龄25-30天;插植规格18厘米×20厘米,每蔸插12粒谷秧。2、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促分蘖,多施磷肥、钾肥,争大穗。3、栽培上合理密植,宜浅水活蔸、薄水养蘖、够苗轻搁、湿润稳长,后期湿润灌溉,不要脱水过早。4、浸种时坚持强氯精消毒,注意防治稻瘟病、纹枯病和稻飞虱等病虫害。

引种区域及种植季别:适宜福建省稻瘟病轻发区作晚稻种植。

风险提示:1、适时播种,注意后期低温,尤其是寒露风影响导致结实率下降。2、福建省四个稻瘟病抗性鉴定综合表现为中抗,南平试点鉴定表现为中感,因此,栽培上需注意稻瘟病防治。

 

 

51.作物种类:水稻

品种名称:软华优1179

选育单位: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广东华农大种业有限公司

审定编号:粤审稻2015041

品种审定适宜种植区域:广东省粤北和中北稻作区早、晚造种植

引种单位:福建禾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在福建省作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1.2天,比对照宜优673迟熟1.4天。每亩有效穗16.9万,株高113.3厘米,穗长22.1厘米,每穗总粒数165粒,结实率79.97%,千粒重23.2克,成熟期转色好。稻瘟病抗性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综合评价表现中感稻瘟病米质鉴定为国标和省标优质2级,整精米率62.2%64.6%,垩白粒率4%14%,垩白度0.8%1.4%,直链淀粉15.8%17.1%,胶稠度5971毫米,长宽比3.4,食味品质分8184

产量表现:福建省多点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亩产602.0公斤,比对照宜优673亩增产1.61%

栽培技术要点:①根据当地种植习惯,适时播种,培育带蘖壮秧,秧田建议播种量每亩8-10公斤左右,大田用种量每亩1.0公斤左右。②秧龄以25天为宜,注意防治叶蝉、稻飞虱、蓟马、矮缩病等病虫害③施肥:施足基肥,提高秧苗素质;早施追肥,后期根据苗架酌情补施,不可偏施尿素;④水份管理按照“有水活蔸,浅水蘖,适时烤田,有水抽穗,后期干湿交替”原则⑤注意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防治

引种区域及种植季别:适宜福建省稻瘟病轻发区晚稻种植。

风险提示:2017年经田间自然诱发鉴定软华优1179表现中感稻瘟病,注意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

 

 

52.作物种类:水稻

品种名称:欣荣优华占

选育单位: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江西分公司、中国水稻所

审定编号:赣审稻2013009

品种审定适宜种植区域:江西省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引种单位:江西先农种业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在福建省作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25.4天,比对照天优华占早熟1.2天。群体整齐,株型适中,叶姿挺直,长势繁茂,分蘖力较强,株高102.4厘米,穗长22.1厘米,每亩有效穗19.5万,每穗总粒数185.6粒,结实率86.3%,千粒重23.6克。稻瘟病抗性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综合评价为中抗稻瘟病。出糙率81.4%,精米率73.6%,整精米率69.3%,粒长6.7mm,粒型长宽比3.0,垩白粒率15%,垩白度2.0%,直链淀粉含量15.0%,胶稠度89mm

产量表现:福建省多点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亩产534.21公斤,比对照天优华占增产4.54%

栽培技术要点:618日左右播种,大田用种量每亩1.0公斤。秧龄30天以内。栽插规格5寸×6寸,每穴插3-4粒谷。大田亩施45%的复合肥30公斤、尿素5公斤作基肥,移栽后5-7天结合施用除草剂亩追施尿素10公斤、氯化钾5公斤,后期看苗补肥。深水活蔸,浅水勤灌,够苗晒田,齐穗后干湿交替壮籽,后期不要断水过早。根据当地农业部门的病虫预报,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飞虱等病虫害。

