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年度计划总结

福建省农业厅201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重点

来源:福建省农业农村厅 来源:福建省农业厅 发布时间: 2014-07-10 00:00
相关文章:

访谈解读: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全省农业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省委一号文件精神,认真抓好强农惠农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全省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稳中向好的态势。上半年,全省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75.24亿元,按可比价同比增长4.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47元,比增11.7%

(一)粮食和主要菜篮子产品生产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态势总体平稳春粮实现面积136.83万亩、产量36.54万吨,2.1万亩、1.07万吨。预计夏粮单产将高于去年,总产有望与去年持平。秋粮生产有序推进,苗情长势良好,为全年丰产打下较好基础。园艺产业呈现增产增效的良好势头。上半年,预计实现水果产量150吨、比增2万吨,价格总体好于去年;毛茶产量15万吨、产值60亿元,分别比增7.1%11.1%,呈现红绿白茶产区茶青价高、闽北乌龙茶产销两旺、闽南乌龙茶价跌量减特点;蔬菜面积539万亩、产量805万吨,分别比增1.7%2.9%食用菌产量135.3万吨、产值74.9亿元,分别比增6.9%9.5%畜禽产品产量基本持平。虽受价格走低和H7N9疫情影响,但上半年畜牧业生产没有出现大的波动,预计实现肉蛋奶总产量130万吨,比增0.82%

(二)现代农业行动计划有效实施。上半年全省开工建设现代农业项目633个、占年度计划的90.43%,完成投资49.0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4.51%,建成项目183个。“一区两园”建设步伐加快,上半年完成投资25.6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1.35%设施农业发展迅速,上半年开工建设项目403个、占年度计划的80.6%,完成投资23.38亿元、占58.46%,已建成项目135个。现代种业工程持续推进,组织实施农作物良种示范推广工程,上半年建立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片点420个,面积18万亩。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升。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4046家,上半年实现产值3802.6亿元,比增18.1%;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428家,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1190.35亿元,比增13.8%;进入上市后备的省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新增29家,达109家。龙头企业投资力度明显加大,今年计划投资1亿元以上的企业有47家。

(四)农业合作交流持续深化。农业利用外资平稳发展,1-6月全省农牧业利用外资项目31个,总投资3.03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2.04亿美元,实际到资1.56亿美元;新批办台资农业项目18个,合同利用台资5100万美元,实际到资3000万美元。两岸特色乡镇对接交流进一步拓展,目前我省已有300多个乡镇与台湾200多个乡镇开展对接交流。农产品对外贸易继续增长,1-6月实现农产品进出口总额73.2亿美元,比增6.2%,其中出口39.5亿美元。

(五)扶贫开发取得新成效。挂钩帮扶重点县工作成效明显。5月份省委、省政府组织召开了全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第一次服务协调会,现场解决了基层需要省里帮助解决的一系列突出问题。山海协作共建产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目前已认定12特色鲜明的共建产业园区实施第四轮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全省新选派2348名党员干部到2000多个扶贫开发重点村驻村任职,其中省派党员干部236名、驻村干部领队6名。扶贫到户有力有效。继续开展信贷扶贫,今年计划安排贴息资金5000万元,落实贷款10亿元。加大小额信贷创新力度,新增政和、明溪等5个小额信贷创新试点县,全省试点县达到16个。继续实施雨露计划,开展贫困户实用技术培训和致富带头人培训,今年计划培训4万人。造福工程危房改造为民办实事项目有序推进。已将全年搬迁安置的5万户、20万人任务分解到村到户,确定了100100户以上省级造福工程集中安置区,预拨了3.27亿元补助资金。

(六)农村改革创新扎实推进。土地流转稳妥推进。目前,全省工商登记的土地股份合作社194家,“土地托管”合作社222家,土地信托公司9家;全省共流转耕地409.3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26.77%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稳步开展。漳平、永安两个国家试点县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今年试点范围扩大到2个县、49个乡镇、805个村。“三农”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顺利启动。确定了重点任务、责任分工和2014年工作要点,各项改革工作正有序展开。

(七)农业安全生产水平进一步提升。启动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创建活动。大力推广普及标准化生产,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项目建设,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扎实有效。动物春季集中强制免疫全面落实,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达到100%,没有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1-6月上道路拖拉机上牌率达96.31%、持证率达91.96%、检验率55.47%,没有发生重特大事故。

总的看,上半年工作进展顺利,为全面完成年度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下半年任务还相当艰巨,种粮比较效益进一步下降,稳定粮食生产的难度越来越大;部分农产品价格下滑,特别是生猪养殖业亏损严重;重大动物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复杂,防控压力很大;宏观经济形势趋紧,农民增收难度不小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推进农村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等不可低估。

