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网站

九月蔬菜种植指南

来源:福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发布时间: 2020-09-02 16:32
相关文章:

  农时季节

  9月7日 白露

  9月22日 秋分

  气象特点:

  本月仍将持续高温,台风天气较多。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有持续高温天气造成的干旱、台风及短时间强降水引起的田间渍涝、蔬菜机械损伤后病害加剧和蔬菜栽培设施的损失。

  主要农事:

  9月重点做好防台风和防短时间强降水工作。加强田间管理,台风和暴雨前后注意把握时机喷施农药,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在台风和暴雨前将可采收蔬菜及时采收上市,同时做好排水防涝工作。本月蔬菜开始换季,下半年种植的茄果类和瓜类蔬菜开始育苗移栽。

  1. 穴盘育苗

  用苗量比较大的农场可以使用草炭或者椰糠混配珍珠岩、蛭石和腐熟鸡鸭粪便在专用育苗场地进行育苗,便于进行统一管理,确保成苗质量。在开始育苗前,育苗基质和育苗场地要进行消毒处理,育苗场地可以在育苗前1周使用96%恶霉灵3000倍药液喷淋消毒。

  1.1基质配制

  新的基质要求疏松透气、肥沃均匀、酸碱适中、不含虫卵,已经使用过的基质在使用前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常用配方为草炭∶珍珠岩∶蛭石=7∶2∶1或草炭∶腐熟鸭粪∶蛭石=1∶1∶1。夏季天气炎热,育苗基质可减少珍珠岩含量,保持水分。配制过程中采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灭菌消毒,每立方米基质添加三元复合肥(15-15-15)1公斤。

  1.2装盘

  播种前1天进行基质装盘。配好的基质(60%含水量)用硬质刮板轻刮到苗盘上,填满为宜,将多余的基质用刮板刮去,至每格穴盘清晰可见,装载基质时切勿压实,防止中空,确保装料均匀。当天没有装完的基质用薄膜覆盖过夜,再次装盘前需将基质混合均匀,保证装盘的基质干湿度基本保持一致。

  将已经装好基质的穴盘上下对齐重叠5-10层压窝,同时覆盖地膜保湿,便于次日点种。压窝适宜深度为0.5厘米,每次压窝用力要均匀,深浅一致,过深则表明基质太少,覆盖层太厚不利于出苗,过浅则覆盖层太薄,容易“戴帽”出苗。

  1.3 浸种

  瓜类蔬菜种子颗粒较大,直接播种到穴盘后有可能使每粒种子吸水不均匀,最终导致出芽时间不同,长得参差不齐,长势不同,因此播种前有必要进行浸种,确保发芽一致,长势整齐。而茄果类种子颗粒较小,吸水较快,为了保证出苗一致、长势整齐,也建议浸种后再播种育苗,工厂化育苗场育苗不需要浸种,浸种后不利于使用机器进行点播。十字花科(如耐热结球白菜和秋播大白菜)种子含油量较高,颗粒不大,吸水较快,保证水分供应充足且种子颗粒饱满的情况下,基本可以确保出苗一致,不需要浸种。

  1.3.1瓜类种子浸种

  将筛选过的饱满瓜类种子放入60℃温水中不停搅拌至常温,然后再浸泡24小时;或用0.2%高锰酸钾溶液浸种30分钟后用清水反复冲洗;或将种子用清水浸泡2小时,再用10%磷酸三钠溶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浸种45分钟,用清水反复冲洗后待播种。

  1.3.2 茄果类种子浸种

  茄果类种子颗粒较小,建议浸种前将种子用干净纱布分别包裹成小包,然后将小包放入50-55℃水中不停搅拌至常温,再浸泡8小时;或用0.2%高锰酸钾溶液浸种15分钟后用清水反复冲洗;或将种子用清水浸泡1小时,再用10%磷酸三钠溶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浸种30分钟,用清水反复冲洗后待播种。

  1.4 播种

  将已经准备好的穴盘并排摆在已经整平的育苗床上,苗床宽度约为90厘米,高度约为20厘米。为了更好地隔离育苗盘与土壤,减少病虫害侵染,也可以在摆盘前先在苗床上先铺一层遮阳网,然后再喷一遍水确保苗床有一定的湿度。

  1.4.1瓜类蔬菜播种

  播种前用手指或者直径不超过1厘米的树枝每格穴盘戳一个洞,深度约1厘米。然后把浸种后的种子平放或者种口朝下放入洞中,每个穴位放1粒种子即可。将装盘剩下的基质和草木灰按5:1比例混合,播种完毕后覆盖上一层混合基质,厚度约1厘米。

  1.4.2 茄果类蔬菜和十字花科蔬菜播种

  播种前用手指的指肚轻轻按压,确保穴盘的每格都有轻微的压痕。浸种后的茄果类种子在播种前摊开晾干半小时左右,防止粘连。将晾好的茄果类种子播在压痕附近,每个穴位播2-3粒种子。十字花科种子不需要晾干,直接播种,每个穴位也播2-3粒。播种完毕后覆盖上一层装盘剩下的基质,厚度约1厘米。在穴盘上覆盖遮阳网后再浇水,基质吸水缓慢,浇水时必须慢慢浇,浇透为止。

  2. 田间育苗

  2.1 整地消毒

  苗地翻耕前每亩施用25公斤生石灰和20公斤三元复合肥,均匀抛撒在畦面上后翻耕,翻耕后暴晒一段时间。如果时间允许应在翻耕前灌水浸泡,利用夏季高温对土壤进行消毒,在整地前1个月放水烤地,烤干后抛撒生石灰和三元复合肥翻耕。在整地前1周再次使用96%恶霉灵3000倍药液对苗地进行喷淋消毒,苗地土壤要敲细整平,不能有大的土块,防止小颗粒种子掉进大块土壤缝隙,造成发芽困难或长成高脚苗。

