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厦门乡村,田园村居干净整洁,家在绿中,人在景中,如此诗意的画面让人心旷神怡。
今年4月以来,厦门市启动农村房前屋后整治提升三年行动。行动覆盖全市所有行政村,以整治农村房前屋后乱搭乱盖、乱堆乱放为重点,旨在营造干净、整洁、有序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开窗见绿、推门见景,这是老百姓对美好人居环境的向往和期待。半年多来,理想的乡村生活照进了现实,首批启动的25个试点村不断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利用村头巷尾、房前屋后打造了一批微景观,大大提升了乡村的颜值和群众的幸福感。
集美区田头村
种植花草 庭院变身“小花园”
集美区田头村田头社71号庭院生机盎然
走进集美区田头村,一栋栋整洁大气的民居矗立在仙灵棋山下。家家户户屋外空地干净平整,花坛鲜花绽放,依偎着绿树成荫的群山,宁静惬意。
仙景社2号附近的空地上,一盆盆黄金榕造型各异,静静地绽放着美丽,这里成了附近村民歇脚的小公园。村民蒋玉真站在自家门前,看着昔日的荒地改造成的花园,笑着说:“我每天给这些盆栽浇浇水,感觉心情愉悦,空气都是甜的。”
原来,这几盆黄金榕是蒋玉真捐出的。“我们家种植了黄金榕,正好村里房前屋后在整治提升,我就搬了几盆出来,摆在这片荒地上。”蒋玉真指着黄金榕说,“看,这盆黄金榕我是利用废旧轮胎种植的,好看又实用,不少人路过都会停下来拍照。”
和蒋玉真一样,田头村不少村民主动参与这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整理原先乱堆乱放的裸露地、杂草丛生的闲置地、破烂不堪的废弃构建物等边边角角地块。
走进田头社71号,抬头赏景,移步易景。郁郁葱葱的庭院里,盆栽、石桌、水池错落有致,不同品种的花卉果树争奇斗艳,小小的院子生机盎然。看着精心打造的庭院,村民陈惠玲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这个院子的一草一木,都是我们自己动手改造的,很多还是用村里捡来的材料布置的。”
院子外的公共空地,也被陈惠玲布置成小花园。“我喜欢花花草草,这几棵菠萝蜜、鸡蛋花都是我捡来的,可以装饰环境,让庭院的内外都充满绿色。”她说,每天收拾庭院、打扫卫生已经成为习惯,看着干净的环境,心里舒服。
一座美丽的庭院,不仅是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田头村推进房前屋后改造提升行动的“颜值缩影”。今年来,田头村发动村民美化房前屋后景观,动员大家种植花草。目前田头村共有3个省级美丽庭院、16个市级美丽庭院,扮靓庭院已经成为不少村民的自觉行动。
“田头很美,是一个随时可停下来拍照的地方!”田头村村委委员、田头村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燕秋有着丰富的文旅工作经验。她说:“以前游客大多是路过田头村,现在我们希望让大家能够留下来,这个村庄的每个角落都值得走走看看。”
海沧区洪塘村
精雕细琢 乡野美景入画来
海沧区洪塘村绿树成荫、风景如画。
推窗可见绿、出门即见景、转角遇见美……漫步海沧区洪塘村,绿树成荫,风景如画。这个位于天竺山脚下的小村庄,俨然宫崎骏的漫画世界,满眼是治愈系的乡野美景。
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的哈德院子位于洪塘村赤土社147号,今年来,这个曾经不起眼的老旧院子破茧成蝶,改出了百姓“向往的生活”。
淘来的老式木床,有的做桌子,有的成了花架,还有的变身护栏装饰;泡茶的桌板来自一扇老木门,门上锈迹斑斑的铁栓、拉手等诉说着历史的沧桑……院子里精心摆放的老物件,不仅焕发新生,也美化了环境。
“这里原来是废弃的空地,这段时间,我们慢慢收拾、整理,才精雕细琢成现在的样子。”正在打扫院子的女主人杨鹭笑着说,“退休后我们把时间都花在了赤土社,简直是用上了绣花功夫。”
杨鹭今年57岁,退休后来到赤土社,租下哈德院子打造心中的养老居所。没有想到的是,改造后的院子意外走红,吸引了不少旅人。
在这场整治提升行动中,洪塘村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发生了变化。据统计,洪塘村共计111户村民在整治提升行动中捐款、捐物、让地,全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民增收渠道增多。
村口的沐野餐厅曾经是片荒地,现在摇身一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餐厅,一到周末,人气爆棚;稻田的中央,开起了咖啡馆,游客在稻香与咖啡香的完美融合中,感受着别样的浪漫与惬意;刨冰店的门口设计了几张七彩的椅子,不仅可供游人休憩,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村头到村尾,随处可见游人打卡,尽情享受田园生活。
