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网站

科技赋能,茶产业再发“新枝”

来源:三明日报 作者: 卢素平 发布时间: 2025-04-17 15:46
相关文章:

  在闽中腹地,戴云山脉北段西麓的尤溪县,茶山沿着山峦铺展,如绿色锦缎点缀着这片茶香浸润的土地。

  眼下,尤溪茶园新芽吐绿,位于工业园区的华达公司内,全自动生产流水线正开足马力,色选机精准分拣着鲜嫩茶青。作为三明市唯一入选2023年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的企业,华达公司生产的绿茶、红茶、乌龙茶等6大茶类80多个产品出口欧盟、非洲、东南亚等世界各地,以科技赋能书写着尤溪茶叶走向世界的新传奇。

  “精选与拼配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在智能化生产车间前,华达公司负责人蔡建兴指着色选机与新式炒锅说,精选茶需历经分选、色选、多次精制的“层层考验”,而拼配技术则通过科学配比,让一杯茶能满足不同市场的风味需求。如今,公司与福建农林大学茶学研究院共建研发中心,正瞄准新式饮料茶领域,开展工艺创新与产品研发。

  在尤溪县茶产业版图中,华达的崛起并非个例。

  为破解“名茶易得、产业难成”的瓶颈,当地成立“两茶”人才驿站与拼配茶应用研究小组,支持红茶创新小组攻克“恒温控香”技术,相关成果已通过国家知识产权检索,发明专利正在公告中。2021年揭牌的尤溪红茶科技小院,汇聚福建农林大学、省农科院等专家团队,在光兴茶业、云富茶业基地扎根,围绕茶园生态优化、功能成分提取等关键技术展开攻关,让高校实验室的“金点子”,落地成茶农增收的“金钥匙”。

  尤溪的茶香,浸润着千年时光。早在唐代,这里便有茶叶生产的记载,明清时期更是名茶辈出。作为多茶类产区,尤溪绿茶品类齐全,扁形茶、针形茶、卷曲形茶各具特色;红茶则以“汤色红艳、香气高长、滋味醇厚”著称,百年制茶技艺传承至今,成为闽红谱系中的重要分支。

  古韵如何焕新姿?近年来,尤溪县从品种改良、品质提升、品牌打造等方面发力,推动茶产业提质增效。截至目前,全县茶园总面积达10.2万亩,年产茶叶1.68万吨,形成以绿茶、红茶为主,青茶为辅的多茶类发展格局。

  依托“两茶”产业创新研究院与省农科院合作,尤溪县建立优质种质资源圃,开展品种培育课题研究,重点推广金牡丹、黄玫瑰、汤川苦竹茶等优良品种,激活发展动能。2024年,全县新建茶园2667亩,改造低产茶园4500亩,良种覆盖率持续提升,为产业规模化、品质化发展奠定基础。

  值得关注的是,由省农业农村厅支持建设的中国名优茶种质资源圃在华达公司落成,已引进省内外64个品种4230株茶苗,其中地方珍稀品种汤川苦竹茶等600株纳入保护,为选育良种、改良品质提供了“基因库”。

  品质管控守护绿色底线。以“无农残”为目标,全县大力推广“诱虫黄板+生物农药+生态农艺”绿色防控模式,严管生产全链条,28家企业通过SC认证。红茶创新小组与拼配应用研究小组持续攻关,开发出2款高香型创新红茶及多档次拼配产品,以科技赋能产品差异化竞争。

  在尤溪县台溪乡,茶叶站工作人员正忙着对各村采来的茶青样本进行农残检测,上传系统。“‘便携式农药残毒快速检测仪’可以快速检测茶青样本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从源头上保障茶叶质量安全,确保消费者喝上放心茶。”工作人员表示,现在当地茶农都按照指导意见采用生物制剂或低毒农药,多年来检测合格率都达100%。

  品牌创新与市场拓展双轮驱动。聚焦“尤溪红”“尤溪绿茶”公共品牌建设,尤溪县实施“双品牌”战略,与国企及知名企业合作推出“中茶・尤溪红”等联名产品,并融入茶旅融合发展大局,在桂峰开设“尤溪红”形象店,经常举办宣传品鉴活动,朱子古街茶叶一条街开门迎客,推动“茶香”与“文旅”深度融合。

  历史为基、科技为翼、品牌为帆,尤溪茶产业高质量发展。2005年以来,尤溪茶叶在省级以上赛事中斩获232个名优茶奖,“尤溪绿茶”“尤溪红”入选农业农村部《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云富”“蓬莱”“碧叶馨”等茶叶品牌获评福建省著名商标及“名牌农产品”。

  从原料基地到智能工厂,从传统制茶到产学研融合,从深山茶香到市场国际化……随着科技赋能、三产融合的深入推进,尤溪这片承载着千年茶香的土地焕发出新光彩。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