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构概况 > 工作报告

2021年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工作报告

来源:福建省农业农村厅 发布时间: 2021-01-31 15:08
相关文章:

  

  黄华康 

  2021120日)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全面落实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要求,总结2020年全省农业农村工作,研究安排2021年农业农村重点任务。刚才,我们传达学习了省委尹力书记、王宁省长、省委胡昌升副书记、崔永辉副省长的批示,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会上,表彰了20162019年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通报表扬了2020年度全省农业农村系统绩效评估优秀单位和工作创新“十佳”单位。26个单位作书面交流,希望大家结合实际学习借鉴。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砥砺拼搏,农业农村工作迈上新台阶 

  “十三五”以来,全省农业农村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这是农业农村经济大幅增长的五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超过5000亿元,比“十二五”末增加1700亿元。特色现代农业加快建设,创建省级以上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21个、现代农业产业园60个,农业良种覆盖率达到98.5%,水稻优质率提高到80%,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87%,茶果菜、肉蛋奶等绿色优质率大幅提高。乡村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十大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超过2万亿元。 

  ——这是农村民生显著改善的五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6%,提前完成收入倍增计划,收入增幅连续9年高于城镇居民,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前一年实现45.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20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退出、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摘帽。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明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全面完成,实现村村通水、通电、通硬化路、通客车和光纤4G网络、有线电视,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8.6%,乡镇生活垃圾转运系统全面建成,农村污水治理率达72.1%,农村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养老保险基本全覆盖,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这是农业农村改革取得巨大突破的五年。制定出台76份农业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实施意见,基本确立了全省农业农村改革的“四梁八柱”。如期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1562万亩承包地确权到471万农户。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试点任务,14702个村(居)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革。农垦改革完成“两个三年”任务。培育壮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到17万家,新型职业农民超过50万名。率先完成省市县三级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机构改革任务,组建了64个县级执法大队和10个市带区执法支队。17项改革成果被中央文件采纳,引导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的做法得到习近平总书记批示、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这是党对农村工作领导全面加强的五年。大力弘扬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开创的重要理念和创新实践,形成的学习成果——《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在福建的探索与实践》,在《人民日报》头版刊发。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制定出台省委实施办法。健全“三农”工作领导体制,省市县三级全部由党委书记兼任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充分发挥党委农村工作机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推动中央“三农”决策部署在福建落地落实。全面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积极构建省委统一领导、市县推进落实、乡村组织实施、部门合力共为的工作格局,乡村振兴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基本形成。 

  特别是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我们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农业农村工作,第一时间成立农业农村系统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建5个工作专班,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出台农业复工复产“20条”等针对性政策措施,组织实施“百千”增产增效行动,派出51支工作队赴涉农县(市、区)开展“两直两前”服务,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全省农业农村保持总体稳定、持续向好发展态势,预计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3.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起到了“压舱石”作用。 

  一是脱贫攻坚成果得到新拓展。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项目13.6万个,支持贫困人口返岗务工14.3万人,推动459312596人纳入低保兜底保障。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5283元,“两不愁”水平持续提升。医疗保障政策全覆盖,排查中发现的辍学及住房安全问题全部妥善解决,“三保障”质量不断巩固。探索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全面推行“一键报贫”,及时将729423994人确定为监测对象,单列管理、重点帮扶。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助力宁夏和甘肃定西市、临夏州打赢脱贫攻坚战,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 

  二是稳产保供能力得到新提升。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全面落实种粮补贴政策,出台扩种奖励措施,粮食面积、单产、总产“三增长”,全省粮食播种面积达1251万亩、总产量502万吨,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加快生猪产业发展,推进规模生猪养殖场补栏增养、新改扩建,生猪存栏达到911万头,提前完成年度任务。蔬菜、茶叶、水果、食用菌、肉蛋奶等全面增产,预计产量分别达到1450万吨、45万吨、700万吨、450万吨、331万吨,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99.3%,全省农产品市场量足质优价稳。重大动植物疫病有力防控,自然灾害有效应对,农业行业安全生产形势巩固向好。 

