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网站

2013年闽台农业合作交流情况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 2013-07-10 00:00
相关文章:

  

今年以来,闽台农业合作交流工作,继续深化闽台农业产业合作,加快合作项目建设,加大推广示范力度,密切基层互动交流,切实优化投资环境,提升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水平,努力取得更大成效。第五届海峡论坛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来闽考察,他指出:闽台农业合作成效显著,产业对接密集度高,形成了很多好经验、好做法,做得很好。1-6月全省新批台资农业项28,合同利用台资7200万美元,实际到资4600万美元全省累计批办台资农业项目2454个,合同利用台资33.2亿美元,实际到资18.8亿美元,农业利用台资的数量和规模继续位居全国第一。

一、加快推进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我省6个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进展顺利,建设水平持续提升。今年4月,全国台湾农民创业园座谈会在漳州市召开,省农业厅、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漳平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等单位在会上作典型发言。1-6月,创业园引进台资农业企业6家,合同利用台资580万美元。一是重点合作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各创业园在继续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上,积极推进园区主导产业配套项目建设。重点推进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兰花大世界产业园和海峡花卉集散中心,漳平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永福樱花园,清流鲜切花精品园等一批项目建设。二是出台了惠台惠农优惠政策。在第五届海峡论坛大会上宣布31项惠台政策,其中支持台湾农民创业园发展的政策有两项:即出台支持台湾农民创业园开展台资中小企业助保金贷款和在漳州市设立海峡两岸新型农民交流培训基地三是着力提升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台湾农民创业园的投资环境,一方面,推进政策落实,开展创业园政策的落实情况专项调研督查;另一方面,强化服务,积极为台农、台企业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二、深化两岸农业基层交流。为了巩固和拓展两岸特色乡镇交流合作成果,进一步深化两岸特色乡镇交流对接活动。615日,第五届海峡论坛·两岸特色乡村对接暨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交流会在厦门举行,来自两岸农业专家、代表200多人参加了交流活动。会上,福建50家农民合作社和台湾50家农业产销组织开展对接交流活动,并签订对接合作交流协议。两岸农业专家、基层代表就两岸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经验与促进共同发展作了深入演讲交流。通过活动,两岸农民合作组织结成了一批合作对子,促进了两岸基层民众的相互了解,增进了感情和互信,并在交流交往、培训辅导、产业对接、经贸合作等方面建立合作交流机制。本次活动突出“四大亮点”:

一是主题鲜明,突出共同发展。本次活动的主题为“两岸携手合作,共同提升发展”。针对两岸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现状与需求,充分发挥闽台两地优势,通过沟通交流,开展两岸农民合作组织对接活动,在管理、技术、人才、资金、市场、营销等方面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促进两地农业产业发展,延伸两岸农业发展空间,达到互利互惠、合作双赢、共同提升的目的。

二是面向基层,突出民生议题。本次活动面向基层、面向民间、突出民生。与会嘉宾主要来自我省各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的40多个县近50个乡镇的农民合作社代表和台湾16个县市近40个乡镇的农业产销组织代表。邀请的台湾嘉宾主要是农业产销班的班长或代表,受邀台湾嘉宾98人,其中:基层民众93人,占94.8%;中南部农民81人,占82.6%;第一次参加海峡论坛88人,占89.7%。会上,交流集中在两岸农业如何发展、两岸农民如何增收等议题上,关注两岸基层民众的切身利益和民生问题。

三是注重经贸,突出产业合作。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稳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大力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此次活动50对两岸农民合作组织在水果、蔬菜、花卉、食用菌、茶叶、畜禽、水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运销等方面开展合作交流,着力突出产业对接与经贸合作,对闽台两地农业产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四是深化对接,突出活动实效。本次活动50对两岸农民合作组织签订合作交流协议,双方将在交流交往、培训辅导、产业对接、经贸合作等方面建立合作交流机制。交流会后,受邀的台湾农业产销组织代表还深入我省各地开展台湾农业产销管理经验与做法的演讲班和培训班活动,以及现场咨询指导等,进一步开展实质性的对接活动。

本次活动的主要成效有:一是增进了基层民众亲情与感情交流。通过这次活动,闽台特色乡村和两岸农民合作组织结成了一批合作对子,结交了一批新朋友,促进了两岸基层民众相互了解,增进了感情和互信,并在交流交往、培训辅导、产业对接、经贸合作等方面建立合作交流机制。二是推进了农业产业对接与合作。50对两岸农民合作组织在水果、蔬菜、花卉、食用菌、茶叶、畜禽、水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运销等方面开展合作交流。会后,各地还进一步开展实质性的对接活动,成效十分明显。三是促成了合作项目的生成与落地。台南六甲花卉产销班台商陈善旭先生赴清流与元福花卉合作社进行实质性对接,并注册成立三明市善达园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的规划和开工筹备正在积极推进中。台中市后里乡金三角蔬果运销合作社与蕉城区八都镇金嘉园蘑菇专业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投资蘑菇工厂化栽培,总投资2200万元人民币。多对两岸农业合作组织还在进一步洽谈合作项目中。四是共享了农业产业发展经验与成果。交流会上,就两岸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经验、两岸农业如何发展、两岸农民如何增收等议题作演讲交流,共享了两岸农业产业发展经验与成果。