引种区域及种植季别:适宜福建省稻瘟病轻发区作双季晚稻种植。

风险提示:1做好水稻全生育期病虫害的预测和综合防治,重点在分蘖盛期和始穗期对纹枯病、白叶枯病、细菌性基腐病、稻曲病、稻瘟病等病害进行防治,当田间害虫基数达到防治指标,及时防治稻蓟马、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害虫;2、在幼穗分化期和抽穗扬花期,气温过高或过低对水稻结实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请适期播种,遇到高(或低)温危害应及时采取降(或增)温措施;3、在南平农科所鉴定点,叶瘟和穗颈瘟均表现感,应于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53.作物种类:水稻

品种名称:聚两优750

选育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省金稻种业有限公司

审定编号:粤审稻2013051

品种审定适宜种植区域:广东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造种植。

引种单位:深圳仲帮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感温型两系杂交稻组合。在福建作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29.4天,比对照天优华占迟熟2.8天。群体整齐,株型适中,株高100.4厘米,穗长23.3厘米,每亩有效穗18.1万,每穗总粒数177.7粒,结实率80.8%,千粒重26.6克。稻瘟病抗性经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综合评价为中感稻瘟病。田间表现抗倒性较强。整精米率62.3%,垩白粒率36%,垩白度11.3%,直链淀粉19.6%,胶稠度63毫米,长宽比3.3

产量表现:在福建省作晚稻种植,平均亩产509.90公斤,比对照天优华占减产0.22%

栽培技术要点:福建作晚稻6月上中旬播种,秧龄25天以内,培育壮秧。双本栽插,栽插株行距16.7×26.6厘米,亩基本苗5万左右。用化学药剂浸种消毒,可用湿润保温育秧、旱床育秧。秧田播种量湿润保温育秧每亩10Kg,旱床育秧可适当增加播种量。大田用种量每亩约1-2Kg。合理密植,保证基本苗,每穴两粒种,NPK配合施用,施足底肥,后期看苗酌情施用穗肥,杨花灌浆期如遇36度以上高温,需保持田间10厘米以上水分,注意防治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飞虱、纹枯病等病虫害。稻瘟病重发区,在破口期应加强穗颈瘟的防治。

引种区域及种植季别:适宜福建省稻瘟病轻发区作晚稻种植。

风险提示:1、为预防稻瘟病、恶苗病等病害,请使用药剂浸种,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放在通风的容器中催芽,控温破胸,防止烧芽。2、高温热害和低温冷害会导致水稻减产,孕穗、抽穗、扬花期请注意加强田间肥水管理。3注意防治白叶枯病。4、因各地生态、土壤、管理及水稻长势各异,具体防治务请咨询当地农技部门。

 

 

54.作物种类:水稻

品种名称:58012

选育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

审定编号:粤审稻2011020

品种审定适宜种植区域:广东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造种植

引种单位:福建科力种业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在福建省作稻种植,全生育期125129天,对照种宜优673相差3天以内。株型紧凑适中、叶姿直立、长势较好,抗倒力中强,耐寒性中。110119厘米,亩有效穗15.316.4万,穗长27.127.8厘米,每穗总粒数151153粒,结实率79%85%,千粒重27.227.6稻瘟病抗性经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综合评价为感稻瘟病。米质检测结果:整精米率59.4%61.5%,垩白粒率24%32%,垩白度5.5%17.0%,直链淀粉21.8%23.0%,胶稠度6668毫米。

产量表现:福建省多点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亩产512公斤,比对照宜优673(亩产493.7公斤)增产3.7%

栽培技术要点:作晚稻种植,秧龄为2435天。插植密度20厘米×20厘米,丛插2粒谷。亩施纯氮9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0.5:1.0,基肥、分蘖肥、穗肥、粒肥比例为5:3:1:1。水管采取浅水促蘖、适时烤田、有水抽穗、湿润灌浆、后期干湿交替。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等病虫害。

