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时季节
3月5日 惊蛰
3月20日 春分
气象特点:
本月气温较高,将有较长时间的阴雨天气。农业气象灾害为:长时间阴雨天气将导致设施大棚内光照不足,湿度过高,蔬菜植株抗性变差,病菌容易滋生和蔓延。气温忽高忽低,田间水汽富集湿度较大。
主要农事:
3月重点做好设施大棚内植株整理、増光降湿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设施大棚内植株徒长,长期光照不足容易导致植株叶片发黄,发脆,容易受损。设施内播种育苗要注意增光保湿,防止幼苗因长时间光照不足而引起徒长。露地蔬菜建议选择晴天上午播种,连续阴雨天气后突然放晴时应及时安排喷施杀菌剂,防止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同时做好排水工作,防止水涝。
1. 设施大棚蔬菜管理
1.1 设施大棚植株管理
必须及时梳理植株上半部的分叉,仅留1-2个枝条进行光合作用,给植株提供基本营养,保留下来的分叉必须打顶,看植株长势和结果情况,可让分叉适当保留1-2个花序,同时将清理出来的分叉运出大棚进行无公害处理。配合打药喷施氨基寡糖素或者其他叶面肥,确保植株营养充足,防止植株上部果实发育不良。高温高湿容易引起茄果类蔬菜晚疫病的发生,应注意提前用药防控。
春节前后定植的部分蔬菜已经开始开花结果,应适当补充硼肥,增加花序,确保开花质量,同时也可以使用15-20毫克/升的2, 4-D液点花或30-40毫克/升的防落素液喷花保花保果,注意不能重复点花或喷花,坐果后还要适当疏花疏果,减少挂果数量,避免因挂果过多而导致果实过小。当第一穗果坐稳后浇一次水,以后每6-7天浇1次水。如果对蔬菜商品质量要求较高,可以在大棚内放置蜜蜂、壁蜂辅助授粉,或者干脆进行人工授粉。
1.2 设施大棚温湿度管理
低温时期虽然已经基本结束,但仍然需要随时关注天气预报,要预防倒春寒现象,防止短时低温冷害的发生。本月为梅雨季节,温度会忽高忽低,但是将保持较高湿度,设施大棚内外湿度倒挂,设施大棚外的湿度比设施大棚内湿度高,非阳光灿烂的晴朗天气,不建议进行通风操作。应注意关注当日气温,如上午11点后温度高于35℃,应覆盖遮阳网或者进行通风处理。由于设施大棚内的刚生长起来的各类蔬菜茎叶均比较脆嫩,为防止植株茎叶受伤萎蔫,下午3点半前后气温下降后应及时封棚,防止棚内温度下降过快。
连续阴雨天气时,阳光较少,植株光照不足,容易导致叶片因光合作用不足而发黄,植株徒长脆嫩,一碰就断,为了植株的正常生长,应悬挂白炽灯或者浴霸灯在傍晚或者上半夜进行适当的补光。
1.3 设施大棚肥水管理
设施大棚内去年秋季定植的蔬菜生长已经进入中后期,部分植株树势开始老化,叶片发黄,新生长出的嫩梢光照不足,光合作用产生的营养不足以供应整棵植株,跟不上植株的营养消耗,必须结合病虫害防治,选晴天午后喷施氨基酸等叶面肥,保证植株生长的营养需要,减少因植株老化、营养不足而产生果实畸形的现象。
去年年底或今年年初定植的蔬菜已经开始开花结果,应根据植株长势适当加大肥水供应量,如果植株上半部分叶片发黄,应进行补光作业,或者及时叶面喷施氨基酸等叶面肥。
为了严格控制设施大棚内的湿度,建议使用水肥一体机施肥或者滴灌,但是要注意少浇勤浇,防止土壤中水分过于充足引起棚内湿度大大增加,进而导致各种病害频发。同时控制水分还可以减少杂草的生长,减少人工除杂的用工用药成本,提高栽培效益。
1.4 设施大棚病虫害管理
