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网站

2021年早季中后期水稻主要病虫发生趋势分析(2021年第8期)

来源:省植保总站 发布时间: 2021-06-02 15:42
相关文章:

  根据当前病虫发生基数、结合历史资料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今年早季中后期水稻主要病虫害总体呈中等局部偏重发生态势。

  一、发生趋势

  (一)稻飞虱:预计双季早稻中等发生;中稻中等局部偏重发。其中,双季早稻发生面积61万亩次;中稻预计发生面积367万亩次。

  (二)稻纵卷叶螟:预计中等发生,双季早稻发生面积51万亩次,中稻发生面积257万亩次。

  (三)螟虫:预计二化螟偏轻至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三化螟轻发生,双季早稻二化螟发生面积35万亩次,中稻发生面积188万亩次;双季早稻三化螟发生面积6万亩次,中稻发生面积13万亩次。

  (四)稻瘟病:预计双季早稻稻瘟病总体偏轻发生,局部地区的感病品种穗瘟有偏重发生的可能,发生面积11万亩,其中叶瘟6.7万亩,穗颈瘟4.3万亩;中稻稻瘟病中等发生,局部地区的感病品种及老病区偏重发生,发生面积80万亩,其中叶瘟36万亩,穗瘟44万亩。

  (五)稻纹枯病:预计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双季早稻发生面积54万亩;中稻发生230万亩。

  (六)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等水稻病毒病:预计双季早稻轻发生,中稻偏轻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0万亩。

  (七)稻细菌性条斑病:预计双季早稻轻发生,发生面积3.3万亩;中稻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35万亩。

  二、预测依据

  (一)当前病虫发生基数

  1、稻飞虱:今年稻飞虱迁入迟、迁入峰不明显、迁入量少。截至5月20日,全省单灯平均候诱虫量20头,较去年同期少88%。灯下于5月1~5日出现小范围十只级的迁入峰期,5月11~16日全省大部分灯下出现百只级突增。如闽清、永泰、秀屿、同安、华安、新罗等县(区) 单灯候诱集量分别为200头、191头、162头、151头、244头、308头。 5月15~20日田间调查,田间虫量少,全省平均百丛虫量50.6头,较去年同期少80.7%,一般百丛虫量54~660头,高达百丛2200头,田间虫态以若虫为主。

  2、稻纵卷叶螟:据各县(市、区)监测点监测,4月以来,灯下和田间没有出现稻纵卷叶螟蛾突增。截至5月20日止,第二(1)代稻纵卷叶螟全省田间平均亩蛾量3头,最高亩蛾量400头,分别较去年同期少97.8%、96.3%。平均百丛幼虫量0.03头,卷叶率0.003%。

  3、二化螟:当前一代二化螟已进入幼虫盛发期,总体偏轻至中等发生。根据各监测点近期调查,一代二化螟全省单灯平均诱蛾量353头,较去年增12.4%。一代二化螟全省平均亩幼虫量227头,比去年同期少54%,一般亩幼虫量80~3063头,最高的亩幼虫量7870头,平均株枯鞘率0.51%,较去年同期少0.62百分点,一般株枯鞘率0.12~4.1%,高的株枯鞘率10.5%;三化螟全省平均亩幼虫量26头,较去年同期少59.4%,一般亩幼虫量36~195头,最高580头,枯心率0.01%~0.3%。

  4、稻瘟病:据各监测点对当地稻种带菌率测定,主裁品种均有不同程度的带菌,其中稻瘟病菌的带菌率平均为1.16%,较去年高0.2个百分点。当前早稻区叶稻瘟已不同程度发生危害,全省平均病叶率1.43%,较去年同期高0.21百分点。田间一般病叶率1.8%~14.8%,重的田块病叶率达58.2%。

  5、纹枯病:据各监测点冬后调查,各类型田纹枯病菌核量平均每亩7.2万粒,较去年增7%。当前早稻田间纹枯病发生程度为2级,平均病株率2.24%,较去年同期增0.82百分点。

  6、南方黑条矮缩病:到目前为止,我省早稻田间尚未发现南方黑条矮缩病。但南方黑条矮缩病传毒介体的虫源地已不同程度发生危害。

  (二)气候条件

  据省气候中心预报, 6月份平均气温偏高1~2℃,中北部县(市)城区为26~27℃,南部县(市)城区为27~29℃,鹫峰山脉城区为23~25℃。雨季将结束于 6月24~27日,降水过程出现在1~5日、7~9日、16~21日、27~30日时段,内陆及北部沿海偏多1~2成,南部沿海偏多2~5成。雨季一结束,受副热带高压控制,转入酷热的盛夏,台风影响就多起来。预计登陆或影响福建省的台风有8~9个,其中6月1个、7月2个。总之,6~7月适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稻瘟病、纹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流行,螟虫发生为害及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的迁入为害。

  (三)稻作制度及栽培条件

  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优化,我省稻作类型更复杂多样,水稻播插期参差不齐,桥梁田多,为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重大害虫的辗转为害和繁殖提供有利的生境。而且早稻播种面积逐年减少有利于害虫集中为害;各地主栽品种多为优质稻系列,抗病品种占比低、部分品种抗性退化或丧失,以及在高水肥的栽培条件下,稻田郁蔽有利于病害发生流行。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