引种区域及种植季别:适宜福建省稻瘟病轻发区作晚稻种植。

风险提示: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和稻曲病。抽穗扬花期避开高温或低温危害。

 

 

55.作物种类:水稻

品种名称:广8199

选育单位:湖南金稻种业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审定编号:湘审稻2013013

品种审定适宜种植区域:适宜湖南省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晚稻种植

引种单位:中种集团福建农嘉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在福建省作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0天,比宜优6733天。每亩有效穗15.79万,株高118.1厘米,穗长26.1厘米,每穗总粒数179.4粒,结实率87.9%,千粒重23.3克。稻瘟病抗性经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综合评价稻瘟病糙米率82.3%,精米率70.8%,整精米率57.8%,粒长7.2毫米,长宽比3.6,垩白粒率34%,垩白度5.8%,透明度1级,碱消值3.0级,胶稠度9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2.6%

产量表现:福建省多点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亩产555.1公斤,比宜优673增产9.4%

栽培技术要点:使用尼龙网袋活水浸种6-8小时捞起催芽,提高成苗率;②适时播种,秧田播种量每亩10公斤,大田用种量每亩1.0公斤。秧龄控制在25天以内,培育壮秧。③施肥做到基肥足,追肥速,中后期酌情补;氮、磷、钾结合施用比例1:0.5:1.0。④灌水采用深水活蔸,浅水分蘖,及时晒田,有水壮苞抽穗,后期干干湿湿,不脱水过早。⑤注意防治螟虫、稻飞虱、细条病等病虫害。

引种区域及种植季别:适宜福建省作晚稻种植。

风险提示:晚稻种植,秧苗期需注意用药剂防治叶蝉、稻飞虱,避免矮缩病的发生。2017年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稻瘟病,在上杭茶地、宁化水茜、建阳石宇村均表现抗叶瘟和抗穗瘟,但在将乐黄潭表现中感叶瘟和穗瘟,因此,栽培上仍需注意防治稻瘟病。

 

 

56.作物种类:水稻

品种名称:恒优丝占

选育单位:广西恒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审定编号:赣审稻20170038

品种审定适宜种植区域:江西省稻瘟病轻发区晚稻种植

引种单位:中种集团福建农嘉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在福建省作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24.9天,比对照宜优673早熟2天。株型适中,叶色淡绿,剑叶稍宽而直,分蘖力强,稃尖无色,穗粒数多、着粒密,结实率高,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15.41万,株高115.9厘米,穗长24.8厘米,每穗总粒数198.4粒,结实率86.1%,千粒重23.6克;成熟期转色金黄。稻瘟病抗性经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综合评价抗稻瘟病。糙米率81.9%,精米率72.2%,整精米率65.5%,粒长7.1米,粒型长宽比3.5,垩白粒率6%,垩白度1.1%,直链淀粉含量16.2%,胶稠度61米,米质达国2级。

产量表现:福建省多点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亩产526.3公斤,比对照宜优673增产3.7%

栽培技术要点:①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大田用种量每亩1.0公斤,秧龄控制在25天以内。②施肥做到基肥足,追肥速,中后期酌情补;氮、磷、钾配合施用比例1:0.5:1.0。③灌水采用深水活蔸,浅水分蘖,及时晒田,有水壮苞抽穗,后期干干湿湿,不脱水过早。④注意防治螟虫、稻飞虱、细条病等病虫害。

引种区域及种植季别:适宜福建省作晚稻种植。

风险提示:晚稻种植,秧苗期需注意用药剂防治叶蝉、稻飞虱,避免矮缩病的发生。2017年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稻瘟病,在上杭茶地、宁化水茜、将乐黄潭表现抗叶瘟和抗穗瘟,但在建阳石宇村表现中感叶瘟和穗瘟,栽培上仍需注意防治稻瘟病。

 

 

57.作物种类:水稻

品种名称:桃优香占

选育单位:桃源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湖南金健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审定编号:湘审稻2015033