二、下半年工作重点

总体思路是:按照全年工作部署要求,贯彻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经验交流会和全国农业厅局长座谈会精神,突出重点任务,突破薄弱环节,统筹协调推进,确保全面实现全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毫不松懈抓好粮食生产。坚持把发展粮食生产摆在重要位置,全力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努力完成1830万亩粮食播种计划面积,实现粮食总产650万吨以上。一是保面积。加快双晚插秧进度,做好农机调度,大力推广机插、机收。千方百计引导农民抓紧扩种秋甘薯等旱粮,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和种粮大户对弃耕地进行复耕,力争不空田、不荒田、多种多收。二是抓田管。深入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和粮食产能区建设,加大水稻“五新”推广,指导农民合理施肥、科学管水,加强病虫害的预测与防治,努力提高粮食单产。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推动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粮大户开展病虫统防统治、机插机耕、代耕代收等社会化专业化作业。三是防灾害。提早制定防灾减灾预案、落实措施、准备物资、加强值守,适时启动应急响应,切实降低台风、低温阴雨等气象灾害和病虫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二)加快实施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突出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平台建设。加大对“一区两园”的支持力度,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出台的税费、用地、财政、金融、电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切实兑现所出台政策承诺的配套资金,进一步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省厅将积极推动涉农项目和资金向“一区两园”倾斜,继续整合60%以上的生产性资金投向园区建设,使“一区两园”成为“政策洼地”,引导和吸引社会资本和各类资源要素向“一区两园”集聚,切实增强园区的窗口示范作用。做强园区主导产业,充分发挥当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势,加大政策宣传,强化招商引资,重点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的经营主体向创业园和示范基地核心区及周边集聚发展,集中建设一批重点项目、重大项目,推动尽快形成产业集群,促进园区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切实增强园区的辐射带动功能。二是实施项目带动。加快在建项目实施进度,切实加强督促指导,落实挂钩联系制度,主动深入基层企业,在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保证建设用地指标、融资担保服务等方面下功夫,做好项目申报、建设、验收到资金拨付等各环节全程跟踪服务,确保项目尽快建成投产。加强项目策划和生成,围绕各地的主导产业、产业导向、市场需求,加强项目的谋划,努力生成一批上规模、有影响、科技含量高的大项目、好项目,力争进入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库和省厅现代农业建设项目储备库,享受优先扶持的政策,确保项目工作一直跟得上、后续发展始终有潜力。进一步调整完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从过去重审批管理向后续服务转变,简化项目申报程序和验收办法,改项目审批为项目报备,改集中验收为随时验收,充分调动各类经营主体建设现代农业的积极性。三是强化绩效考评。切实加强督促检查,经常性地对各地政策落实、资金到位、新投建项目、重点项目进展、总体工作进度等情况开展督导督办,严格执行项目建设进度月通报制度,及时将有关情况通报给各市、县(区)政府。将园区建设、设施农业发展列入省厅对各市、县(区)农业部门延伸绩效考评的内容,年底组织对各市、县(区)开展绩效评估,排出名次,对排名靠前的县(市、区)给予奖励,对排名靠后的,将约谈市、县(区)政府领导,视情调减专项扶持资金。

(三)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创建活动。突出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严格执法。突出抓好农药及农药使用、“瘦肉精”、生鲜乳违禁物质、兽用抗菌药、农资打假、茶叶农残超标、病死动物监管等七项专项整治行动,特别是根据“农药监督管理年”的部署,围绕农药登记管理、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对农药违法实施检打联动等方面开展专项治理,强化大案要案查处曝光力度,威慑违法犯罪行为,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引向深入。二是加强监管。加大检测力度,一方面要增加监测项目,参照农业部检测标准,将对水果、蔬菜的农药检测项目由现在的36项增加到58项;另一方面要增加监测频次,在每年检测4次的基础上,对重点地区、重点产品和重点问题开展定期不定期专项检测,尤其是对问题严重的地区要进一步扩大监测样品的覆盖面,增加监测频次,必要时跟进行政执法,做到检打联动。各设区市和县级农业质检部门要加强属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针对不同季节和上市农产品开展检测工作,确保每月安排一次例行监测,省厅将有针对性地进行督查,并适时通报督查情况。加强基层监管能力建设,今年省里安排5600万元专项资金,为最后一批42个涉农县配齐流动监测车辆和检测仪器,实现市、县流动监测体系建设全覆盖;为460个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配备检测车辆和仪器设备,实现县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基本具备监控能力。各地要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力争9月底前全面配好检测仪器设备,确保基层能够制度化、常态化开展监管工作。目前全省乡镇质监机构已依托乡镇农业中心完成组建工作,各地要督促尚未正常开展监管工作的乡镇尽快配备或明确工作人员,推动辖区内监管工作正常开展。省厅正在研究乡镇质监中心质检人员的收入补贴问题,将根据绩效考核情况给予兼职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的乡镇农技人员每人每月300元左右的补贴,以进一步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积极推进监管平台建设,突出抓好两大平台建设:(1)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平台建设,将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示范社以及省厅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所生产的食用农产品全部纳入省级可追溯监管平台管理(2)加强农药监管平台建设,先行在26个现代茶叶项目县建立农药流通与使用安全监管平台,明年扩大到40个茶叶、蔬菜、水果生产大县,对农药农资实行统一准入门槛、统一经营登记,建立和完善农资经营诚信档案、购销台账制度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实名购销制度,各地农业部门要抓好协调落实。三是开展创建。切实加强指导,深入开展国家级、省级园艺作物标准园和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创建工作,今后三年每年各创建100个。