“叮叮当当”的装修声从赤土书院传出,这里正在扩建。村民陈小兰正为参观者讲解书院的历史。“洪塘村经过改造提升,环境变美了,大家也更愿意走出家门。”陈小兰笑着说,“我也曾经是手拿锅铲的家庭主妇,现在成了讲解员,可以拿着麦克风为大家讲解。可见,村庄改变的不只是空间,还有人。”
同安区上陵村
项目带动 打造网红稻香村
同安区上陵村成为市民游客打卡的网红村。
错落有致的农家院落,宽敞笔直的村道,趣味横生的墙绘……走进同安区上陵村,让人眼前一亮。
上陵村是前往军营村和白交祠村的必经之地。曾经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如今凭借着水稻实力“出圈”。稻田里,粒粒饱满的稻穗随风摇曳,空气中弥漫着阵阵稻香,游客纷纷拍照;乡野间,品尝一杯“稻香”咖啡,悠然自得;稻禾宿集里,24间民宿一到周末几乎住满了客人……随着“稻香上陵”文旅项目的启动,上陵村成为市民游客打卡的网红村。
稻香上陵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胜海说,上陵村有得天独厚的光照、土壤、水源,培育了优质的上陵稻米,“稻香上陵”项目应运而生,为上陵村的变化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上陵村党支部书记詹亚琼表示,在“稻香上陵”项目的带动下,村民们纷纷改造房前屋后的闲置空间,不仅美化了环境,也筑巢引凤,为“引客下乡”、民营资本到村庄投资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
“游客多了,环境变好了,大家的环保意识也提升了。”谈及村庄的变化,上陵村党支部委员詹亚丽打开了话匣子。
詹亚丽家旁边有一片空地,原来堆放着杂物。就在不久前,村里把杂物彻底清理干净,改造成了停车场,围墙还漆上了稻田彩绘,和一旁金灿灿的稻田相呼应。她说:“感觉空间一下子豁然开朗,村民们都赞不绝口。”
“少一件垃圾,多一块净土”——稻田里,温馨的提示语让人在感受田园诗意的同时,更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提升村民的参与度。
看着这片土地焕发新生,已经退休的上陵村原村主任詹优余言语中满是激动:“道路两旁的土头清理了,长期堆放的建筑废弃物和垃圾集中处理了,房前屋后整治提升行动,不仅美化了环境,还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质量,整个村庄焕然一新。”
翔安区古宅村
积分激励 换来村庄高颜值
翔安区古宅村村民黄再生提供祖宅给村里改造为“南谷书院”
翔安区北部,坐落着一个宁静的侨乡古村——古宅村。蓝天白云下,一砖一瓦间透露着古朴的美丽。
走入解元巷,一栋栋被岁月洗礼的老屋,一条条青石板铺就的古路,无声地诉说着这里的千年历史,时光仿佛在这里停止流动。
虽然历史悠久,在这里,您仍能感受到处处透露着整洁、干净。
曾经的旱厕拆除后,建起口袋公园,摆上了石桌石椅,村民聊天有了好去处;转角的荒地,种上了高低错落的绿植,与古厝相互依衬;违章搭盖的简易厨房被彻底清理,释放了大量公共空间,为村子增加了“透气口”……在整治提升行动中,这个古村面貌发生了变化。
“村里的环境一天比一天好,我们的房前屋后也变干净了,还多了好多漂亮的小公园,到处都是风景,比以前好多了。”黄再生坐在自家院子里,和从新加坡回厦探亲的弟弟黄国明、弟媳曾爱珍一边晒太阳,一边喝咖啡。
今年80岁的黄再生是归侨,小时候从新加坡回厦门后,就在村里长居,见证了古宅村的变化。一旁的祖厝,是他主动提供给村里改造的,如今成了网红打卡点。他说:“古宅是个传统村落,房子都是很有特色的石头古厝,如今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市民游客,作为古宅人,心里特别高兴。”
曾爱珍是马来西亚人,谈及古宅村的变化,她感慨地说:“以前回到村里,总感觉周围不够干净。现在空气好了,房前屋后都很干净,出门也方便,我喜欢来厦门,这次探亲就要住上一个月。”
以房前屋后整治提升为切入点,古宅村因户制宜、就势造景,引导村民利用房前屋后的闲置土地栽种花木,通过打造家门口的微景观,让一处处小美融入乡村的大美。
乡村更美了,村民的心也更近了。漫步古宅村,朴实的民风扑面而来,越来越多村民用自己的双手扮靓乡村。
古宅村大乡215号正在装修,却看不到一点乱七八糟的建筑垃圾。原来,房屋主人将建筑垃圾分类堆放,破碎的瓦片一片片叠好,成了独特的护栏,碎石也层层叠叠,搭出了一个个花坛。
“在村民的眼里,这些建筑垃圾不是废物,而是宝物,可以充分利用。零垃圾的理念已经潜移默化影响着村民的生活方式。”古宅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黄炳禄说。
古宅村正推行“和美家园积分制”、完善村规民约,并设立“红黑榜”,推动村民主动参与房前屋后整治提升。黄炳禄介绍:“我们将房前屋后、庭院卫生等纳入积分管理,群众做好房前屋后卫生保洁、志愿参与清洁劳动等,都能获得积分奖励。”
小积分兑换出村庄高颜值。见缝插绿、择处种花,古宅村村民们因地制宜,把曾经乱堆乱放、杂草丛生的荒地变成了独具特色的小花园、小公园,为乡村增色、增美、增趣。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