三、推进闽台农产品贸易持续增长。2013年闽台农产品贸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今年1-6月,闽台农产品贸易总额6.26亿美元,比增40%,其中:出口5.45亿美元,进口8069万美元,比增41.4%30.9%。出口主要以墨鱼、鱿鱼等水产品为主,进口产品则是以面点、饼干、饮料和白酒为主。上半年,厦门口岸共进口台湾水果451批、6955吨,比增34.5%43.1%,延续五年快速增长的态势,确保厦门成为大陆进口台湾水果的第一大进境口岸。

四、加强闽台农业合作示范推广。今年继续实施10个闽台农业合作推广示范县(市、区)建设,主要突出重点区域、突出优势特色产业和休闲生态产业、突出重要品种和关键性技术、突出示范辐射带动、突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同时加强今年示范县项目工作的指导,重点建设10个推广示范县(市、区)引进推广台湾种植业和畜牧业新品种30个,新技术15项,建设新品种及配套技术推广示范基地5万亩,辐射带动全省推广50万亩,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当地现代农业发展。

下一阶段,闽台农业合作将重点推进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突出特色。6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10个闽台农业合作推广示范县和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为建设平台,一方面,加强台湾农民创业园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漳浦兰花大世界产业园、海峡花卉集散中心、漳平永福海峡茶文化交流中心等一批示范带动性强的重点项目建设,着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打造园区特色品牌,进一步促进台资农业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现有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等新兴产业。另一方面,加大闽台农业合作推广示范力度,突出重点区域、主要品种和关键性技术的引进、吸收和再创新,集成推广台湾农业良种及其配套技术,建立了一批莲雾、葡萄、咖啡、食用菌、蔬菜、金线莲、花卉、水产、林业等高标准的台湾农业良种及配套技术推广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全省大面积推广。

二是加强合作。积极推动省农科院加快海峡现代农业研究院建设,以海峡现代农业研究院的建设为抓手,加强两岸农业高科技研究合作、重大科研项目合作,促进两岸农业科研优势资源整合,吸引更多的台湾顶级科技人才、优势产业向福建转移,结合两岸科技合作建立两岸技术市场,形成两岸农业高端研发基地、区域农业高新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今年重点推动生物育种研发中心、食品创制研发中心、精准园艺研发中心、创意农业研发中心、碳汇经济研发中心等5个研发中心和相关核心产业的建设与运营,把海峡现代农业研究院初步建成农业高新技术孵化器和两岸技术、产品和商品交易的重要平台。

三是扩大交流。贯彻中央“面向基层、面向民间、突出民生”和“向下沉、向南移、新面孔”的要求,加强两岸亲情交流和基层民众交流。深化闽台特色乡镇交流活动,更加深入开展闽台乡镇、村里、农民合作组织、农业大户、专业户的交流,推动农业同业公会和农业社会团体的合作与交流。突出行业交流,加强与台湾农村发展基金会、台湾二十一世纪基金会、台湾农会、台湾渔会等沟通与联系,不断提升交流的层次和水平。突出产业交流,以种业为重点,以泉州市农科所为依托,建设“福建省对台引种创新基地”,建成海峡两岸农作物育、繁、推一体化合作平台;利用各地举办的龙眼节、荔枝节等各类水果节以及海峡两岸(泉州)农产品采购订货会、漳平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樱花节、海峡两岸甜柿文化交流节等,促进闽台产业交流与对接。加强农业、林业、渔业、畜牧、水利、气象等专业协(学)会与台湾同行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农业交流常态化、制度化,着力提升交流深度。突出科技交流,以高新技术、优良品种交流为重点,加强与台湾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交流活动,推动农业品种、技术、人才和信息交流,办好漳州市两岸农业新型农民交流培训基地,着力提高交流效果。

四是促进贸易。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两岸农产品贸易的优惠政策,更好地发挥我省作为两岸农产品贸易的桥头堡和领头羊作用。发挥“农博会”、“茶博会”、“林博会”和“渔博会”等专业展会的经贸平台作用,促进闽台农产品贸易发展。加快推进厦门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霞浦台湾水产品集散中心、海峡两岸(福建东山)水产品加工集散基地、海峡(福建漳州)花卉集散中心、海峡两岸(泉州)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厦门闽台中心渔港等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台湾农产品在大陆主要市场的绿色通道和营销网络,推进台湾农产品以最快速度、最低成本和最小损耗通过福建向大陆各地扩散,为加快两岸农产品贸易发展创造条件。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