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到底有多少
资金、资产、资源?
哪些资产在出租
都租给谁了,怎么租的?
村里的收益账该怎么算?
这些曾经记在成堆资料中、村干部脑子里的农村集体“三资”,现在全由一名“数字管家”接手掌管。
登录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系统,福清市农业农村局农经站副站长周恩霞熟练地打开管理模块,介绍道:“实现数字化管理后,福清438个村的收支、资金变动、资产利用等情况,在这里能看得一清二楚。”
村民用手机可登入福清市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系统,并查看信息。原浩 摄
自2008年起,福州各地陆续开启“三资”线上监管的探索。十多年过去,一系列自下而上的基层尝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汇聚形成了独特、宝贵的经验。
周恩霞说,系统早期的板块很简单,只有一个财务记账功能,后来不断丰富改进,进而升级迭代,“群众怎么提,我们就怎么改”。
福清音西村地处市中心,常住人口上万人,靠着资产招租方式,村集体年收入破千万元,村里每一笔进出项都关系着村民的利益。
谈及过去,音西村报账员俞建春直摇头,比起租赁管理,村集体收益分配更让他头疼——养老金、困难补助、城乡医疗保险等福利、补贴何时发放?谁来领,该领多少?梳理起来任务量十分庞大。
老俞愁,连他办公室的门也“愁”,一旦“开张”,就再也关不上了,“以往因为‘算账’上访的村民不在少数”。
类似的情况,还困扰着不少福州的村干部。单纯的信息化已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如何破题?这一次,福州借助数字技术,探索建立起一套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打通的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
群众可通过“玉融微村财”小程序查询“三资”管理信息。来源:清风福州
想要推行数字化改革,并不是件容易事。技术难题倒是其次,执行的人才是关键,毕竟村级报账员平均年纪不小。
50多岁的老俞难免有些畏难情绪,怕操作复杂、怕学得慢耽误事。不过经过简单培训,老俞很快便上手了。“这个平台帮了我们大忙,资金到账及时提醒,补贴发放名单一键生成,比翻文件快多了,关键是还不出错!”老俞竖起大拇指。
同时,福州还对村级报账员进行补贴,人均每月补助200元,充分调动报账员们的积极性。
各级农经干部也顺势“解脱”出来。以前对村里进行审计,账务凭证堆成山,他们得在村里待好几天。“现在直接通过系统查账,日常线上监管即可。”福州市农业农村局农经站有关负责人感慨地说。
这样一来,不仅干部理得清楚、算得明白,村民也更看得明白。
“小到购买中性笔、椅子,大到养老金、集体补贴,账单摆在这里,一目了然。”在闽侯美岐村,现在每到月初,村民总是习惯性地打开手机,翻看村里的开支,“每一笔收入支出都公开透明,让我们对村集体的发展更有信心!”
随着数字化赋能乡村改革持续深入,在福州市纪委监委的有力推动下,福州市农业农村局扎实推进建设,今年下半年,福州市集体“三资”数字管理系统正式上线启用,立足原有基础,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集体“三资”由各县(市)区“分散监管”向全市“统筹监管”转变,并建立起全流程、全周期数字化监管体系。
互联互通是该系统的一大特点。“横向看,打通了区县独立平台,统一监管;纵向看,从‘三资’登记、公开到交易、监管等全流程,一网统管,彻底解决过去多个平台分立的问题,推动闭环监管。”市农业农村局政策与改革处负责人介绍。
工作人员指导使用福清市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系统。原浩 摄
今年以来,全市通过系统发现合同管理不规范、财务管理不规范、资源资产被侵占等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共1283个
截至目前,全市2291个
据了解,自该系统推广以来,全市涉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新问题的信访举报明显减少,多地实现“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