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飞逝,转眼已过立秋
但福建的气温依旧火热

这时候,要是躲进空调里
啃上一口多汁的香梨
或是吞下一颗甜蜜诱人的葡萄
别提多快乐了!

进入立秋,不仅要解暑,还要降燥!今天,小编将带大家一起感受葡萄和梨子带来的清爽甜蜜!
蝉鸣、盛夏、葡萄架,耳畔的微风试图吹散燥热。

山海相连、溪流山涧,在福安市赛江流域,设施大棚绵延成片,串串葡萄、硕果缀枝。福安葡萄产地涵盖赛岐、溪柄、晓阳等10多个乡镇153个村,是我国东南沿海面积最大、规模连片、技术规范的设施葡萄生产基地,被誉为“南国葡萄之乡”。

赛江沿岸万亩葡萄园(吴庆堂/摄)
近年来,福安通过优品质、树品牌、促营销,打造巨峰葡萄全产业链发展新模式。葡萄种植从起初的露天粗放栽培升级为避雨设施栽培,并推广应用标准化技术,在降低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的同时,不断提升鲜果品质。福安市农业农村局还牵头成立葡萄工作专班、福安葡萄科技小院,从葡萄科技创新、对农技术服务、品牌建设营销等多方面,助力产业提档升级。同时,葡萄汁、果醋饮料及葡萄酵素、蜜饯、籽油等二次加工产品,也正逐步打开市场,放大葡萄经济效益,让香甜葡萄,真正甜到广大果农心间。

一串串沉甸甸、颗粒饱满的葡萄,似座座珍珠塔,如堆堆紫明珠,这便是德化刺葡萄。

靠山吃山唱山歌,德化县地势偏高,昼夜温差大,日照时数长,气候温暖湿润,非常适于刺葡萄的种植。县委县政府便鼓励当地村民根据自身山地多常住人口少的情况,将土地流转,建设葡萄种植基地,形成产业规模。

在德化,葡萄园不仅是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是多元发展的振兴诗篇。德化县委县政府为支持德化刺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联合当地刺葡萄产业重点企业福建春秋农林科技有限公司,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展开深度合作,成立德化春秋山葡萄产业研究院,不断升级刺葡萄规模化种植栽培技术,打造集生产、葡萄酒酿造和旅游休闲为一体的三产融合基地,擦亮德化刺葡萄品牌。
春有千亩梨花白胜雪,夏有累累硕果满枝头。

德化梨,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其皮薄色绿、脆嫩化渣、多汁爽口,以成熟期早、品质优而闻名各地。

德化县不断健全和规范梨科技研发和示范推广体系,提高德化梨的生产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并成立“德化梨”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项目工作领导小组,扶持德化梨产业研究院开展保种选育工作、品种引进、提纯复壮、原种繁育研究。同时,建立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并开展品质检测,延续地标产品地域禀赋和特色品质保持。

德化县还建设德化梨展示中心,完善品牌体验馆、地标产品文化馆,提升用标企业品牌展示点等,深入挖掘农产品地理标志特色优势和历史文化内涵,讲好品牌故事。
一望无垠的果园里绿意盎然,梨味“多巴胺”迎面而来。

果皮细薄、肉质细脆、口感鲜嫩,这是建宁黄花梨最为独特的质地。薄皮下晶莹白嫩的果肉,入口清甜多汁。如饮清泉,丝丝润喉,甘甜尽收其中。

近年来,建宁县实施品牌升级,将建宁黄花梨品牌升级确立为“建宁玉梨”公用品牌。通过开展梨品种引种、选育、改良和推广,让一批品质优、果形好的早中晚熟系列品种脱颖而出,形成了“建宁玉梨”系列产品。同时,有机生态的管护模式也确保了“建宁玉梨”的品质,让“建宁玉梨”知名度和美誉度有了质的提升,促进果农增收。更好地引导传统果业向现代果业转型,如今,梨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户增收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