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病虫发生与防控

福建省早稻病虫发生特点及中稻病虫害发生趋势分析

来源:福建省植保植检总站 发布时间: 2024-07-13 09:27
相关文章:

访谈解读:

  7月上旬福建双季早稻进入成熟期。5月下旬至6月,虽受汛期阶段性强降雨影响,早稻病虫害监测防控工作仍凸显成效。截至目前,双季早稻病虫发生面积312.3万亩次,较去年同期持平略减。其中,主要虫害发生面积255.5万亩次,主要病害发生面积46.54万亩次。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瘟病等病虫害发生较突出。下阶段在中稻及一季晚稻栽培期需继续保持严密监测与防控,确保秋粮生产再获丰收。

  一、中稻及一季晚稻病虫发生趋势预测

  依据前期病虫发生情况,作物栽培情况及省级气象部门提供的夏季气象预测信息,对中稻及一季晚稻病虫发生趋势做如下预判:病虫总体中等发生,虫害重于病害。预计发生面积主要病害260万亩次,主要虫害745万亩次。具体如下:

  (一)稻飞虱 预计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90万亩次。全域普遍发生。

  (二)稻纵卷叶螟 预计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75万亩次。全域普遍发生。

  (三)水稻螟虫 预计二化螟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发生面积181万亩次(二化螟176万亩次,三化螟5万亩次)。 二化螟闽北南平大发生;闽西三明、龙岩局部、闽中南地区莆田、漳州局部地区偏重发生。

  (四)稻瘟病 预计偏轻发生,局部中等。发生面积49万亩次,闽西冷凉稻区、老病区中等发生。

  (五)水稻纹枯病 预计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面积200万亩次。

  (六)其他病害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稻曲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水稻白叶枯病、三化螟、大螟、稻瘿蚊在部分稻区有一定分布,预计在中稻及一季晚稻上发生面积20万亩次。

  二、预测研判依据

  (一)当下水稻病虫发生基数

  1.二化螟 当下福建省大部分稻区处于二代二化螟为害末期至三代幼虫孵化初期。发生程度中等,局部大发生。前期累计发生面积87.5万亩次,当下全省实时发生面积50.7万亩,平均亩幼虫量569.9头/亩,同比(234头/亩)增加59%,南平地区田间虫量严重偏高,平均亩幼虫量2572头,高的田块可达6500头。其余地区二代二化螟田间亩残留虫量一般在200~600头。早稻全省平均白穗率0.8%,中稻平均枯鞘率0.71%,一般在0.2%~5%之间。田间蛾量,2024年6月份全省二化螟平均蛾量不大,与上年相同大于常年。全省6月上旬后期蛾量较高,6月11日平均诱蛾量为4.3头/诱捕器,不同地区的诱蛾量差异大,龙岩、福州、莆田蛾量最大,持续时间长。三明6月中旬出现蛾峰,但总体蛾量不高,其他地区诱蛾量低或为零。

  2.稻飞虱 目前处于中稻及一季晚稻主害代发生期。前期累计发生面积91万亩次,其中早稻33.6万亩次,中稻及一季晚稻发生面积57.4万亩次。早季稻田发生程度中等、局部偏重,全省稻区均有发生。稻飞虱今年始见期偏早,迁入峰期明显且集中,4月下旬至5月上旬初、5月下旬、6月中旬全省出现三次明显的集中迁入。迁入波及范围广,南平、龙岩、三明、宁德部分地区峰日迁入虫量大。当下全省稻区中等发生,实时发生面积49万亩,田间平均虫口密度235头/百丛,卵量688.1粒/百丛。全省稻区均有发生。

  3.稻纵卷叶螟 前期发生程度中等,局部偏重,累计发生面积90.6万亩次,双季早稻发生面积25万亩次,中稻及一季晚稻发生面积53.6万亩次。防治面积101万亩次。当下全省中稻区中等发生,局部偏重。稻区实时发生面积54万亩,田间赶蛾蛾量较高,田间蛾量102头/亩,最高田块可达3900头/亩。平均幼虫量1026头/亩,最高地区可达9830头/亩。平均卵量5266粒/亩,田间平均卷叶率1.8%,高的地区可达23%。闽南、闽东田间卷叶现象较普遍。

  4.稻瘟病 累计发生面积5.4万亩次,其中双季早稻2.2万亩次,中稻及一季晚稻3.2万亩次,防治面积24万亩次。主要发病区域集中在闽西、闽北早晚温差大的冷凉山区及感病品种种植区。当下全省叶瘟病平均病叶率3.4%,一般0.1%~2%,早稻区高的地区出现病叶率70%的发病点片。穗颈瘟全省平均病穗率1.4%,高的发病点片可达14%。稻瘟病总体处于偏轻发生水平。

  5.纹枯病 前期累计发生面积41万亩次。实时发生面积30万亩次。发生程度中等。当下处于中稻及一季晚稻纹枯病田间水平扩展期。全省均有发生,平均病株率5.8%,平均病丛率20%,高的可达50%。夏季高温高湿稻区进入纹枯病流行期。

  6.病毒病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锯齿叶矮缩病等病毒病各地均有出现零星发病现象。永安、建宁、清流、屏南中稻田发现的发病点块面积均在10亩以内,发病县监测到的发病田总面积不超过100亩,未见绝收。

  7.其他病害 6月中旬全省大范围暴雨和持续性降水过后,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白叶枯病在多地见病。早稻稻曲病也出现多地发病状况。面积较小,可防可控。

  (二)下阶段气象因素

  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厄尔尼诺事件已于5月结束,强度为中等,夏末秋初可能进入拉尼娜状态。预计夏季(7~9月)平均气温全省偏高1.0~2.0℃,大部县(市、区)城区27.0~30.0℃,鹫峰山脉城区24.0~26.0℃(附图1左);≥35℃高温日数偏多,内陆县市可达35~45天,沿海县市20~30天;极端最高气温偏高,局部高于40.5℃。夏季降水时空分布不均,部分县(市、区)可能出现中等强度的气象干旱。影响或登陆的台风较常年略偏少,但可能有1~2个台风登陆或严重影响福建省。

附图1 福建省2024年7~9月平均气温(左,填色为量级,单位:℃)和降水(右,填色为量级,单位:毫米)趋势预测

  (三)水稻栽培条件

  中稻栽培及种植面积稳中有增,栽培品种以优质高产品种为主,抗病性普遍较弱,病害流行风险较大。中稻播插期长,桥梁田、插花田多,有利于迁飞性害虫定殖为害。夏季水稻生长量大,田间郁蔽、容易形成适温高湿的田间小气候,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流行。病虫尤其稻飞虱的抗药性水平不断提升,无人机飞防作业及人工施药不当操作影响药液在稻丛中的穿透性等各方面因素都将有利于病虫进一步发生。

  综合研判,在高温干旱的气候前提条件下,秋粮病虫害大面积爆发的可能性偏小,但台风等气象灾害和局地种植管理模式失调可造成部分病虫区域性突增。

  三、防控措施建议

  为保障秋粮稳产丰产,各地应严密开展病虫监测,重点关注早稻穗期褐飞虱等致灾性强的病虫,同时做好中稻破口期的穗颈瘟、稻曲病等病害预防工作,在提升粮食质量基础上,确保高温天下稳夺粮。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