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泰宁县立锐无人机训练基地内,2025年高素质农民无人机培训班圆满结业。此次培训由泰宁县农业机械推广中心主办,吸引了全县60余名学员热情参与。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农业新质生产力成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泰宁县通过高素质农民培训,在烟稻轮作、无人机植保等领域持续发力,使农业新质生产力在本地扎根。这些创新举措不仅改变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还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路径。
本次无人机培训为期5天,采用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模式,帮助“零基础”学员快速成长为农用无人机操作手。培训场上,老师耐心指导,学员们顺利完成了悬停、转向、巡逻等复杂飞行任务。无人机的应用突破了传统农业植保的时空限制,实现了农田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提升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
农户上官振清感慨道:“以前只听说无人机能用于农业生产,一直没机会尝试。今天真是大开眼界,操作起来并不难。有了这个好帮手,种地会更轻松。”
同时,泰宁县农机中心举办的粮食单产提升第三期高素质农民培训暨烟稻轮作全程机械化培训也在另一地点同步进行,吸引了50名农业一线学员参与。培训采用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模式,邀请行业专家和技术人员授课。
理论课堂上,专家系统讲解了烟稻轮作机械的操作方法、机收减损技术和应急救援知识,帮助学员建立知识体系。实操环节,学员在专业指导下,围绕先进农机具进行调试、操作和维护保养等训练。这种沉浸式学习模式使学员迅速掌握了烟稻轮作全程机械化的核心技能,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泰宁县农机中心主任林志军表示:“我们将持续完善农民培训体系,拓宽农业科技推广覆盖面,深入挖掘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潜力,推动农业生产向高效、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事实上,激活农业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泰宁农业发展的重要部分。
近年来,泰宁县建立了常态化农机推广机制,通过举办培训、技术交流等活动,为农民提供学习平台。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泰宁积极引入北斗导航自动驾驶、农业物联网监测等前沿技术,加速智慧农业发展。2024年,泰宁县发放农机补贴资金约963万元,新增农机661台,并开展多场专业培训,累计培训农户490人,提升了农民的科技素养和实操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