3月气温在振荡中升高,梅雨季节阴雨连绵,水汽充沛,湿度较大,必须严格控制棚内湿度,做好通风降湿工作,防止病害的发生和蔓延。这段时间设施大棚外的湿度比设施大棚内湿度高,温度升高后茄果类蔬菜容易发生烟煤病、晚疫病和其他病害,瓜类蔬菜则容易发生白粉病、霜霉病、疫病、枯萎病和细菌性角斑病等病害。因此,做好通风降湿工作,有利于控制病菌的蔓延,减少用药成本,降低管理成本。棚内温度升高,有利于蚜虫、红蜘蛛、蓟马和白粉虱等害虫的繁殖,应及时做好虫害的防治,悬挂防虫板,通过药剂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结合,有效控制虫害的发生,另外还可以通过防虫板来监测虫口密度,如果防虫板上新黏附的虫子数量增加,则必须通过喷施药剂的方法来控制虫口数量。
2. 露地蔬菜栽培管理
上半年雨水较多,茄果类、瓜果类和豆科蔬菜都应高畦栽培,同时挖深沟做好排水工作,这几类蔬菜都是采收时间较长的作物,根系水渍,容易影响其根系发育和根系吸收营养的能力,进而影响其开花结果。耙地前施肥,让有机肥充分混合土壤,防止部分有机肥聚集成团造成伤根的现象。做畦后及时盖上黑色地膜,可以有效防止杂草的生长,还可以防止根系周围水分过剩而造成烂根。追肥要掌握早、勤、巧的原则,以促进植株早发、中稳、后健。
惊蛰已经来到,许多昆虫也开始出来活动了,福州地区田间有许多旱螺和地老虎等地下害虫,通常会夜间咬食幼苗茎秆,定植后必须在每个穴位撒上“灭旱螺”或“密达”来防治旱螺或地老虎。
2.1露地茄果类蔬菜的栽培管理
茄果类蔬菜一般3-4片真叶后开始带土移栽,由于茄果类蔬菜发根能力极强,因此定植后只要浇一点定根水,基本能够成活。定植后7天内原则上不进行追肥,7天后根系已经稳定生长,可以开始追施氮肥,让植株能够生长迅速。
2.2露地瓜果类蔬菜的栽培管理
瓜类蔬菜幼苗在子叶张开露出1片真叶时即可带土移栽,此时移栽根系生长能力极强,缓苗较快,成活率极高。由于瓜类蔬菜幼苗根系扩展较快,在营养充足的条件下,根茎可以长得比较粗壮,后期植株健壮,长势较好,结果能力强。
瓜类蔬菜前期生长迅速,定植缓苗后即可搭架,生长至15-20厘米时应及时绑蔓,否则小苗的触须会纠缠在一起不好整理,新芽较为脆弱,强拆容易导致新芽折断和枝蔓损伤,增加绑蔓工作的难度。平架栽培的瓜类,上平架前应保留1个主蔓,上平架后保持2-3个侧蔓生长,否则下部叶片太多影响通风,不利于管理。人字架栽培的瓜类,5-7片真叶后可以打顶,保持1-2个侧蔓生长。如果侧蔓对光照较为敏感,则应把侧蔓大顶,让侧蔓再次长出侧蔓,再次长出的侧蔓雌花较多。瓜秧上架后,已经失去功能的下部黄叶应及时摘除,节省营养的同时还可以保持通风,降低病虫源和病害发生概率。
2.3露地豆科蔬菜的栽培管理
豇豆应使用有机肥和复合肥作为底肥,耙地前洒在畦面上,耙地时直接和土壤混匀,作高畦。直播,株距约25厘米,行距约60厘米,每穴播2-3粒种子,播种后用腐熟鸡鸭粪便覆盖,畦面浇水完毕后覆盖白色地膜防草保湿,如土壤较湿则不需要浇水,直接覆盖白色地膜即可。种子发芽后直接用小刀割破地膜露出豇豆幼苗,注意动作轻柔,防治弄伤豆苗,同时每个穴位放一点“灭旱螺”或“密达”防止害虫啃食幼苗。
温度升高有利于豇豆的生长,豇豆幼苗出土后生长迅速,因此豇豆破膜后即可开始搭架,让豇豆幼苗及时上架,避免幼苗互相纠缠,豇豆为主蔓结果,如果主蔓顶芽被破坏,则会慢慢长出多个侧蔓,不过由于植株营养不足,侧蔓生长较慢,且茎秆更细,侧蔓结果会严重影响生产前期产量。
2.4 露地十字花科蔬菜的栽培管理
3月适合播种快菜、芥蓝和上海青等短期叶菜,种植大白菜和甘蓝等长期叶菜容易引起先期抽薹,经济效益无法保证。做畦前先撒有机肥和复合肥,和土壤混匀后再做畦,播种前耙平畦面,确保不会有大块的土团,否则种子掉入坑里容易长成高脚苗。通常采用直播的方式,播种完畦面上再撒一层腐熟的鸡鸭粪便进行覆盖,如果土壤较湿则不需要马上浇水,次日畦面发白时再浇水即可。小苗3-4片真叶时进行间苗,苗间距通常为10厘米,间苗1次到位,后期不再间苗,节省人工成本。十字花科蔬菜同样不耐水渍,蔬菜地周边要挖深沟排水,长时间积水会导致十字花科蔬菜根部和叶片腐烂,导致软腐病和霜霉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