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农情信息,2025年全省柑橘种植面积247.92万亩,采摘园面积233.6万亩。其中柑39.96万亩、橙27.08万亩、橘58.99万亩、柚11.8万亩。4月中旬各类柑橘品种已进入盛花期至幼果初期,大部分处于谢花期。该阶段是预防越冬病虫源复苏为害的关键时期,各地应严格做好该期的病虫监测与前期控制工作,以减低汛期病虫发生程度,保障全年果品质量及产量安全。
一、春季主要病虫害发生动态
(一)柑橘全爪螨
据面上虫情普查结果,当下柑橘园全爪螨处于偏轻发生水平。发生程度由高至低依次为闽中、闽南、闽西、闽北、闽东。
22个柑橘主产县39个监测点4月下旬调查数据显示:全省平均虫田率29.6%,同比降低2.2个百分点,一般在0-20%之间,建阳、霞浦、南靖、将乐、尤溪等县虫田率较高。平均虫叶率9.36%,同比降低0.7个百分点,一般在0-22%之间。平均虫口密度1.92头/叶,同比提高27%,一般在0-4头/叶之间。卵孵化率7.65%,一般在0-8%之间,同比降低61%。部分果园出现高密度点片,虫口密度及虫叶率较高的果园出现在顺昌县江村村、建瓯市徐敦镇、尤溪县梅仙镇登地村,虫田率及虫口密度分别达13.39%、10头/叶;13.04%、6头/叶;100%、5头/叶。已达防治指标。
(二)柑橘溃疡病 柑橘叶溃疡病处于始发病期,见病点数占总监测点数的15.3%,发生期较去年略偏迟。当下发病监测点平均病叶率2.3%,一般在1%-3%之间,同比减少5个百分点。
(三)炭疽病 见病点数占总监测点数的30%。全省平均病叶率0.57%,一般在0-3%之间,同比减少0.3个百分点。平均病枝率0.53%,一般在0-4%之间,同比增加0.1个百分点。当下处于发病初期,应在前汛期做好病害监测与防控。
二、下阶段趋势预测
(一)预测结果 前汛期适温适湿气候条件利于柑橘全爪螨、炭疽病、疮痂病、溃疡病的发生蔓延。4-6月闽北山区老果园多数真菌性病害将加速发展。
(二)预测依据 据省气候中心预测,预计福建省2025年前汛期(4-6月)平均气温各县(市)城区为18.6~25.5℃,偏高0.1~1.0℃。(附图左)总降水量南平中部北部和三明西北部县(市、区)城区790~1100毫米,偏多1~2成;南部各县(市、区)城区300~610毫米,偏少2~5成;其余县(市、区)城区420~870毫米,偏少1~2成。(附图右)
附图 福建省2025年4~6月平均气温(左,填色为量级,单位:℃)和降水(右,填色为量级,单位:毫米)趋势预测
三、化学防控指标及用药建议
(一)柑橘全爪螨 防治阈值:每叶虫量≥6头的果园应列为防治对象园,未达防治指标的果园根据虫口密度情况进行挑治。
(二)溃疡病 苗木及幼树以保梢为主。成年果树以保果为主,保梢为辅。春梢期在谢花后10天,30天,50天各开展一次药剂防治。
(三)柑橘木虱 春梢期是木虱成虫活动和产卵的高峰期,也是柑橘黄龙病防控的关键时期。春梢期区域失管果园成为虫源地的风险较高。春梢老熟前应继续做好带毒虫源普查监测与防控。
炭疽病等病害的防治可以因需在果树物候期合适时依托其他关键虫害的防治同时开展。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