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全省各区域站监测点监测,7月下旬以来,灯下稻飞虱只有大田县出现千只级迁入峰,其余县灯下均没有明显突增峰。全省灯下共诱11137头,褐飞虱占15.4%,同比少7.2%。8月5日田间调查,全省观测田平均百丛虫量353头,与去年持平,较常年少22.1%,大田普查一般百丛虫量40~1600头,高的百丛虫量2800~15000头,百丛卵量500~1500粒,短翅型成虫约占成虫2.9%。8月中旬中稻陆续进入破口抽穗期,营养丰富,田间通风透光性差,为褐飞虱繁殖提供了十分有利条件,及历年五(4)代褐飞虱常造成全省部分中稻冒穿、塌圈等因素分析,预计中稻穗期褐飞虱在闽西、闽北、闽西北、闽东内陆中稻区将呈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态势。
鉴于褐飞虱是典型的穗期害虫,具有隐蔽性、暴发性、致灾性、抗药性等特点,及当前中稻田间虫口密度极不平衡,部分稻田虫量较高,中稻播插期较长,水稻生育期参差不齐,稻田生境较复杂,各地农业植保部门务必要加力加密中稻穗期褐飞虱田间调查,密切关注其发生动态,及时发布虫情预警信息,分类指导精准防治,严防突发危害成灾,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