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网站

大田:菌菇飘香富乡亲

来源:三明日报 作者: 苏珏 发布时间: 2025-09-18 09:35
相关文章:

  近日,在大田县武陵乡桃溪村林配隆的毛木耳基地,一排排菌棚里,木耳、香菇等食用菌迎来采摘旺季。

  “种菌菇起步易、做好难,单袋产量从0.75公斤提至1.25公斤,全靠技术撑着。”林配隆的底气,来自科技的“硬核护航”。

  9月3日,他刚参加了沪明对口合作三明市食用菌科技特派员成果交流会,基地早年与上海科技特派员团队长期合作,三明农科院、上海农科院专家也定期上门指导。“专家帮我们改良菌种、调控棚内环境、教授绿色病虫害防治技术,现在木耳产量提高了三成,次品率降了不少!”

  2008年,武陵乡推广食用菌栽培,但村民们却不愿意尝试。当时,林配隆因腰椎间盘突出严重,从汽修行业转行,成了乡里种木耳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刚开始啥也不懂,买菌种、搭菌棚、学管理全靠自己摸索,走了不少弯路。”为掌握技术,林配隆跑遍周边县市种植基地取经,白天蹲在田间观察木耳长势,晚上查资料记经验,遇到难题就找农业专家请教。

  武陵乡高海拔、昼夜温差大、空气湿润的独特气候,为毛木耳提供了天然环境,长出的木耳朵大肉厚、口感柔韧还带清甜。如今,基地的毛木耳成了“香饽饽”,四川、广东、江西及省内漳州、厦门等地的收购商常提前下单。旺季时一天能采摘近6000斤,10万袋毛木耳不愁卖。

  不仅如此,林配隆还每年试种1-2个新品种,引进自动生产线加工菌包售卖,从最初几棚试种,发展到如今涵盖金福菇、灵芝等10余个品种的规模化基地,自己也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食用菌专家”。

  “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一起富才是真的富。”2017年,林配隆牵头成立大田县升阳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带着乡亲们抱团发展。村民林建国曾外出务工,看到种木耳能致富想回乡发展。林配隆主动邀他到基地学习,从搭棚、育菌棒到采摘销售全程手把手教,还以成本价提供优质菌种。如今,林建国的木耳棚年产量近5000公斤,年收入比打工时翻了一番。

  武陵乡有不少像林建国这样的农户,林配隆鼓励大家一起栽培食用菌,只要有村民想种食用菌,他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同时牵头联系收购商解决销售难题。截至目前,武陵乡的食用菌种植户增至30多家,种植规模达300多万袋,毛木耳、香菇、灵芝等菌菇飘香山间,帮助乡亲们致富。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