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农督函〔2025〕55号
答复类别:A类
彭军代表:
《关于助推我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1027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发展,将其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先后出台《福建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若干措施》《福建省加快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大力支持“福九味”等闽产药材种植,精心组织实施“福九味”中药材国家产业集群等项目,不断提升中药材产业发展水平。
一、关于“保障福建道地及特色药材适宜种植土地”
我省充分发挥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优势,重点发展“福九味”等闽产道地药材,突出支持中药材绿色生态种植、良种良法集成应用,推广太子参-水稻水旱轮作、薏米-灵芝套种及林下生态栽培等模式。支持中药材全程可追溯基地、绿色标准化基地和中药材GAP基地建设,提升道地药材品质。认真统筹规划,优化产业布局,优先保证适宜我省道地及特色药材种植所需的土地,连续十多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每年增长5%以上。
二、关于“出台鼓励农民种植提质的相关政策”
2023-2024年,我厅支持中药材合作社、企业等主体建设46个百亩以上省级全程可追溯规范化生产示范基地,重点推广生态种植、GAP生产、增施有机肥等技术,改善生态生产条件,提升药材质量水平。支持建立太子参、莲子、金线莲、铁皮石斛、多花黄精、灵芝等良种繁育基地,为农民提供优良种苗。支持制订8个道地药材省级以上团体标准,推进标准化、规范化种植。
三、关于“保护道地药材种源,培育新品种”
“十四五”期间,我厅以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项目为抓手,支持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收集、鉴定、保存和创新利用,已收集保存药用植物种质资源401份,在福州、柘荣、建阳、邵武等地分别建立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圃,建设兰科药用植物资源的离体保存,开展试管苗继代繁殖常温保存。采取植物分子生物学、传统植物学、化学成分指纹图谱等方法,鉴定103份种质资源的基原,选育优良新品种8个、品系4个,支持科研院校、中药企业建立产学研联合攻关,建立特色药材产地环境、药材品质特征评价体系,加快我省道地药材育种创新步伐。
四、关于“推进道地药材全程可追溯体系建设”
我厅积极引导90多个中药材企业、合作社等主体将生产基地纳入“福建省中药质量全程追溯服务平台”进行协同监管,运用一品一码、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以中药材GAP信息化管理系统为基础,逐步实现对中药产品质量安全顺向可追踪、逆向可溯源,形成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中成药生产流通使用全过程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五、关于“加强市场推广”
近年来,我厅大力推动品牌农业建设,优先将生产规模大、市场占有率高、品质优良的“福九味”企业列入福建省名牌农产品评选范围,组织中药企业参加国内交易展览会等活动,已形成“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格局,逐步扩大我省道地药材品牌宣传,提高市场影响力。
下一步,我们将扎实实施“福九味”中药材国家产业集群项目,优化道地药材区域布局,建设全过程可追溯规范化生产基地,推广生态种植、仿野生栽培和中药材GAP生产等技术,继续开展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利用及道地药材育种创新,提升药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水平,不断推进我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感谢您对“三农”事业的关心。敬请今后多提宝贵意见,给予我们更多支持和帮助。
领导署名:陈明旺
联 系 人:翁定河、黄瑞平
联系电话:0591-88016963、87817463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
2025年3月25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