  三是特色现代农业建设再上新水平。推动农业产业升级,深入实施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968”工程,新建现代农业项目810个,新增投资320亿元,培育了安溪铁观音、平和蜜柚、古田食用菌、福鼎白茶、光泽肉鸡等特色产业产值超百亿强县,带动形成一大批特色产业强镇强村。加强农业品牌建设,创建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600个,“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5016个,培育福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40个、福建名牌农产品116个,“福”字号优质绿色农产品影响力竞争力不断增强。大力推进产地加工,新建改造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商品化处理中心370个,规模以上加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3437亿元,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到72%。加快发展农产品电商,开展“县长带你买好货”、驻村第一书记和网红等直播带货活动,带动农产品网络销售362亿元、增长41%。拓展农业多种功能,规模以上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3706家,年接待游客4751万人次。 

  四是闽台农业融合发展实现新突破。深入实施闽台农业融合发展推进行动,提升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水平,打造形成“一园一特色、一区一产业”发展格局,6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在国家年度综合考评中包揽前六名。9个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园加快建设,在现代种业、特色农机、休闲农业等方面实现更高层次对接合作。加强闽台农业合作推广示范县建设,累计引进台湾农业良种2500个、先进实用技术和新农药、新肥料1000多项,先进农机具和加工设备2万多台套,推广面积超过1000万亩。成功举办线上海峡论坛两岸特色乡镇交流对接活动,密切两岸基层、青年交流交往,5000多名台胞常年在闽发展现代农业。全年新批办台资农业项目68个、合同利用台资1.6亿美元,农业利用台资数量和规模保持全国第一。 

  五是生态农业建设迈出新步伐。实施地力提升“3323”工程,种植绿肥308万亩,推动秸秆还田393万亩,推广有机肥2012万亩,开展测土配方施肥3078万亩次,化肥使用量比上年减少2.7%。实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2810万亩次,开展统防统治1250万亩次,不用化学农药示范茶园基本全覆盖,农药使用量比上年减少2.3%。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在44个重点县实施整县推进项目892个,支持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推广沼液、肥水还田利用,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0%、全国领先。整县推进秸秆、农膜综合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3%、农膜回收利用率达83%。开展肥料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试点,实现试点区域应收尽收。提前完成耕地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全省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1% 

  六是农业科技装备水平获得新发展。推进种业创新工程,选育、审定、认定106个农作物及畜禽新品种,设施茄果类蔬菜、白羽肉鸡品种突破国外垄断。启动新一轮7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组建15个农业科技创新专业联盟,深入实施科技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千万行动”,面对面帮助农民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全面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补贴购置农机具超过11万台(套),农机化作业面积达1845万亩次,全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70%新建高标准农田148万亩,全省高标准农田保有量超过1100万亩。加快数字乡村建设,福建“农业云131”信息工程投入运营,建成现代农业智慧园50个、农业物联网运用基地600个,“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启动实施,益农信息社覆盖85%以上建制村。 

  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新成效。坚持规划引领,省市县三级编制完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乡镇和村全部制定实施计划(方案)。健全政策体系,突出支持产业发展、促进闽台融合、完善服务体系、加大要素保障等方面,制定乡村振兴“十条措施”,推动“四个优先”要求落地。实施项目带动,组织开展农村党建引领、文明乡风塑造、人才科技支撑等“十大行动”,落实年度100项重点任务,推动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落地落实。强化辐射带动,省级整合100亿元资金支持“百镇千村”试点示范,建成项目5244个,完成年度投资工程包78亿元,形成200条乡村振兴示范线。 

  2020年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目标任务的胜利完成,为“十三五”划上了圆满句号。2020年农业农村部11项重点工作延伸绩效考核我省8项获得优秀、1项获得特别表扬,保持全国第一。先后14次在全国会议上作典型交流,介绍福建做法、福建经验。厅机关党的建设在省直机关名列前茅,被省委党建办确定为机关党建唯一联系点。省政府绩效考评持续位居前列。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也是全省农业农村系统担当奉献、辛勤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诚挚问候和衷心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新冠疫情影响广泛,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日益增加,给农业农村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就我省农业农村领域情况看,在农业发展上,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存在短板,龙头企业规模不够大、实力不够强,农业大品牌数量不够多;在农村建设上,农村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治理等设施不够完善,长效管护机制不够健全,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差距仍然较大;在农民培育上,新型职业农民总量偏小,引导各类人才到乡村创新创业机制尚不健全。上述困难问题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大家要切实增强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主动迎接挑战,全力破解难题,加快补齐短板弱项,以农业农村发展稳中向好的确定性来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的不确定性。 