品种审定适宜种植区域:适宜湖南省稻瘟病轻发区作双季晚稻种植

引种单位:中种集团福建农嘉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在福建省作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24.7天,比对照宜优673早熟2.1天。每亩有效穗14.82万,株高112.4厘米,穗长25.2厘米,每穗总粒数160粒,结实率83.4%,千粒重26.1克;成熟期转色好。稻瘟病抗性经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综合评价感稻瘟病。糙米率80.5%,精米率71.5%,整精米率63.3%,粒长7.4毫米,长宽比3.4,垩白粒率20%,垩白度1.6%,透明度1级,碱消值7.0级,胶稠度6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7.0%

产量表现:福建省多点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亩产527.0公斤,比对照宜优673增产3.8%

栽培技术要点:①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大田用种量每亩1.0公斤,秧龄控制在25天以内。②施肥做到基肥足,追肥速,中后期酌情补;氮、磷、钾配合施用比例1:0.5:1.0。③灌水采用深水活蔸,浅水分蘖,及时晒田,有水壮苞抽穗,后期干干湿湿,不脱水过早。④注意防治螟虫、稻飞虱、细条病等病虫害。

引种区域及种植季别:适宜福建省双季稻区稻瘟病轻发区作晚稻种植。

风险提示:晚稻种植,秧苗期需注意用药剂防治叶蝉、稻飞虱,避免矮缩病发生。经福建稻瘟病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综合表现感稻瘟病,其中,宁化水茜表现高感穗茎瘟,因此,栽培上需注意防治稻瘟病。

 

 

58.作物种类:水稻

品种名称:泰两优华占

选育单位:浙江国稻高科技种业有限公司、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审定编号:浙审稻2017007

品种审定适宜种植区域:浙江省作晚种植

引种单位:广西兆和种业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在福建省作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29.6天,比对照宜优6730.8天。株高100.7厘米,长势繁茂,株型适中,剑叶挺,叶色浓绿,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稃尖无色,谷粒细长。该品种亩有效穗17.0万,穗长23.6厘米,每穗总粒数152.3粒,实粒数128.0粒,结实率84.0%,千粒重23.2克。稻瘟病抗性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综合评价为感稻瘟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15-2016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66.5%,长宽比3.2,垩白粒率14%,垩白度3.0%,透明度2级,碱消值6.2,胶稠度76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4.9%,米质两年评价分别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三等和普通。

产量表现:福建省多点引种适宜性试验,平均亩产507.5公斤,比对照宜优673亩增产11.5%

栽培技术要点:作晚稻种植615日前播种,秧田亩播种量8-10公斤,大田亩用种量1.25-1.5公斤,秧龄为2530天。插植密度20厘米×20厘米,丛插2粒谷。亩施纯氮10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0.7:0.9,基肥、分蘖肥、穗肥、粒肥比例为5:3:1:1。水管采取浅水促蘖、适时烤田、有水抽穗、湿润灌浆、后期干湿交替。注意及时防治病虫害。

引种区域及种植季别:适宜福建省稻瘟病轻发区做晚稻种植。

风险提示:1、宜在稻瘟病轻发区种植,整个生育过程都要重视稻瘟病的防治,特别是破口始穗期用三环唑或稻瘟灵等药剂防治穗颈瘟。2、播种前要用咪鲜胺、强氯精等药剂浸种消毒,防治恶苗病等病害;整个生育过程要注意防治恶苗病、纹枯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害。3、适时播种,避开后期低温危害,尤其是避开寒露风,以免导致结实率下降。4、加强田间管理,促进根系下扎,避免多施氮肥,注重磷钾肥的施用,提高抗倒能力。

 

 

