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农督函〔2025〕170号
答复类别:A类
谢锦升委员:
《关于推进福建省沿海渔村全面振兴的提案》(20251420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感谢您对我省乡村振兴工作的关心支持。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深入实施“千村示范引领、万村共富共美”工程,着力建设福建版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沿海渔村作为我省乡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水产产业,持续整治提升人居环境、生态环境,有效改善乡村治理,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2024年5月全省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在漳州市东山县召开,澳角村成为现场考察点,为沿海渔村乡村振兴树立了示范样板。一是开展村庄分类施策。制定村庄分类工作指南,将海岛发展类作为全省九种村庄类型之一进行专门分类,编制《福建省乡村建设导则(2024版)》,明确海岛发展类村庄的发展定位和建设要求,因地制宜科学编制规划、合理利用土地、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二是大力支持试点示范。2019—2022年,开展“千村试点、万村推进”工作,将连江县定海村、晋江市围头村、霞浦县祖厝村等沿海渔村列入试点村,给予项目资金支持,先行先试乡村振兴有效路径模式。2023—2027年,衔接开展“千村示范引领、万村共富共美”工程,支持沿海渔村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福清市青屿村、云霄县礁美村、惠安县前垵村等打造成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三是整治提升人居环境。全面建立沿海渔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机制,推进生活污水治理,加强水环境综合整治,推进既有裸房整治,开展沿海渔村“五个美丽”建设,打造了一批彰显福建乡土内涵、农耕特色、民俗风情的和美乡村。四是大力发展“一村一品”。支持沿海渔村立足当地水产品优势,加强科技装备,打造特色品牌,深化精深加工,加快发展渔旅融合、观光牧场、休闲垂钓等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形成连江县同心村等88个以水产品为主导产业的省级“一村一品”专业村,打造形成连江县茭南村、平潭综合实验区红卫村、霞浦县东壁村等一批美丽休闲乡村。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县域统筹、以城带乡、城乡融合、一体推进”要求,深入实施“千村示范引领、万村共富共美”工程,持续提升沿海渔村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一是提升示范创建水平。支持沿海渔村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培育具有沿海渔村特色的经验典型,推动更多沿海渔村打造成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以点带面推动沿海渔村全面提升。二是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支持沿海渔村发挥资源优势,深化海产品加工,发展壮大主导产业,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生态康养等新业态,打造更多“一村一品”专业村。三是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总结推广沿海渔村建设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探索项目用地、金融服务等保障机制,建立健全乡村建设“一库一单”管理机制,进一步提升沿海渔村乡村建设品质。
衷心感谢您对我省沿海渔村乡村振兴的宝贵意见建议,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乡村振兴工作。
领导署名:陈明旺
联 系 人:陈 明、余 洋
联系电话:0591-87820295、87865850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
2025年7月8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