  二、锐意进取,扎实做好2021年农业农村工作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五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重点难点在“三农”;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潜力后劲在“三农”;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基础支撑在“三农”,必须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的一项重大任务,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我们党成立100周年,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全省农业农村工作总的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并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优先发展农业农村,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符合福建特点的乡村振兴之路。 

  (一)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落实中央5年过渡期要求,保持现有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促进脱贫群众逐步走上共同富裕道路。 

  一要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目前,一部分脱贫群众稳定发展基础还比较脆弱,遇到风险变故容易返贫致贫。要发挥“一键报贫”在线申报系统作用,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及时掌握监测对象收入水平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做到精准认定、快速反应、单列管理、重点帮扶,多措并举防止返贫致贫。 

  二要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推动开展农村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实行分类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要坚持开发式帮扶,加大产业、就业扶持力度,帮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要纳入城乡低保系统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及时给予专项救助、临时救助,兜牢社会保障底线。强化造福工程搬迁后续扶持,继续完善集中安置区配套设施,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三要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虽然已脱贫的重点县乡村产业都有了一定基础,但总体上看技术、人才、市场等支撑还不够强。要持续落实省领导挂钩联系、省直部门挂钩帮扶、经济较发达县(市、区)对口帮扶制度倾斜支持特色产业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保障,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要深化东西部对口帮扶。弘扬援宁群体“时代楷模”精神,深化“联席推进、结对帮扶、产业带动、互学互助、社会参与”协作机制,加强产业合作、人才交流、劳务协作、消费协作、行业对口等帮扶,推动闽宁镇加快发展,助力协作地区巩固脱贫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 

  (二)着力抓好“米袋子”“菜篮子”,确保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坚持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首要任务坚决扛起保供政治责任。 

  一要稳定粮食生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要坚决落实“米袋子”党政同责,层层压实属地责任,全省1252万亩粮食播种任务,要抓紧逐级分解,确保1月底前下达到乡到村、落实到户到田。加快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发放进度,加大种粮奖补力度,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粮食面积只增不减。全面开展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普及优良品种和关键增产技术,推广优质稻700万亩以上,促进大面积增产增效。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以800万亩水稻生产功能区为重点,新建高标准农田135万亩,加强产地环境例行监测,推进耕地可持续安全利用,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二要优化产品结构。推进生猪产业升级,督促落实用地、环评、金融等扶持政策,鼓励“建大拆小”,不断提升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确保生猪周年存栏900万头以上,生猪省内产销基本平衡。抓紧补上叶菜短板,支持福州、厦门等市叶菜基地建设,积极发展夏秋高山蔬菜,大力发展冬春优势蔬菜,努力实现蔬菜周年均衡供应。做强做优地方特色品种,借鉴福建百香果产业培育经验,把河田鸡、连城白鸭、秀珍菇等小品种做成富裕一方百姓的特色产业。实施蛋品自给提升工程,新改扩建大型智能化蛋鸡项目15个、蛋鸭无水面生态饲养项目10个,新增蛋禽300万羽,禽蛋自给率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 

  三要保障质量安全。推进标准化生产,制定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100项,创建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250个、出口备案基地50个,促进全省标准化生产水平提升。强化生产环节管理,健全生产记录档案,督促落实禁限用、农药间隔期和兽药休药期规定。加强源头快速筛查、风险监测排查、重点监督抽查,完成快速检测样品100万个、定量检测样品5万个。大力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与一品一码追溯并行制度,实现产地准出赋码出证、市场准入验码查证的全链条、全过程有机衔接。深入开展农资打假,组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完善“双随机”“四快速”抽检制度,强化案件督查督办,落实检打联动、案件协查、行刑衔接机制,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三)着力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加快特色现代农业建设。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切实加快特色现代农业建设”嘱托,坚持全产业链发展路径,突出品种引领、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提升特色现代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一要推进产业集聚发展。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调整结构、优化布局,实施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3212”工程,全面推进30个重点现代农业产业园、20个重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100个农业产业强镇和2000个“一村一品”示范村创建,实施现代农业项目800个以上、新增投资超过300亿元,打造更多产业强县强镇强村,形成点线面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格局 