  2.2 催芽播种

  播种前进行浸种催芽,浸种方式如基质育苗。瓜类蔬菜颗粒较大,播种前可适当晾干,然后均匀抛撒在畦面上,抛撒后将种子间距调整为3厘米左右,方便成苗后带土移栽。调整完毕后用长木条轻拍畦面,确保种子和土壤紧密贴合,然后再薄薄的撒上一层草木灰。茄果类和十字花科种子颗粒较小,可以取少量干净细沙拌种,然后再播种,为了确保均匀播种,播种时抛撒幅度大一点,撒2-3遍播完,不能走一遍就把所有种子都播完,否则出苗后会发现密的地方太密,稀的地方太稀,最后大量幼苗被迫拔掉。不但浪费种子,而且无法做到汰弱留强,不利于幼苗的健康成长。播种完毕后用腐熟的鸡鸭粪便进行覆盖,厚度约0.5厘米,可以有效防止苗床土壤板结。在已经播种的苗床上覆盖遮阳网再浇水,第一次浇水必须浇透,保证种子发芽需要的水分供应充足。

  3.苗期管理

  3.1湿度管理

  9月温度仍然较高,水分蒸发迅速,需要早晚各浇一次水,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0%-80%为宜,基质湿度应控制在60%-80%,可以在晴天上午9点前,下午5点后喷水,忌积水、忌干燥、忌忽干忽湿。茄果类蔬菜定植前1周控水,起苗前1天或当天浇一次透水,便于定植。瓜类蔬菜定植前3天控水,起苗当天浇一次透水。

  3.2光照管理

  9月光照仍然较强,因此发芽前必须使用两层遮阳网进行遮阳,防止强烈的光照灼伤芽点,发芽率达到85%以上可以揭去一层遮阳网,用竹片或其他材料搭小拱棚覆盖遮阳网。苗期上午9点至下午5点必须遮阳,5点后可以揭去遮阳网进行练苗。

  3.3肥料管理

  瓜类蔬菜育苗期间一般不追肥。茄果类蔬菜可以视苗势补肥,如果2叶1心时叶片薄而叶色浅黄,茎细弱,可随水或喷施农药时补喷磷酸二氢钾液1次,4叶1心时有针对性地补充0.1%尿素、0.2%磷酸二氢钾液。喷施叶面肥应少量多次,以免烧苗。

  3.4 病虫害管理

  育苗期间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主要的病害有立枯病和猝倒病,主要的害虫有蚜虫、粉虱、黄曲条跳甲、美洲斑潜蝇。

  3.4.1病害管理

  立枯病、猝倒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72.2%普力克水剂400倍液。发病时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9%烯酰吗啉·锰锌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粒剂800倍液,或50%扑海因(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

  3.4.2 虫害管理

  可以通过悬挂黄蓝粘虫板的方式来降低蚜虫、粉虱、黄曲条跳甲和美洲斑潜蝇的虫口基数。发芽前后在田间撒上“灭旱螺”或“密达”来防治旱螺或地老虎。

  蚜虫:用20%灭杀菊酯乳油1500倍液,或3%阿维啶虫脒乳油1500倍液叶面防治,或20%灭扫利(甲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者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5%功夫(三氟氰氯菊酯)乳油25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速灭杀丁)乳油2000倍液等交叉喷雾防治。

  白粉虱: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5%噻虫嗪1000倍液,或3%阿维啶虫脒乳油1500倍液防治,或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交叉防治。设施大棚内可以使用烟剂,如10%氰戊菊酯烟剂、15%吡·敌敌畏烟剂,使用发烟机施放烟雾,闷棚防治。

  黄曲条跳甲:在成虫始盛期选用2.5%功夫乳油2000倍液,或10%的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2.5%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20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乳油2000倍液等等交替或混合使用。

  美洲斑潜蝇:用5%氟虫脲(卡死克)乳油2000倍液,或5%锐劲特乳油15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2.5%三氟氯氰菊酯(功夫)乳油2000倍液防治,防治幼虫以1-2龄期施药最佳。

  4.移栽

  瓜类蔬菜幼苗在子叶张开露出1片真叶时即可带土移栽,此时移栽根系生长能力极强,缓苗较快,成活率极高,且由于根系扩展较快,营养充足,根茎比较粗壮,后期长势较好。

  茄果类蔬菜一般3片真叶后开始带土移栽,由于茄果类蔬菜发根能力极强,因此只要浇足定根水,同时保证根部水分充足,定植后基本能够成活。

  由于福州地区田间有许多旱螺和地老虎等地下害虫,通常会夜间咬食幼苗茎秆,定植后必须在每个穴位撒上“灭旱螺”或“密达”来防治旱螺或地老虎。

  5.豇豆栽培管理

  选用前茬为非豆科作物地块种植豇豆,每亩使用有机肥1500公斤,三元复合肥25公斤作为底肥,另外施肥时每亩撒30公斤生石灰消毒。作高畦,畦宽约90厘米,畦高30厘米,沟宽约60厘米。直播,株距约25厘米,行距约60厘米,每穴播2-3粒种子,播种后用腐熟鸡鸭粪便覆盖,畦面浇水完毕后覆盖黑色地膜防草保湿,种子发芽后抠破地膜露出豇豆幼苗,同时每个穴位放一点“灭旱螺”或“密达”防止害虫啃食幼苗。

  气温高有利于豇豆的生长,豇豆幼苗出土后生长迅速,因此豇豆破膜后即可开始搭架,让豇豆幼苗及时上架,避免幼苗互相纠缠,增加后期整理难度和用工成本。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