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选优配强支部班子,坚强堡垒一线筑牢。后溪镇党委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增强村(居)“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镇换届考核工作领导小组从政治素质、工作作风、工作能力、工作业绩和廉洁自律5个方面,对15个村(社区)“两委”班子及班子成员和后备人员进行考核。通过整合,实现基层党组织融入乡村社会、引领乡村振兴。坚持“四议两公开”,确保党员干部积极参与村(居)日常事务,有效组织和调动群众,获得村(居)民的信任和认同,为基层治理凝聚人心和力量。
二是引科技特派员下乡,田间地头一线指导。后溪镇科技特派员发挥自身优势进村(居)服务,助力产业转型、农民增收,推动绿色发展。根据辖内企业摸底,对8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0多家家庭农场分类指导,与市、区农业部门加强协作,按需加强品牌建设、质量安全追溯、标准化生产、绿色发展等技术培训与服务。为了给果农解决生产难题,邀请高级农艺师,在黄地村开设“直播课”,线上线下同步指导培训。科技特派员还深入“天水鹭花卉世界”,指导“线上线下”直播销售模式。天水鹭花卉世界项目近300亩规划用地,已成为“厦门规模最大、品类最齐全”的花卉行业特色园区。
三是严格选派驻村干部,示范村(居)一线领航。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乡村振兴中的“红色引擎”作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精准选派乡村振兴驻村干部,从严考核管理,强化激励保障,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深入调研,精准分析研判,优化选派方案,确定乡村振兴示范村作为重点选派对象、确保驻村干部精准定位、精准选派。今年向多个乡村振兴示范村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队员,继续发扬连续作战精神,扎实协助村(居)“两委”做好产业规划、乡村治理、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当好推进乡村振兴的“排头兵”。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结合“近邻”文化,充分挖掘各村(居)文化资源,立足后溪历史古迹和自然生态美,融入闽南风格文化元素,全面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现代农村。
四是助力选调生到村任职,优秀青年一线激扬。后溪镇党委以“沉下心、沉下身、沉下力”为着力点,注重在工作、生活和纪律等方面引导和帮助,今年共选派多名选调生融入基层、投入农村工作,增强积极投身“三农”事业的服务奉献精神。实行“帮带”培养制度。采用“二对一”、“面对面”的帮带形式,明确由一名镇党委班子成员和一名村党组织书记具体联系帮带新任选调生村干部,在思想上解惑释疑,工作上传道授业,生活上排忧解难,帮助他们尽快融入环境、融入角色。选调生就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乡村振兴、征地拆迁等多个课题开展实地调研,帮助查找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指导帮助基层解决困难问题,积极探索和完善做群众工作的好制度好办法,通过引智下乡为乡村振兴发展插上智慧的翅膀。(厦门市委乡村振兴办,集美区)
编辑:陈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