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农督函〔2025〕28号
答复类别:A类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
林露露代表提出的《关于依托乡村农文旅发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建议》(第1805号)已收悉,我单位的办理意见如下:
一、关于相关立法的建议
我厅积极推动农产品品牌保护立法。由我厅牵头起草的《福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草案修改稿)》,近日已提交省人大常委会召开立法论证会进行论证修改,《条例》提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绿色优质农产品培育,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此外,我厅于2024年制定印发《福建省“福农优品”品牌标识管理办法(试行)》,规范“福农优品”品牌标识使用管理,保护相关主体合法权益。
下一步,我厅将积极推动《福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立法,进一步做好“福农优品”品牌标识管理,提升生产经营主体品牌与商标保护意识,推动乡村产业健康发展。
二、关于人社技能培训下基层,打造专业队伍的建议
我厅持续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聚焦重点提升技术技能水平、培优提升产业发展能力、全面提升综合素质素养,培育粮食安全守护者、产业发展带头人和乡村振兴主力军。在培优产业发展能力方面,坚持“选育用”一体化的育人导向,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组织开展分层分类培育,重点培育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社会化服务专业人员、返乡创业创新人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等“新农人”。聚焦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围绕经营管理、绿色发展、品牌创建、市场营销、风险防控等内容开展系统化培训,推动产业发展水平和带动能力提升。聚焦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围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升级、农村流通体系高质量发展等,分领域、分产业、分层级开展系统培育,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2024年,累计举办高素质农民经营管理型培训班197期,培训12350人次。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强高素质农民培育,重点面向在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领域,具备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新业态、新生产组织方式等现代化特质的“新农人”,加快“新农人”队伍建设。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加快培养农业农村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大力培养与乡村产业需求相适应、与农村发展相协调的高素质农民队伍,进一步夯实乡村振兴人才基础。
三、关于推动新媒体电商下乡,拓展销售渠道的建议
我厅与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省商务厅、省广播影视集团共同举办“2024中国电商主播大赛乡村振兴赛道(福建赛区)”活动,评选“十强主播”。与省委网信办联合主办“福农优品·我在家乡等你来”乡约福建网络直播活动,联合“东方臻选”开展“福农优品”专场推介,推介福建特色农产品100余种。
下一步,我厅将持续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加大电商直播培养力度,积极借助新媒体平台,提升“福农优品”品牌知名度,拓宽销售渠道。
四、关于搭建供销平台,完善产业链条的建议
一是用地保障方面,我厅联合省自然资源厅等部门出台《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实施细则》,每年安排不低于5%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先支持三产融合项目,并建立项目用地常态化沟通对接机制,协调推动解决用地需求,2024年梳理报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377个。二是引导产业规模化方面,坚持融合发展,深入实施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3212”工程,创建省级以上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31个、产业强镇101个和“一村一品”专业村1187个。每年安排超5.5亿元财政资金,开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研发中心等项目建设,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升科研技术水平,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三是产地溯源方面,我厅建成并大力推广应用省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与一品一码追溯并行系统,目前已将3.11万家食用农产品生产主体和生猪定点屠宰场纳入并行系统监管,共采集农产品相关数据4100多万条,推动有包装的食用农产品附带并行系统所生成的“福建承诺达标合格证”追溯标签销售,方便消费者查询了解产品产地、种植过程、施肥用药等追溯信息。四是供销渠道拓展方面,我厅全方位打造“福农优品”品牌,与省高速公路集团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开设一批实体卖场,与中石油、永辉超市等合作设立“福农优品”销售专区,推进“福农优品”线上线下销售。截至目前,“福农优品”已入驻194家高速公路服务区驿佳购门店,开设136个永辉超市大卖场及中石油昆仑好客便利店专区专柜。同时,组织参加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国际茶叶博览会、国际农业博览会、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宣传推介暨“福农优品”展示展销活动、中国(海南)荔枝龙眼产销对接活动等产销衔接活动58场,引导消费者优先选购,增加消费者对可追溯农产品的信任度。组织专业团队为沙县区夏茂镇俞邦村等41个“一村一品”专业村镇制作产品宣传片,在东南卫视展播,扩大乡村产业品牌影响力。遴选第一批“一村一品”专业村产品300个,编印“一村一品”宣传图册,发送农业产业化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促进村企对接,拓宽优质农产品销售渠道。
下一步,我厅将督促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加强与自然资源部门沟通协调,落实《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实施细则》,保障发展用地需求。进一步升级改造福建省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与一品一码追溯并行系统,推进更多的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纳入并行系统监管,推动产地农产品一品一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依托中国农民丰收节等节庆假日,持续打造“福农优品”消费季,促进“福农优品”销售专区引流增收。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品牌形象建设行动,多渠道多形式总结宣传典型经验,引导各地加强“一村一品”专业村农特产品展示展销,以销促产,以销“出圈”。
五、关于结合文旅活动与事件,创新产业模式的建议
一是特色文旅活动策划方面。自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以来,我省每年举办福建省庆丰收系列活动,各地围绕丰收主题,挖掘地域特色,聚焦农民主体,展现农耕农趣农味、农风农乐农情,展销特色农产品,丰收节也已成风化俗,深入人心。近年来,我厅还积极开展休闲农业宣传推介,举办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福建省休闲农业精品线路推介等系列活动,在厅网休闲农业专栏和今日头条发布休闲农业“精品景点”132期,已累计入选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50余条,营造了休闲农业良好发展氛围,提升了乡村休闲旅游人气。二是新业态新模式探索方面。实施乡村休闲旅游提升工程,积极培育休闲农业新产业新业态,累计培育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8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76个,推介福建省美丽休闲乡村和美丽休闲农业点491个,有效推动地方乡村休闲旅游资源开发,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下一步,我厅将积极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利用自然生态、特色农业、乡土文化等资源发展休闲农业,培育推介休闲农业重点县、美丽休闲乡村和美丽休闲农业点,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深入开展特色农文旅活动策划,持续开展丰收节系列活动,讲好丰收故事,积极筹备开展休闲农业精品景点线路推介活动,广泛展示福建美丽乡村魅力。
领导署名:陈道清
联 系 人:詹 勇、陈勇强
联系电话:0591-87873592、87580880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
2025年3月10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