  二要强化农业品牌建设。切实增强品牌意识,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工程,培育“三品一标”农产品240个以上,创建一批行业领先、全国知名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打造一批有独特竞争优势的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加强“生态福建·绿色农业”宣传推介,支持龙头企业参加国内外知名展会,持续开展“闽茶海丝行”活动,不断提高“福”字号绿色优质农产品的美誉度、知名度。 

  三要促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抓好农产品加工,培育壮大省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000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50家,新建改造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中心250个以上,鼓励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4%,提高农产品上市品级和附加值。搞活农产品流通,发挥15个农产品产销联盟、供应链协会等作用,加快农产品仓储、保鲜、冷藏等配套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支持网络直播带货,畅通农产品销售。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培育美丽休闲乡村、休闲农业示范点50个,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 

  四要深化对台对外合作。深入实施闽台农业融合发展推进行动,高水平建设6个台湾农民创业园、9个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园和125个示范基地,打造一批标杆项目。办好海峡论坛·两岸特色乡镇交流对接活动,加强台湾基层农会、高校学生、青年农民交流互动,保持对台农业合作全国领先。加快农业“走出去”,大力实施特色优势农产品出口提升行动,创建36个国际标准农产品示范基地,深化“海丝茶道”等系列经贸活动,发挥12个海外闽茶文化推广中心作用,加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市场拓展力度,保持农产品出口额全国前列。 

  (四)着力强化科技装备支撑,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的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要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支撑,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一要实施种业创新工程。种子是农业的“芯片”。 我省杂交水稻、食用菌、茶树育种等均走在全国前列,但设施蔬菜、畜禽育种相对薄弱,要拿出攻破“卡脖子”技术的干劲,打好种业翻身仗。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确定20个省级保护单位,建设10个种质资源库,推进一批地方特色种质资源产业化开发。加强联合育种攻关,突出水稻、蔬菜、食用菌、肉鸡、蛋禽等重点产业,选育20个优质专用绿色新品种,开展白羽肉鸡配套系和高产蛋鸭配套系选育。加快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高标准打造“中国稻种基地”25万亩,建设特色果蔬育苗基地3万亩,改扩建国家畜禽核心育种场和畜禽良种繁育基地,种畜禽群体规模超过50万头(羽、只)。加强新品种展示示范,新建3个省级农作物品种试验站,建立核心展示示范片280个,示范推广优质专用农作物新品种100个以上。完善种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福建种业大数据中心。 

  二要实施科技提升工程。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加强农技人员业务培训,提升基层农技员服务能力。推进7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组建97个科技创新推广工作站,发挥15个农业科技创新专业联盟作用,强化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集中力量破解一批产业技术和工艺提升瓶颈问题。深化科技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千万”行动,选派千名专家进万村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技术服务。开展百万农民培育行动,每年培养中专以上学历农民1万人,培训高素质农民10万人次,远程培训农民100万人次以上。 

  三要实施设施升级工程。持续开展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推动22类适用农机具纳入中央资金补贴范围,积极推广适应丘陵山区、特色经济作物的新机具。优化农机服务,建立县级农机网络服务平台,推广“滴滴农机”等服务模式,提供全过程“一站式”综合服务。完善设施农业补助政策,建立项目储备库制度,规范项目补助管理,促进设施农业加快发展,全省新增设施农业面积10万亩。 

  四要实施智慧农业工程。完善福建“农业云131”综合服务平台,启动建设福建农业大数据资源中心。新建10个现代农业智慧园、150个农业物联网应用基地,推进5G、智能装备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农业生产过程深度融合。促进农产品出村进城,建设5个国家级试点县,带动每个涉农县培育3个以上网上畅销的优质特色农产品,形成产销一体化农产品电商供应链。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加强1.2万个益农信息社“六有”标准化建设,创新可持续经营模式。 