59.作物种类:水稻

品种名称:万象优华占

选育单位:江西红一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审定编号:赣审稻20170040

品种审定适宜种植区域:适宜在江西省稻瘟病轻发区作晚稻种植

引种单位:福建神农大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在福建作晚稻种植,全生期平均116.0天,比对照天优华占早熟1.7天。株高101.9厘米,株型适中,叶色浓绿,叶片挺直,长势繁茂,分蘖力强,稃尖紫色,穗粒数多,结实率较高,千粒重较小,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22.9万穗,穗长22.4厘米,每穗总粒数164.7粒,结实率81.0%,千粒重23.3克。稻瘟病抗性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综合评价为抗稻瘟病。出糙率81.4%,精米率71.5%,整精米率61.6%,粒长7.7毫米,粒型长宽比4.0,垩白粒率7%,垩白度1.5%,直链淀粉含量15.4%,胶稠度60毫米。米质达国3级。

产量表现:福建省多点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564.2公斤比对照天优华占增产1.18%

栽培技术要点:作晚稻种植,在6月上中旬播种,秧龄控制在25天以内。插植密度18厘米×20厘米,丛插12粒谷。亩施纯氮10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0.5:1.0,基肥、分蘖肥、穗肥、粒肥比例为5311。水管采取浅水促蘖、适时烤田、有水抽穗、湿润灌浆、后期干湿交替。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稻飞虱、纹枯病、稻曲病、白叶枯病等病虫害。

引种区域及种植季别:适宜福建省稻瘟病轻发区作晚稻种植。

风险提示:1、栽培上注意防治黑条矮缩病、稻瘟病、白叶枯病、稻飞虱等病虫害;2、稻瘟病重发区不宜推广;3、秧龄弹性一般,种植时秧龄不超过25天为宜。4、尽量少用尿素,禁止后期用尿素,适时烤田,增施磷钾肥,防止倒伏。

 

 

60.作物种类水稻

品种名称:浙两优274

选育单位: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审定编号浙审稻2017006

品种审定适宜种区域浙江省作连作晚稻种植

种单位: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在福建省作晚稻种植,平均生育期118.8天,比对照天优华占早熟1.5天,株高111.5厘米,穗长23.9厘米,每穗总粒数165.6粒,结实率84.8%,千粒重26.4克。稻瘟病抗性经田间鉴定,综合评价为中感稻瘟病。整精米率61.8%,长宽比2.8,垩白粒率47%,垩白度8.0%,透明度2级,碱消值5.7,胶稠度74mm,直链淀粉含量14.3%

产量表现:福建省多点引种试验性试验,平均亩产562.5公斤,比对照天优华占增产4.4%

栽培技术要点:1630日左右播种,每亩大田用种量1.5-1.75公斤,每亩秧田播种量8-10公斤,浸种时进行种子消毒。2、秧龄25天左右,种植密度16.5厘米×20厘米,每蔸插2粒谷秧。浅水分蘖,够苗晒田,有水抽穗,湿润灌浆。3足有机,亩施尿素12.5,配施磷钾肥,前重后轻,后期减少氮肥用量,适当增钾肥。4种子应药剂浸种消毒,防治恶苗病,及时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害。

引种区域及种植季别:适宜福建省瘟病轻作晚稻种植。

风险提示:1、种子应药剂浸种消毒,防治恶苗病;2、高温热害和低温冷害会导致水稻减产,孕穗、抽穗、扬花期请注意加强田间肥水管理。保持田间深水层,可适当调节田间小气候,有利于降低灾害影响程度;3稻曲病在水稻抽穗扬花期较敏感,在叶与倒二叶叶忱平时(水稻抽穗12-15)加强稻曲病防治,有利于增产增收;控制氮肥用量,适当晒田及适量增施钾肥作穗肥,有利于预防倒伏;4、因各地生态条件有差异,病虫害防治请结合审定公告内容及当地农技部门病虫害预报;5、自然气候变化易引起田间稻瘟病发生,需加强稻瘟病防治,稻瘟病重发区不宜种植。

 

 

