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安市锚定村集体“三资”高质量监管,深入开展“点题整治”村集体“三资”管理不规范问题。截至目前,累计核查经济合同3032份,涉及金额3.04亿元,整改侵占资产资源和不规范合同161宗,收回资金、租金和增加租金872.86万元,整改财务收支不规范125宗,清退收回、金额530.31万元,有效盘活村集体“三资”,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2023年,实现“百万村财”73个,同比增长40.38%,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
一、坚持目标导向,“链条式”层层传导推动。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协调解决问题,部门各司其职,全力推进整治村集体“三资”管理不规范问题。二是强化压力传导。定期召开大会集中通报、约谈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下发文件个别通报批评,层层传导压力,推动乡镇(街道)纪委书记、组委等逐村督导,汇聚推进“点题整治”合力,形成市、镇、村三级协同推进工作格局。三是压实责任链条。明确乡镇(街道)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驻村领导为所驻村清理整治工作第一责任人,同时把“点题整治”纳入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绩效考评等重要内容,倒逼乡镇(街道)深入自查,推进整改。
二、坚持问题导向,“靶向式”发力创新突破。一是聚焦重点领域。突出拖欠承租款、“四个明显”合同、侵占集体资产资源、票据管理等4大领域,定期调度“点题整治”村集体“三资”工作,推行“讲情、说理、用法”相结合方式,高效高质推进整治。二是创新工作方法。通过采取全市乡镇聘请律师团队、交叉互查、协同会商、交办整改等创新举措,细化整改措施、量化整改进度、责令限时整改,实现清查到位、审核到位、会商到位、整改到位的“四个到位”。三是深化督导检查。深入基层、靠前指挥,先后到官桥、康美等现场协调调度工作。结合“百名干部进乡村”活动,深入基层、下沉到村,综合运用巡回督导、明察暗访等方式,推动村集体“三资”管理不规范问题整治,促进乡镇(街道)、村(社区)积极宣传、主动作为。
三、坚持效果导向,“闭环式”提高整治成效。一是制定规范。出台《村级事务“小微权力”清单及流程规范指导意见目录》《规范村级经济合同“一宗一档”目录和“三资”档案管理指导意见》等10余份指导性文件,制作“三资”管理便捷流程图,厘清权力边界,为村集体“三资”规范管理提供“工具书”。二是数字赋能。推行银农直连、村务卡、收款码等运用,利用泉州市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福建省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等,实现核算、管理、交易等环节线上运作,累计完成14.28亿元,推动98宗价值1360.43万元集体产权成功线上流转,全过程追溯留痕,形成集体“三资”闭环管理。三是立体监管。坚持“全过程”监督原则,明确村级“三资”处置前必须履行“四议两公开”、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公开等监督程序,处置过程接受乡镇“三个中心”进行监管,处置结束纳入村务公开栏和乡村振兴(扶贫惠民)资金在线监管等平台公示公开,常态化开展抽查、通报,并限时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