  (五)着力强化绿色导向,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促进农业绿色发展专项行动由点及线、由线向面纵深扩展。 

  一要提升一批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深化漳州、南平、永泰3个国家级和福安、晋江等8个省级示范区创建,实施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生态循环农业、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重点项目,探索创新农业资源环境监测预警、负面清单、执法监管等绿色发展机制,形成一批不同生态类型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打造具有福建特色的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二要创新一批农业绿色发展模式。深化茶园不用化学农药、蔬果生态种植、食用菌工厂化绿色循环、现代绿色养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农业绿色发展实践,推动福建百香果、安溪铁观音、平和蜜柚、古田食用菌、福安葡萄、光泽肉鸡等特色产业绿色发展、转型升级,形成一批农业投入品减量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废弃物利用资源化的生态农业模式。 

  三要启动一批农业碳汇平衡试点。围绕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挖掘农业农村减排固碳潜力,积极推广投入品减量化使用、低碳耕作、秸秆还田等低碳种植模式,创新低碳农业生产经营机制,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农作物碳汇功能补偿试点,增强农业系统“固碳释氧”能力。 

  (六)着力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厚植农村发展动能。坚持用创新的理念、改革的办法破解“三农”发展难题,激发农民发展动力,提升农村发展活力,增强集体经济实力。 

  一要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拓展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成果,加快农村经营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指导沙县稳妥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强化农民承包地用益物权保护。推动“三权分置”落地,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规范流转,加快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二要不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按照程序规范、制度健全、改革到位要求,组织开展改革“回头看”,加强问题整改,巩固改革成果。积极探索集体资产股份抵押、担保、继承、有偿退出等股份权能实现路径,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益。创新农村集体经济有效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盘活集体资源资产,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三要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织实施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新增30个整县推进试点,新培育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000家。持续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创建15个示范县、1000家示范家庭农场,新增家庭农场5000家。培育“百佳农民合作社”“百佳家庭农场”,总结推广一批优秀典型案例,提升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适应市场能力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能力。 

  四要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组织名录库,借助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促进供需对接。加快发展面向小农户和粮食、茶果菜菌等重要农产品生产薄弱环节的托管服务,打造一批丘陵地区农业生产托管样板,完成服务面积120万亩次以上,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五要稳慎开展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指导晋江、沙县、建瓯3个国家级试点县(市)开展宅基地基础信息调查,初步建立基础数据库,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实现形式,为建立农村宅基地制度体系提供实践经验。 

  六要持续推进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加快完善市县农业综合执法机构“三定”方案,进一步明确执法职责。尽快完成执法人员划转,配齐配强执法队伍力量。实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能力提升行动,开展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示范单位窗口创建,强化与行业管理机构协作配合,提升执法监管合力。 

  (七)着力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打造宜居宜业美丽乡村。把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作为补上农村现代化短板的重要抓手,建立健全推进机制,集中资源、集中建设,不断改善乡村面貌。 

  一要加快编制村庄规划。乡村建设是个系统工程,要遵循城乡发展建设规律,做到先规划后建设。要推动相关部门加快编制县域村庄布局和村庄建设规划,用好村庄分类成果,优先编制集聚提升类村庄规划。坚持“多规合一”,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有条件的地方要全域全要素编制,将自然村纳入规划范围,做到整体规划、一体推进,保护好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 

  二要统筹推进农村建设品质提升。按照全省城乡建设品质提升工作部署,农村建设分项指挥部设在农业农村部门,省里正在制定细化方案和考核办法。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积极发挥牵头作用,细化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协调推动,解决突出问题,促进居住、交通、水环境、风貌、管理等品质提升工程顺利实施,持续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功能。 

  三要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全面普及卫生厕所,切实提高改厕质量。统筹农村改厕和污水、黑臭水体治理,建设500个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有序推进乡镇全域落实分类机制,推动10%的建制村开展垃圾“干湿”分类。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整治既有农房10万栋,支持开展美丽庭院示范创建。健全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让建成的设施长期发挥作用。用好“互联网+”监督举报投诉平台,鼓励社会参与监督,巩固整治成果。 

