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网站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全力做好“海”的文章

来源:厦门日报 发布时间: 2024-10-21 09:29
相关文章:

  新时代新征程农村一定会有更加光明的前景,农民会有更加火热的生活。村级党组织要发挥火车头作用,带领乡亲们做好‘海’的文章,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往无前。”

  “强化乡村全面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

  “推动福州、厦门加快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做大做强海洋经济。”

  ——10月15日至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厦门考察时强调

  厦门日报记者 吴晓菁 曾嫣艳 林健华

  亲切的话语犹在耳畔回响,殷殷的嘱托凝聚实干的力量。连日来,厦门全市上下沉浸在习近平总书记回到福建、厦门考察的激动与喜悦中。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期间,关于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厦门广大干部群众中持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一致认为,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转化为做好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壮大海洋经济,一起奔向共同富裕的美好明天。

  绘就蓝图 有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秋天的厦门乡村,处处生机勃勃,“丰”景无限。

  走进翔安大宅社区,果园里的火龙果长势喜人,农民收获了火龙果的同时,一批又一批的游客也被吸引来到大宅社区。

  翔安区香山街道大宅社区党委书记陈锦芳告诉记者:“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令我们热血沸腾,让我们对未来的日子充满憧憬与希望。”

  近年来,大宅社区立足火龙果特色产业资源,不断改进新品种,研发衍生品,举办一年一度火龙果文化旅游节,让产量变“流量”,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也让大宅社区成为翔安生态旅游、乡村振兴的一张靓丽名片。陈锦芳表示:“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盯住目标不放松,进一步把乡村产业做大做强做优,激活乡村发展动力,让农村越来越美,农民日子越过越好。”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心系“三农”。他在厦门工作期间,一次次上高山、进海岛、下农村、入农户,针对山区村发展的实际,因地制宜提出“山上戴帽、山下开发”的发展思路,即山上植树造林,山下种果种茶,发展多种经营。这一思路,指导军营村和白交祠村走出了一条生态建设与脱贫致富有机结合的绿色发展之路。

  多年来,厦门干部群众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落实在鹭岛乡村,把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蓝图一点点变为现实。

  走进490亩阶梯式水稻田,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改造高标准农田,一座农文旅融合的“水稻公园”已初具雏形;穿过由百香果、水果玉米、麒麟果和牛油果串起的瓜果长廊,深入美优现代农业科技园,这里孕育着年产值超2000万元的种苗事业;放眼望向蝴蝶兰育种创新产业园,百余种蝴蝶兰争奇斗艳,一年四季花开不断……

  这里是距离同安城区约5公里的四林村,多样产业在此茁壮成长。“总书记说,新时代新征程农村一定会有更加光明的前景。我对农村发展充满信心。”同安区五显镇四林村党总支书记叶大柱说道。

  近年来,四林村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新路径,有效盘活闲置资产资源,深化“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发展模式,项目层出不穷,深度融合农文旅产业,不断带领村民致富增收。叶大柱说,四林村的产业兴旺之路,离不开党和政府的支持和引导,相信乡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画面再度对准翔安。内厝镇黄厝村县道两侧,成片栾树花正值盛开期,游客们乘坐着一辆辆大巴来到黄厝文化产业园,体验乡村艺术与田园的融合之美。

  自2018年以来,黄厝村贯彻落实“1358计划”发展思路,以“文化牌、艺术范”诠释闽南乡情,收储老宅吸引艺术家入驻,流转用地发展休闲农业,开发集特色文艺、水果采摘、休闲观光、赛车运动为一体的农创文旅线路,走出一条“文化再造乡村、艺术赋能乡业”的乡村振兴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优势的重要性。”内厝镇科技镇长助理蔡峥敏说,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不仅为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成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我们一定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进一步探索黄厝村的文旅融合模式,让越来越多的游客感受到栾树花之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乡村全面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这坚定了厦门干部群众加快推动试点示范创建,发展城郊型高附加值特色农业的信心。

  翔安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局长曾文雄表示:“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扭住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以入选2023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为契机,以省级示范村、市级乡村振兴精品村和精品动线建设为抓手,深化‘五个美丽’建设,有序开展人居环境大整治大提升专项行动,持续推动引客下乡,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同时,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引育力度,提升优质种子自研水平,做强‘翔安种业’品牌;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产业,推动翔安区‘一村一品’向优品精品转化,为发展城郊型高附加值特色农业按下快捷键。”