61.作物种类:玉米

品种名称:晶甜9

选育单位:江苏润扬种业有限公司、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审定编号:皖玉2016042

品种审定适宜种植区域:安徽全省

引种单位:福建闽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在福建省春季种植,出苗至鲜果穗采收80.4天,比对照粤甜162.6天。幼苗叶鞘浅绿色、颖壳浅绿色、花药绿色、花丝浅绿色;株型平展,株高222.6厘米,穗位高96.8厘米。果穗锥型,穗长19.5厘米,穗粗4.9厘米,秃顶0.2厘米,穗行数16.2行,行粒数40.0粒,鲜籽粒浅黄色,穗轴白色,百粒重33.2克,出籽粒69.3%。皮渣率7.9%,可溶性糖26.2%,还原糖9.7%,品质评分为84.3分。田间调查抗茎腐病、中抗纹枯病,五个试验点平均倒伏、倒折率2.4%

产量表现:2017年春季在福建省5个试验点种植,平均亩产鲜穗(带苞叶)1287.4公斤,比对照品种粤甜16增产3.0%

栽培技术要点:1适期播种:我省春播地温在12℃以上即可播种。2、合理密植:适宜密度为3200/亩。3科学施肥:亩总施50公斤复合肥、20公斤尿素,其中30公斤复合肥做基肥,其他与尿素分苗期和拔节期施用。4、科学田管:耕地施药防治地老虎等地下害虫,苗期怕涝注意排水,在苗期、喇叭期、花期注意防治玉米螟等害虫。5、适时采收:甜玉米采收期较短,春播在授粉后20天左右为适采期。

引种区域及种植季别:适宜福建省春播种植。

风险提示:1、纹枯病高发区慎种,注意防倒伏,防玉米螟等害虫。2、春季雨水较多,注意排水,授粉期遇到连续阴雨天气会产生尖、缺粒等现象。3、玉米生育期适宜温度为20-30℃,根据天气,适时播种。4、过高密度会影响授粉结实率过低密度影响产量,亩适宜密度3000-3200

 

 

62.作物种类:玉米

品种名称:金珍甜1

选育单位:浙江可得丰种业有限公司

审定编号:浙审玉2017003

品种审定适宜种植区域:浙江省

引种单位:浙江可得丰种业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2017年在福建省5个试验点秋播,平均出苗至鲜穗采收天数76天左右,与对照泰甜88相同。幼苗叶鞘绿色、颖壳绿色、花药黄色、花丝颜色淡绿色;株型半紧凑平均株高218厘米,穗位高85.4厘米。果穗长筒型穗长20.7厘米,穗粗5.44厘米,秃尖0.9厘米,穗行数14.1行,行粒数43.5。籽粒浅黄色,穗轴白色,鲜百粒重38.6克,鲜出籽率68%,皮渣率7.4%田间调查抗茎腐病和纹枯病五个试验点平均倒伏、倒折率为0%

产量表现:2017年在福建五个试验点秋季种植,平均亩产鲜穗1041.9公斤,比对照泰甜88增产7.8%

栽培技术要点:在福建省秋季种植在立秋前后10天左右即可播种,栽植密度为3000/亩左右。合理施肥,亩总施肥量50公斤复合肥、尿素20公斤,其中30公斤复合肥作基肥,其它和尿素分苗期和拔节期施用。耕田时施用药剂防治地下害虫,生长期间应注意排水,在苗期和喇叭口期、花期应注意防治玉米螟等害虫。在福建地区温度较高,在授粉后20天左右为适宜采收期。

引种区域及种植季别:适宜福建省秋季种植。

风险提示:1纹枯病高发地区慎重种植,注意预防倒伏和螟虫。2、玉米生育期适宜温度为20-30℃,应根据当地天气情况适时播种。3、种植密度过高会影响授粉和结实率,密度过低会影响产量,适宜密度为每亩3000株左右。

附件下载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