  四要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乡村建设行动不仅要抓硬件,也要抓软件。要积极探索“互联网+”等乡村治理方式,运用推广“积分制”,推动解决乡村“关键小事”。深化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完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机制,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示范县、乡、村,打造乡村治理福建样板。 

  五要深化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推进“百镇千村”试点工程,实施建设项目5000个以上,探索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模式,就地总结、就地推广,加快串点连线成片,再打造100条以上乡村振兴示范线。用好重点特色乡(镇)和实绩突出村奖补政策,发挥好乡村振兴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典型示范作用,调动基层积极性,激发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八)着力防范化解风险,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安全生产无小事,要坚持底线思维,把安全生产理念贯穿农业生产全过程。 

  一要加强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坚持预防在先、防范在前,毫不松懈抓好非洲猪瘟防控,全面落实关键措施,坚持省际“只调肉不调猪”、跨市“点对点”调运,提高生物安全水平,遏制发生新的疫情。推进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强化监测巡查、动物检疫、屠宰监管和应急管理,严防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施策,科学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发挥45个重点县300个病虫监测网点作用,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预警预报,大力推进统防统治、绿色防控,努力降低病虫危害。 

  二要加强农业安全生产监管。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严格落实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和生产经营主体的主体责任。突出农机、饲料、沼气、农药、屠宰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持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严防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三要加强农业防灾减灾。会同气象等部门强化监测预警预报,及时指导防御低温、冰雹、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完善应急预案,备足种子、消毒剂等救灾物资,最大程度减少农业生产因灾损失。 

  三、持之以恒,全面加强农业农村系统自身建设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必须适应新征程新阶段新任务要求,咬定青山不放松,强化历练增本领,脚踏实地加油干,推动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再上新水平。 

  一)提高政治站位,做到政治过硬。深入开展“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实践活动,增强政治领悟力,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找准“三农”工作方位,坚持不懈用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增强政治判断力,坚持用大历史观看待“三农”问题,在重大问题和关键环节上保持头脑清醒,不能只算经济账、眼前账,还要多算政治账、长远账,做到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增强政治执行力,不折不扣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讲政治要求落实到农业农村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以实际行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提高综合素质,做到本领过硬。注重学习提升,克服“本领恐慌”,加快补齐知识技能短板,在干中学、学中干,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努力成为“三农”工作行家里手。注重思维创新,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增强创新意识,敢于打破惯性思维,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拓宽工作新思路。注重一线锻炼,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鼓励干部到基层和艰苦岗位,勇挑重担、攻坚克难,在乡村振兴实践中砥砺品质、增长才干。 

  (三)提高质量标准,做到作风过硬。加强调查研究,践行“四下基层”“四进万家”优良作风,直奔现场、直达一线,深入基层调研,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积极破解难点问题。加强效能建设,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持续开展农业农村系统效能提升行动,全面推行上下贯通、一抓到底的项目化工作机制,深化“两直两前”活动,推进“放管服”改革,提高服务质量水平。加强廉洁自律,以钉钉子精神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实施办法,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强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风险管控,进一步完善管人、管权、管事制度,做到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 

  时值岁末年初,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农业农村工作,认真贯彻全国疫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部署,全面落实冬春季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切实抓好当前各项重点工作,确保新一年“开门红”。一要抓好冬春农业生产。加强在田越冬作物田间管理,指导做好防寒防冻工作,减少灾害损失。加强设施蔬菜、食用菌、肉蛋奶等生产,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保障春节及全国、全省“两会”期间农产品市场供应。二要抓好农业安全。加强冬春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强化农业行业生产安全监管,坚决防止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和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三要抓好春耕备耕。及早组织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供应,加强农资监管,满足春耕生产需要。四要抓好困难群众慰问。组织开展多形式的送温暖、送爱心活动,帮助困难干部职工、困难农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过个好年。五要抓好廉政建设。加强廉洁教育提醒,严格遵守纪律要求,严守春节“廉洁关”。 

  同志们,做好今年农业农村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奋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作出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