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网站

变废为宝 绿色发展——厦门市全力推进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

来源:厦门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 2025-08-21 16:19
相关文章:

  今年以来,厦门市农业农村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紧围绕美丽中国和生态省建设目标,以畜牧业绿色循环发展为抓手,全力推进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1)双轮驱动强机制,技术帮扶促提升

  市农业农村局坚持“技术指导+巡查督导”双管齐下,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常态化下沉规模养殖场开展精准服务。通过建立联合督导帮扶机制,聘请行业专家对畜禽养殖企业实施“一对一”帮扶,指导企业淘汰落后设备,升级固液分离、厌氧发酵、有机肥生产等现代化处理设施,构建高效粪污处理体系。今年以来,累计开展专题培训2场,培训基层工作人员和养殖主体60余人次,重点提升粪污处理工艺、数据采集等实操能力。

  (2)产业协同搭平台,闭环利用见实效

  创新搭建种养对接平台,积极为全市养殖企业与种植基地、有机肥生产企业牵线搭桥,通过对接会、实地考察等方式,推动规模养殖场与种植基地、有机肥生产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形成“养殖粪污—有机肥—农作物”的生态循环模式。全市规模养殖场已全面建立粪污资源化利用机制,配套建设资源化利用设施装备,通过与周边种植基地签订消纳协议、委托有机肥企业集中处理等方式,实现畜禽粪污资源化高效利用。目前,全市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率保持在95%以上。

  (3)典型示范树标杆,绿色发展显成效

  翔安区的厦门鸿达农牧开发有限公司便是范例,近年来,在市、区农业农村部门指导下,公司完成雨污分离改造,配备先进粪污处理设备,其约4500头存栏生猪产生的粪污经处理后,转化为优质粪肥用于周边农田,种植的甘蓝、地瓜等作物实现增产,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公司负责人表示,有机肥对作物生长和土壤改良效果显著,生态、经济效益可观。

  下一步,厦门将持续宣传贯彻污染防治十条措施,深化种养结合模式,探索畜牧业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创新路径,推动粪污治理向“以用促治”转型升级,为美丽厦门建设注入农业绿色动能。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