  向海图强 蓝色引擎动力澎湃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有着深厚的“海洋情怀”。此次他在福建、厦门考察时的重要讲话,让厦门干部群众更加坚定向海图强的信念。

  位于翔安区南部的厦门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下简称“厦门海洋高新区”)是福建省首个省级海洋高新区,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0.27平方千米。昨日,记者走进翔安新城片区指挥部(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指挥部),紧张而忙碌的工作氛围扑面而来。

  “厦门海洋高新区重点推进35个产业及配套基础设施项目,目前已开工项目10个,对接储备招商项目超110个,同步启动自然资源部海洋三所翔安基地、集美大学海工装备研究院、福建省海洋创新实验室三大科研平台建设。”指挥部常驻副总指挥许庆军介绍道。自2023年1月获省政府批复以来,厦门海洋高新区围绕“6+2”产业体系,重点聚焦海洋生物医药与制品、海洋高端装备与新材料等海洋高新产业,广拓渠道,积极招商,同时组建20亿元规模的海洋产业基金,推动投招联动。

  许庆军表示,厦门海洋高新区将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具有示范引领的创新高地;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加快培育和引进一批高水平创新人才和团队,打造具有吸引力的人才高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培育壮大海洋新质生产力,打造具有优势特色的产业高地,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全国海洋经济示范区、厦门国际特色海洋中心城市作出更大贡献。

  靠海吃海。厦门依托自然禀赋,发挥资源优势,端牢“蓝色饭碗”。

  在潘涂海蛎集散中心,村民们手指翻飞,剔出一粒粒指头肚大小的乳白色海蛎肉,很快,它们将被端上厦门人的餐桌。数据显示,潘涂海蛎产值占厦门市场70%。

  然而,这只是潘涂人养殖海蛎产量的十分之一。潘涂人在全国沿海的海蛎养殖面积达6.3万亩,养殖产量约45.4万吨,产值约4.5亿元。心系家乡的潘涂人,把部分海蛎运回潘涂清洗、加工、批发、售卖,将潘涂打造成了“中国海蛎第一村”。

  “向大海讨生活,我们一直是这么做的,未来也将继续。”同安区美林街道潘涂社区党委副书记林育林表示,海的馈赠不仅仅是丰富的物产,还带来了美丽的滨海风光。近年来,潘涂所在的环东浪漫线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点,激发出强大的文旅潜力,成为以海兴村、以海强村的有力印证。

  做好“海”的文章,必须不断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在很多人眼里,虾蟹壳很不起眼。走进帝豪大厦的蓝湾氨糖旗舰店,不起眼的虾蟹壳摇身一变,成了每吨价值一两千万元的高纯度氨糖、壳寡糖。

  自称“讨海人”的厦门蓝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林秀芬兴奋地分享道,今年2月,蓝湾研发的首个氨糖药品原料取得批文,7月底蓝湾氨糖药品制剂上市。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厦门考察时的重要讲话,让我的信心更足了,19年的坚持,现在我看到了更大的希望,未来可期。”林秀芬说,厦门靠海吃海,更要做好“海”的文章,海洋产业大有可为。

  “每年我们的研发投入占企业收入的20%,几乎把挣来的钱都投入药品和新原料的开发上。”她说,蓝湾多项技术已经走在了国内甚至国际前沿,多项产品已经顺利实现产业化、高值化研发与生产,企业将继续加大创新力度,推出更多高品质海洋生物产品。

  同样在海洋领域不断发力的还有厦门斯坦道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这是一家生产海洋传感器的企业,通过核心技术自有化,为海洋生态监测提供设备支撑。

  公司董事长汤新华表示,总书记来福建、厦门考察,特别强调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这种高瞻远瞩的陆海统筹生态保护方式,是科学系统的,意义重大。

  “我们将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为客户提供相关监测仪器和装备,还将配合地方生态部门,采用转化厦门大学成果的走航营养盐仪器,对东南海域进行一定范围的走航水质监测,为相关部门提供有价值的科考数据。”汤新华说道。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