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病虫发生与防控

强降雨后加强水稻主要病虫监测防控

来源:省植保植检总站 发布时间: 2024-06-25 17:14
相关文章:

访谈解读:

  6月上旬末至19日,全省西南和北部地区出现连续降雨。据气象部门预测,后期将有旱涝急转的气候状况出现。鉴于目前全省早稻处于破口抽穗期,中稻处于分蘖期,是水稻害虫发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各地务必及时做好灾后病虫情田间监测调查及防控工作,确保早稻稳产丰产。

  一、水稻“两迁”害虫田间发生动态

  (一)稻飞虱。当前总体中等偏轻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30.6万亩。全省稻区均有发生。6月18日田间普查,平均百丛虫量早稻区一般为300~600头,高的闽东宁德、闽中福州、莆田地区局部田块可达3600~4600头;中稻区百丛虫量一般100~300头,高的闽北南平、闽西龙岩局部可达2000~3300头。百丛卵量一般100~350粒。6月9~15日全省降雨落区多地出现测报灯下虫量突增。白背飞虱灯下候迁入量超百只级的县市有:6月第二,新罗区迁量5676只,灯下迁入高峰日6月8日;建瓯市迁入量860只,迁入峰日6月7日;浦城县迁入量899只,高峰日6月10日;永安市迁入量567只,迁入高峰日6月10日;长汀县迁入量195只,迁入高峰日6月9日。6月第三,浦城县迁入量2442只,高峰日6月12日;霞浦县迁入量2055只,高峰日6月13日;永安市迁入量916头,高峰日6月14日;新罗区迁入量652头,高峰日6月15日;建瓯市迁入量1720头,高峰日6月15日。当下全省处于稻飞虱早稻主害代三(2)代发生盛末期,应加大监测力度,严格开展达标防治,确保早稻产量稳定。

  (二)稻纵卷叶螟。当前总体轻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8.56万亩。6月18日全省田间普查,田间赶蛾早稻区平均亩蛾量398头,一般为200~600头,重的地块可达4000头;中稻区一般10~150头。平均亩幼虫量早稻区756头,莆田、南平、龙岩市部分稻区发生较重,平均亩幼虫量分别可达1022头、2285头、1443头。处于分蘖盛期的中稻区,部分卷叶螟世代重叠的地区虫害发生较重。全省平均卷叶率0.7%,早稻区平均1.02%,中稻区平均0.59%。雨后升温,有利于田间幼虫进一步发生繁衍加剧为害,各地应严密监测,降低灾后复损。

  二、水稻病害发生动态

  据监测,6月中旬早稻穗瘟、纹枯病、细条病总体较轻发生,纹枯病局部地区中等发生。

  三、防控意见

  (一)主要害虫。稻飞虱重点采取“压前控后”措施、严防穗期突发成灾,稻纵卷叶螟严格达标防治、重点保护“上三叶”,二化螟大力推广栽培避螟、灌水灭蛹、诱杀成虫压低发生基数,抓住卵孵盛期和低龄幼虫期,选用高效低风险农药进行达标用药防治。

  (二)主要病害。强降雨期间,水稻植株产生机械损伤,易诱发真菌、细菌性病害。降雨过后气温回升,细菌性病害具有较大发生发展的潜在风险。各地在做好早稻穗瘟、水稻纹枯病等真菌性病害监测防控的同时应加密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等细菌性病害的监测防控力度。重点抓好早稻破口期病虫防治,避免出现早稻减产或绝收。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