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网站

关于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20221335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省农业农村厅 发布时间: 2022-06-01 17:20
相关文章:

访谈解读:

  闽农督函〔2022〕134号

                                           答复类别:A类

 

民革界:

  《关于打造福建特色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建议》(20221335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厅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论述,立足“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特殊省情农情,围绕小农户信息、科技、生产、营销需求,借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企业、专业户等服务主体,大力发展直接完成或协助完成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作业的社会化服务,有力将一家一户小生产融入到农业现代化大生产之中。尤其是,我们依托累计达2.3亿元的中央财政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项目,在重点落实水稻等粮食作物生产托管的同时,创新将茶叶、水果、蔬菜等特色经济作物优势产业列入托管服务试点范围,总结推广“项目服务主体服务农户时按市场价收费,财政补助款必须不低于60%通过‘一卡通’方式补助给给被服务的农户”激励办法,为进一步拓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领域、开辟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市场积累了有效经验。我省相关案例多次在《人民日报》、“学习强国”、《农民日报》等媒体平台上报道、多次在全国会上作典型交流,获得2020年度全省机关体制机制创新优秀案例评选二等奖,得到农业农村部和省政府分管领导的肯定批示。

  针对您提的有关建议,我厅将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

  一是完善工作机制。持续推动《福建省农业厅 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福建省财政厅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实施意见》(闽农综〔2018〕162号)落地见效,建立健全省农业农村厅牵头、省发改委、财政厅、科技厅、市场监管局、金融管理局等部门组成的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定期会商制度,落实职责分工,形成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持续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纳入省对各设区市、县(市、区)粮食安全、乡村振兴、人才工作等目标责任制考评指标内容,建立起部、省、市、县四级联动绩效考评机制。

  二是加强队伍建设。按照“明确职能、理顺体制、精简人员、充实一线、创新机制”工作思路,督促各地建立健全乡镇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并全部列入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进一步明确县对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管理与指导职责。根据“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原则,面向县级以下基层农业技术人员适当放宽评审条件,开展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作为正高级职称的评审工作,推动在农村工作满25年且仍在农村工作、已取得职称资格的农技人员不受岗位职数限制直接聘任。依托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涉农高校继续实施乡镇农技推广紧缺专业定向委培计划,不断充实基层农技推广力量,2022年继续招收100名乡镇紧缺专业定向委培生、100名专升本学员,组织培训县乡农技员3000名以上。推动各地全面推进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从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技术骨干和种养大户中,遴选招募一批当地紧缺的特聘农技员。

  三是育强服务组织。坚持梯次培育、重点孵化,扶持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家庭农场、小农户成立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共享产业链增值收益,2022年新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50家以上。全面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辅导员队伍建设,开展“千人带万社(场)”活动,深化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示范创建,明确将服务型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优先列为各级示范场和示范社推荐名单,纳入财政补助范畴。积极探索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实现路径,引导村集体经济组织购置农机具经营或出租收取管理费用,或成为服务主体与农户间的沟通桥梁角色而收取居间费用,进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四是推动政策落实。推动发改、财政、科技等有关部门扩大对农业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设施建设的投资,加大高标准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强集中育秧、粮食烘干、农机作业、预冷贮藏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以及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推动自然资源、税务等部门落实有关设施农业用地政策和农机服务税费优惠政策,加快解决农机合作社的农机库棚、维修间、烘干间“用地难”问题。推动金融机构将农业保险与信贷、担保等金融工具联动,组织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向省金融服务云平台申办“乡村振兴贷”,有效缓解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

  五是提升服务效能。深入实施科技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千万”行动,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的作用,推广“专家+农技人员+示范基地+示范主体+小农户”模式,将各类科技资源导入乡村,健全多维度农技推广服务机制。加强中央财政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项目管理,推广运用“服务型农民合作社+农户”“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服务组织联合体+农户”“服务组织+农户+金融保险”等社会化服务模式,组织推进小农户实现服务需求连片,着力打造丘陵地区农业生产托管样板,2022年完成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120万亩次以上。

 

  领导署名:陈明旺

  联 系 人:陈卫峰、廖桂容

  联系电话:0591-87856122、87807511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

  2022年4月26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