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网站

翔安后田:知青村里走出了乡村振兴新路子

来源:厦门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 2022-03-21 10:56
相关文章:

  后田村位于厦门市翔安区东部,东邻鸿山村,南界许厝村,西连霞美村,北邻新垵、前垵村,接324国道和海翔大道,交通便利。

  后田村下辖3个自然村、人口970多人,党员近60人,基本农田1000多亩、一般耕地800多亩、公益林280多亩、果林地200多亩。

  近年来,后田村在上级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村两委主动作为,抓住机遇,发展以“胡萝卜”种植为主的一村一品项目,进一步挖掘知青文化,打造“丽野后田”。后田村先后获得2021年厦门市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村、2021翔安区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村、翔安区第一批“无疫小区”等荣誉。

  一、农业产业多样化创新不止步

  后田村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立足本村特质,按照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全面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平。后田村以种植胡萝卜、地瓜、马铃薯、花生、水稻为主,依托“棒新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种植胡萝卜,并将特色胡萝卜、土豆等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展销,拓宽销售渠道,打造“生产、科研、加工包装、展销”一体化现代农业,持续提升村企现代化管理水平,推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后田村坚持农业发展与绿化美化相结合,以田园加绿化为主,利用莲溪自然禀赋,建设“后田驿站”休闲观光园区,打造主题鲜明、富有特色的示范点。依托良好的生态景观资源,连接香山旅游动线,打造居所优美的生态经济型湿地公园,给村民提供茶余饭后的活动场地,进一步增强乡村旅游的互动性和参与性,通过打通农业、旅游业、休闲娱乐业等产业链,探索农旅融合观光带,促进美丽乡村建设转型升级。

  二、聚力人才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后田村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技术引进、培训人才上下功夫,破解人才“瓶颈”制约,实现人才带动产业发展,带动百姓致富。

  技术引进,培训人才。借助青创会,定期开展技术培训,邀请农业技术人才进村分享经验,带来先进技术,不断培育乡村振兴人才后备力量,推动成立“棒新合作社”,帮助一批村民增加收入。

  单位共建,帮扶互助。与火炬集团,翔安区妇幼等进行共建活动,开展贫困帮扶、入户慰问、垃圾分类、应急救护等公益活动。

  调解矛盾,维护稳定。依托调解委员会、老人会等组织,化解群众矛盾近50场次,确保及时快速解决矛盾,维护村庄稳定。

  三、知青历史赋予后田文化底色

  作为著名的厦门知青村,后田村把知青文化融入乡风建设,先后改造了村部老房子作为知青馆、知青文化的建设基地,以知青馆为起点,依托后田村的综合区位优势和知青文化特点,不断挖掘知青文化内涵。

  巷东农场是内厝镇镇级农场,直到2006年巷东后田农场才改制为“村”。后田村、墩后村、庶下村三个自然村组成了现在的后田行政村,也因为当年的巷东农场,后田被誉为“厦门知青村”。

  后田村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后面的知青广场便是当年“巷东公社”的旧址,广场随处保留着当年的口号,如“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等。知青楼两边的照墙上,与门柱上,分别用红字写着毛主席语录。

  四、提升村容村貌改善人居环境

  后田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全面提升乡村颜值,助力改善村容村貌。抓好人居整治,拆除违章搭建场所,翻新破旧场所,积极开展路肩边坡整修作业,对卫生死角开展集中清理,严格开展督导检查;搞好雨污分流,后田村已验收完成污水分流工程,污水不直接排放,而通过管道分流排放,提升村居环境;开展文明创建,持续进行卫生整治,去除牛皮癣,清理乱堆杂物;抓好垃圾分类,注重入户宣传,进行分类检查,养成分类习惯。

  五、党建引领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后田村将知青文化融入党建工作,以知青文化为载体,打造党性教育体验区,深入挖掘知青先进事迹,着力打造“党性现场教学精品课程”,积极探索一条红色文化、知青文化引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将红色文化融入绿水青山,助力乡村振兴,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再升级。后田村党群活动服务中心面积490多平方米,村党总支辖2个党支部,2021年有近60名党员参加集中培训。2021年换届选举实现“一肩挑”,村民代表、小组长党员比例双过半,村“两委”班子选优配强;村党总支利用党员活动日,积极开展“环境整治行动”“村庄除四害行动”“文明创建”“平安三率宣传”等活动,引导党员亮身份、明职责、树形象。以特色蔬菜产业发展撬动乡村振兴“杠杆”,将知青文化融入绿水青山助力乡村振兴,后田村正以全新步伐迈入新赛道。(厦门市委乡村振兴办,厦门三农)

  编辑:陈志华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