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福建省福州市农业农村局聚焦企业群众办事难点堵点,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构建线下“一扇门”、线上“一网通”、服务“零跑动零延迟零材料零障碍”的审批体系。2022年以来,审批事项办理时限压缩81.49%,即办件占比达44.83%,群众满意度持续保持100%。
线下+线上 审批“零跑动”
线下“一扇门”,实现服务集成化。为减少群众跑趟次数,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设立综合服务窗口,将原先分散在多个科室的审批事项集中整合,实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申请人只需到一个窗口,就能办理所有相关业务,真正实现“进一扇门、办所有事”。同时,推行“异地受理,全市通办”服务,打破地域限制,让群众可以就近选择申报地点。
线上“一网通”,推行“不见面审批”。依托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申请材料电子化,审批过程智能化。当前,市本级动物诊疗许可等29个审批事项全部实现全流程网办,全程网办事项占比达100%;省市网上常见问题配置率93.1%、审查要点配置率100%,系统还具备智能预审、材料补正提醒等功能,事项按承诺时限办结率达100%。
此外,通过指导企业邮寄材料到窗口,受理审批后将相关证件邮寄到企业手中,真正实现“一趟不用跑”。通过“一门通办”和“一网快办”的有机结合,构建了线上线下协同联动的政务服务新体系。线下服务突出“人性化”,为不熟悉网络操作的群众提供贴心指导;线上服务强调“便捷性”,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这种模式既保留了传统服务的温度,又融入了现代科技的效率,真正实现了政务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双提升。
共享“免材料” 承诺“零延迟”
多年来,福州市农业农村局持续强化数据资源整合共享,积极拓展电子证照证明应用和服务领域,电子证照材料“应调尽调”,推行告知承诺制,减少群众办事纸质材料提交。
数据共享“免材料”,群众办事少受累。当前,在许可事项办事中“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身份证明”和“执业兽医资格证书”等共计46项,可通过电子证照系统调用的证照,不再收取申请人纸质材料,推动政务服务“免证办”,切实让群众感受到更加便利的政务服务。
材料未齐“承诺办、马上办”,实现审批“零延迟”。持续推进“减证便民”工作,全面梳理事项清单,针对动物诊疗机构审批许可事项和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开展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更新承诺事项。对已实行告知承诺制的事项,告知申请人可选择书面承诺方式办理。
申报“零材料” 审批再提速
福州市农业农村局通过优化流程、精简材料、创新服务,审批效能显著提升。目前市本级审批事项办理时限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2021—2022年与市场监管局联合推出10项“一件事”集成服务,实现证照联办;2023年5月,市农业农村局与市市场监管局,在全省首创探索推行“零材料 打包办”跨部门审批事项改革。
对于企业申请动物诊疗机构、兽药经营许可营业执照与许可证机构名称和法人同步变更时,实行“零材料”“一窗受理,一口发证”。企业提交材料减少幅度不低于13%,办理环节压缩67%,法定代表人身份认证由多次减为1次,实现“一次申请、即时办结”,获得办事企业一致好评;2024年创新推出“开动物诊所/医院一件事”,将动物诊疗许可与大型户外广告审批同步办理,企业办事效率提升50%以上。
材料互论证 审批“零障碍”
福州市农业农村局始终秉持“改革提效率 创新优服务”理念,通过系列改革举措持续优化审批流程,实现审批“零障碍”,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材料“瘦身”促提速。2022年8月,某种子公司需从省外调运一批种子,申请办理植物调运检疫证书,因其为二次调运,按流程需耗时2周以上,辗转通过几家公司,才能拿到生产企业的产地检疫证书,恐将影响企业下一季度经营情况。了解了企业的特殊情况后,审批窗口创新性开展工作,按流程申请、调整放宽收件材料,不到3天时间就为企业解了燃眉之急。
“以证验证”破难题。2024年8月,某农药企业在办理经营许可证法人变更时,因未留存旧营业执照复印件陷入困境。审批窗口通过调取历史档案补齐材料,并深入分析审批要件实质发现:农药经营许可证旧证已包含营业执照关键信息。经与省厅充分论证后,率先在全省简化材料要求,将“变更前营业执照”从申请材料中剔除,同步更新全市办事系统,实现全市审批标准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