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FJ00120-2500-2023-00002
- 发布机构: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
- 备注/文号: 闽农综〔2023〕8号
- 目录名称:其他
- 公文生成日期:2023-01-12
- 有效性:有效
- 内容概述: 关于做好2023年一季度农业农村重点工作的通知
闽农综〔2023〕8号
各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农业农村局,厅机关各处室、各直属单位: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部署,推动任务早落地、项目早实施、政策早落实,保持农业农村稳中有进发展态势,实现一季度全省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开门稳”,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目标
一季度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达到或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粮食、蔬菜、畜禽等重要农产品生产稳中有增,农业农村重点项目建设超序时进度,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工作重点
(一)全力抓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按照五级书记像抓脱贫攻坚一样抓农村地区疫情防控要求,强化省统筹、市调度、县乡村抓落实工作机制,层层压实责任,把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落实到村到户。推动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发挥牵头抓总作用,会同有关部门成立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加强对下派村支书、科技特派员、乡村振兴指导员等指导,引导他们点对点联系到户到人。指导农村基层组织配合卫健、民政等部门做好重点地区重点人群摸底,完善电子健康档案,提升农村地区老年人疫苗接种率,对重点人群加强健康监测和用药指导。积极倡导节庆文明新风,宣传农村疫情防控政策和个人防护知识,引导农民群众树立“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加强防止返贫监测帮扶,组织县乡村干部全覆盖走访脱贫户、低收入农户和重病、重残、失能老人、孤儿、留守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及时将因新冠病毒感染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识别为监测对象纳入帮扶,有效防止因疫因病返贫致贫,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二)全面夺取春季粮油丰收。完成春收粮食作物83万亩种植任务,建设50个以上马铃薯、甘薯等高质高效示范基地,示范推广脱毒种薯、稻草包芯、轻简栽培等关键增产技术,力争春粮面积、产量稳中有增。抓好短生育期油菜、“双低”油菜品种试验示范,挖掘冬闲田潜力,完成国家下达的3万亩油菜扩种任务。
(三)不误农时推进春耕生产。及早下达早稻等粮食播种任务,确保2月15日前分解细化到县到乡、落实到村到田。做好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备供,大力发展水稻工厂化育秧,育足育好壮秧。科学调度机具,强化机耕机插服务,加快春耕生产进度。积极利用边坡荒地、幼龄果茶园扩种、间作套种大豆、甘薯等,进一步扩大旱粮播种面积。
(四)扎实做好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加强300万亩在田蔬菜田管,组织新种220万亩春季蔬菜,支持福州、厦门、泉州等城市发展叶菜生产,力争蔬菜产量增长3%。抓好茶园冬季清园,增施有机肥,完善茶园灌溉设施,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茶叶清洁加工,稳定发展乌龙茶、白茶、红茶等优势茶类,力争明前茶产量稳定在2万吨以上。强化枇杷、香蕉等果树管理,积极防范低温冻害,促进首季丰产。巩固提升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稳步发展大宗季节性食用菌栽培种类,力争食用菌产量增长3%以上。巩固生猪产能,推进20个年出栏万头以上规模猪场新改扩建项目建设,保持能繁母猪存栏稳定在90万头以上,开工建设15个蛋鸡、奶牛等特色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力争肉蛋奶产量增长3.5%以上。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快检主要农产品样品10万个以上,推动生产主体赋码出证15万批次,保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五)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农村建设品质提升,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庭院、美丽乡村微景观、美丽乡村小公园(小广场)、美丽田园和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点等“五个美丽”建设,新改建农村卫生厕所1000户,建设村庄生活污水设施200个、乡镇污水管网200公里,推进72个乡镇全镇域开展垃圾分类,新改建农村公路500公里,启动60个规模化水厂新改扩建,改造农网10千伏线路50条,整治既有农房15000栋,力争完成投资60亿元以上。推进乡村振兴“百镇千村”试点示范,开工建设项目1800个,完成投资16亿元以上。
(六)加快建设现代农业重点项目。深入实施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3212”工程,力争开工重点项目300个、完成投资90亿元以上。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工建设50万亩,新增建成30万亩,完成年度任务30%以上。加快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建设20个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把实现首季“开门稳”作为当前重要工作来抓,实行厅领导挂钩设区市、处室联系县(市、区)推动重点工作制度,建立责任清单、任务清单,统筹推进农业农村“开门稳”工作。
(二)优化服务举措。加强种子(菌种)、化肥、农药等农资供应和余缺调剂,深入实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推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支持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充分发挥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作用,满足春季农业生产需要。开展“质量兴农促春耕”活动,组织千名农业专家万名农技人员进村入户,集成推广农业“五新”。开展“农业专家八闽行”活动,组织农业科技专家团队,深入农业龙头企业、重点项目驻点服务。实施农民素质提升行动,培训高素质农民2.5万人次,开展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25万人次。发挥科技特派员、下派村支书、乡村振兴指导员作用,引导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事业。
(三)完善惠农政策。加快下达中央财政资金和省级部门预算资金,力争一季度资金到位率超过30%。精准策划储备项目,积极争取专项债、预算内投资等政策资金支持,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抓紧落实惠农稳粮政策,加快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继续实施扩种早稻、发展旱粮奖补政策,倾斜支持规模种粮。巩固提升水稻种植保险覆盖率,逐步扩大能繁母猪、育肥猪、奶牛养殖保险覆盖面,做大做优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
(四)一线督促推动。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等优良作风,深化“两直两前”调研实践活动,深入一线调研指导,帮助协调解决具体困难问题。建立“日监测、周调度、月会商”机制,加强调度研判、跟踪预警、督促督办,推动工作落实完成。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
2023年1月12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