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结合起来,以工业化理念来规划农业种养加园区建设。”这便是种养加一体化。近年来,种养加结合成为产业创新发展的趋势,可以实现种养互补、立体循环和全面消纳,进而推动现代农业集约化、专业化发展,形成“一产接二连三”格局。
肉鸡“大军”正被“护送”往客户手中
“咕咕咕……”盛夏的午后,几位工人师傅正在鸡舍里有序地忙活着,伴随着扑腾翅膀的声音,一只只长成出栏的肉鸡被有序地捉进笼子里,随后“肉鸡”大军被“护送”往客户手中。
这热闹的场面发生在漳州富达农牧饲料有限公司的养殖基地。富达农牧起步于2005年,主要经营父母代种鸡、肉鸡养殖及饲料生产等。踏入基地,智慧化气息扑面而来:层叠式的立体笼架里盛满了白羽肉鸡,喂料、上水、控温、杀毒等养殖生产环节都实现了全自动化。一栋能出栏6万羽肉鸡的鸡舍,仅需一名工人负责管理,一座现代化高标准养殖企业浮现在眼前。
工人正实时查看鸡舍里相关监测数据
“以往,单栋就要配备5名工作人员,如今,我们三个厂区只需3名管理员,比传统养殖效益提高3倍以上。”现场负责人张春金说,在科技助力下,8栋单栋6万羽的肉鸡舍,存栏可达50万羽,年出栏200万羽,公司年产值达1亿元。此外,企业还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带动周边100多户农户养殖肉鸡超30万羽。
富达农牧养殖基地
肉鸡们正在觅食
除了智慧化“赋能”,富达农牧还积极打造“从种源到餐桌”的全产业链体系,致力于实现产-销-屠宰加工“一站式”服务。眼下,位于银塘办事处的长泰富盛食品家禽深加工项目正忙着对生产设备进行调试,富盛食品携手富达农牧打通产业链上下游链条,在不久的将来,一批批家禽生鲜将活跃在流水线上,经过屠宰加工、打包装箱,继而被送往各大商超货架,走上广大消费者的餐桌……
长泰富盛食品家禽深加工项目
“大规模的家禽畜养往往伴随着粪便处理难题,液体我们用来浇灌自家果树,固体粪便会承包给第三方处理成有机肥,实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这也解决了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制约的问题,我们养殖产业发展就没有后顾之忧了。”张春金说,富达农牧智慧化养殖项目实现从粗放式养殖向生态循环养殖转型,养鸡由此赚上了“生态钱”。
第三方将富达农牧的畜禽粪污处理成有机肥
关于“种养加”这一课题,位于陈巷镇的妙韩蔬果专业合作社也开展了积极实践,实现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安全高效的绿色种植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变“废”为“肥”的发展之路。
16时许的陈巷镇古农村大金崎社,勾机与运输车正在田间小路上有序“接力”,演奏着火热的农忙乐章。“我们与附近的蛋鸡场合作,将他们的养殖粪便与菇渣混合益生菌进行发酵,利用当下的休耕期,把腐熟的粪肥施到田里,这样休耕期后便可以直接起垄、覆膜、种植了。”妙韩蔬果专业合作社的技术主管徐金权算了笔账,用了有机粪肥,一个大棚每季至少可节约化肥成本550元,而且“营养餐”让土地更“健康”,种出的果蔬口感很好,又无污染,颇受消费者青睐。
妙韩蔬果的运输车正在田间小路上“接力”运输有机肥
妙韩蔬果专业合作社由30个社员组成,基地覆盖陈巷镇石室村、古农村、苑山村等,总面积近1100亩。这样一来,妙韩蔬果每年可消纳有机肥料达2000多吨,平均一亩可消纳1.5吨鸡粪以上,这种绿色种植发展模式,形成了合理的农业循环生态链,既保障产品品质,为消费者提供真正健康安全的有机食品原材料,又有效减少了畜牧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妙韩蔬果种植的果蔬
种养加一体化、生态循环、废弃物全效利用……环环相扣的循环生态链让长泰区构建起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新格局,“生态包袱”就地变成了“绿色财富”。“长泰现有涉及种养加产业链条的企业60余家,围绕‘种植、养殖、加工、三产服务’四方面,目前我们策划园区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工程、农业科技创新支撑工程、农产品加工物流推进工程等28余个项目,全力打造长泰区种养加一体化农业产业园,力争2026年建成2条以家禽为主导产业的全产业链条,届时产值有望超20亿元。”长泰区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站站长蔡智毅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