(四)大力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重点在以下三方面努力,不断夯实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基础:一是促进信息资源整合。下大力气推动涉农信息资源整合,充实丰富公共信息总量,重点打造“世纪之村”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省、市、县三农网公共信息数据库都要向“世纪之村”开通数据端口,通过“世纪之村”平台向广大农村农民提供便捷有效的公共信息服务。二是加强村级信息服务站点建设。加快整并和改造提升各类村级信息点,对前几年政府建立的近4000个村级信息点,其中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的,重新选址或选人,新建点依托在村级综合服务站和农家店、电信代办点、农资营销点,按照有场所、有人员、有设备、有宽带、有网页、有持续运营能力的“六有”标准进行建设,以便有效就近开展信息服务;鼓励支持信息站点开展农业电子商务和农村物流、水电气缴费、话费充值、金融保险等经营性项目,在为农民提供便民服务的同时增加营业收入,解决可持续运转的问题。对“世纪之村”设立的近1万个网店、农家店、电信代办点,其中设施设备和人员具备承担公共信息服务条件和能力的,给予改造提升,帮助其建立完善相关制度,增配必要的硬件设备,加强信息员培训,实现规范化管理,挂牌作为村级信息服务点。前阶段省里专门安排了1500万元资金,用于补助5000个薄弱村信息点设备建设,各有关市县要加快工作进度,抓紧购置相关设备,确保设备尽快投入使用。加强村级信息员队伍建设,加强村级信息员的选聘,重点从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农村经纪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带头人、农村商超店主中选聘,明确其承担的上情下达、联系专家、采集农情、促销产品、便民服务等职责。加强信息员素质建设,组织参加各类技能培训,提高开展信息服务的能力。切实加强管理,探索建立村级信息服务点用户满意度评价体系和信息员动态考评、量化管理及奖励制度,每年度组织一次考评,对考评合格的村级信息服务点授予“福建省农业农村信息化信息点”牌子,对考评合格的信息员予以继续聘用。同时,积极探索和争取按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以奖代补,给予村级信息员一定的报酬,充分调动信息员的工作积极性。三是推动12316与农技推广服务有效融合。依托现有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建立农业专家、乡镇农技人员和村级信息员三支队伍,应用12316电话、手机、电脑“三位一体”的服务手段,大力推广12316信息化服务,进一步接长农技服务手臂、增强农技推广效能。下一步,重点做好三件事:(1)发挥农技人员队伍作用。在编在岗的乡镇农技推广人员同时也是乡镇信息服务员,全部纳入12316农业服务队伍,会同电信部门为乡镇农技员配备智能手机,安装使用12316手机农务通软件,以便于解答解决农民查询的生产技术问题。建立健全信息化农技服务绩效考评制度,将考核结果与农技推广人员职称评定、职务晋升、评优评先相挂钩。(2)建立农业专家库。全省具有高级职称的农业专家全部纳入12316农业服务系统专家库,按省市县三级分不同行业组建专家服务团,主要指导帮助基层农技员为农民释疑解难。农业专家的服务绩效与其职称评聘相挂钩。(3)改造升级12316“三位一体”服务平台。完善语音呼叫系统、触摸视屏自助服务系统和手机农务通系统。计划从下半年起,在全省涉农县建立12316电话呼叫中心,由呼叫中心就近指派乡镇农技员为来电农民提供帮助,不能解答的问题再逐级提交县、市、省专家服务团专家解决。在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装备12316视频咨询触摸屏自助终端机,尽快实现全省900多个乡镇全覆盖,让农民就近视频咨询、获得信息;全面开通使用全省统一编号的12316短彩信服务系统,为农民群众提供即时、快捷、个性化服务。

