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茶园占地50亩,上月末采摘工作结束后,我们投放了100多万只捕食螨,开展生物防治试验。”5月8日,在大田县吴山镇茶园内,负责人李家宝一边指导工人修剪茶树,一边仔细察看茶叶生物防治的实际效果。
李家宝介绍,大田美人茶的独特之处在于小绿叶蝉的叮咬,正所谓“一半茶韵,一半虫功”。小绿叶蝉叮咬后赋予茶叶的果香蜜味,是决定美人茶品质优劣的关键所在。他的茶园坚持生态化管理理念,全力保障小绿叶蝉的生长环境。然而,红蜘蛛、巨螨和粉虱等常见茶叶虫害却难以避免,这些虫害对茶叶的品质和产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解决这一难题,去年,大田县农业农村局积极与福建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展开合作,通过投放捕食螨对茶园实施生物防治,致力于探索茶园生态化管理的新路径,大力推广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模式,以此降低农作物病虫害的危害程度。
“捕食螨是一种杂食性益螨,主要以柑橘红蜘蛛、锈壁虱等植物叶螨为食,目前已在无公害蔬菜、水果生产领域广泛应用,‘以螨治螨’的效果十分显著。”大田县农业农村局推广研究员田新湖介绍,捕食螨能够有效消灭红蜘蛛、巨螨等茶叶虫害,而且不会对小绿叶蝉的生长产生任何影响。去年,他们在古山茶叶和大方广茶业有限公司的部分茶园建立了绿色防控示范片,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年,继续在这两家茶园开展试验。
田新湖表示,为进一步提升生物防治效果,在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工作人员的专业指导下,今年将针对试验茶园的不同海拔高度和区域,科学调整捕食螨的投放策略。同时,工作人员还将定期深入茶园进行跟踪监测,确保试验的顺利进行和数据的准确收集。
“大田县素有‘中国高山茶之乡’‘中国美人茶之乡’的美誉,全县茶叶种植面积约10万亩,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美人茶生产基地。如果此次生物防治取得显著成效,我们将在全县茶园进行推广,助力农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田新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