(五)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突出抓好四方面工作:一是全面拆除禁养区内的生猪养殖场禁养区内生猪养殖场(养殖小区)在2016年底前必须全面关闭、拆除,涉及养猪场数大概有7.3万多家,存栏生猪129万头,这项工作主要由市县政府牵头,农业部门要积极配合,加大宣传动员力度,落实资金补助政策,确保在2016年底前全面关闭、拆除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六江两溪”流域禁养区内的生猪养殖场。二是积极推进可养区生猪养殖场的改造升级。从今年起到2016年,省级财政将安排专项资金或争取中央支持,重点扶持存栏5000头以上、1500-5000头的生猪规模养殖场进行标准化改造;市县财政重点扶持存栏1500头以下生猪规模养殖场改造;各县(市、区)负责督促存栏250头以下的生猪养殖场限期自行改造升级,做到达标排放。三是积极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加强对辖区内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创建工作的指导,力争今年全省新100个省级以上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四是切实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认真抓好秋季集中强制免疫工作,做到“应免尽免”,强化免疫抗体监测,确保强制免疫病种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群体免疫密度常年超过90%,构筑有效的免疫保护屏障。着力抓好监测预警、检疫监管、消毒灭源和应急管理等各项防控措施落实,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为畜牧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六)扎实推进农业扶贫开发。突出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认真组织实施造福工程危房改造。将第二批任务指标分解落实到县(市、区),并尽量把贫困户优先纳入搬迁范围,有条件的地方要适当提高对贫困农户特别是特困群体的补助标准。积极推进集中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统一规划、统一实施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安置区建设水平。二是全面落实帮扶到户措施。抓好建档立卡工作,确保在9月底前完成数据信息录入工作。深化扶贫小额信贷创新,用好5000万元扶贫小额信贷贴息资金,引导金融部门向贫困户发放生产性贷款,加强对政和、明溪、宁化等5个新增小额信贷创新试点县的指导加大农村贫困劳动力培训力度,雨露计划和其它各类培训要重点向贫困户倾斜,确保每年培训贫困劳动力6万人。实施产业扶贫,引导龙头企业进村入户带动贫困户发展生产、增加收入。三是强化对23个重点县的挂钩帮扶。对贯彻九届九次全会精神情况开展督查调研,推动帮扶单位落实帮扶措施。持续深化山海协作,对已认定的产业园区进行考评,考评排名前五位的给予100万元奖励,并积极组织开展好第二批山海协作共建产业园区申报认定工作。继续做好农产品深加工固投补助工作,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向山区及贫困地区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

(七)推进“三农”改革。突出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加强组织领导。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由省里统筹安排,各设区市督促指导,县(市、区)政府作为责任主体具体组织实施。省里已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陈荣凯副省长为召集人,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省农业厅,具体负责这项工作的牵头、协调、指导和组织实施。市、县(区)农业局也要抓紧建立办事机构,选派得力人员负责,切实发挥好职能作用。县一级还要建立挂钩联系制度,抽调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熟悉农村政策的干部挂钩联系试点乡村,指导试点工作。抓好宣传培训。加强宣传舆论工作,深入细致地做好政策宣传,让群众知晓政策、打消疑虑,争取群众支持,为改革试点营造良好氛围。切实加强培训,确保农业部门和基层干部熟练掌握相关政策和具体操作方法,能够解答农民群众关心的疑虑,能够用政策解决群众的问题。严格程序步骤。认真抓好宣传发动、制作工作底图、清查核实、张榜公布、登记发证、资料归档等六个关键环节。严格按照中央和省里的部署,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一步一步抓好落实,确保工作的质量。二是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重点要推广土地股份合作社、土地托管合作社、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公司等3种行之有效的规模经营模式,今年计划在全省培育和扶持土地股份合作社、土地托管合作社示范点各40家、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公司20家。三是着力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接机制。在支持企业进入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运营的现代农业项目时,重点要推动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生产资料、开展技术培训、实行保价收购、提供生产性贷款担保,让农户参与二次分配、享受农产品加工流通环节增值收益等。推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深入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创建活动,县(市、区)农业部门要严格按照评选要求,做好第二批省级规范社名录的报送工作,争取今年有2000家左右进入省级规范社名录。扶持发展家庭农场。尽快制定出台《福建省家庭农场示范场认定管理办法》,组织开展家庭农场示范场认定工作,安排专项资金扶持100家省级示范场,推动尽快发展壮大。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继续实施好年万名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提升工程,每年组织好1.2万名学员的招生和教学工作,让农民学有所用、学有所长;加快研究制定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探索农业补贴与职业农民身份挂钩制度。探索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试点,为全省全面推开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