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病虫发生与防控

春茶期茶小绿叶蝉发生动态及防治建议

来源:福建省植保植检总站 发布时间: 2025-04-18 09:59
相关文章:

访谈解读:

  谷雨过后温湿条件利于茶园多种病虫发生。茶小绿叶蝉等病虫害将逐渐进入年度首轮发生高峰期。为保障茶叶品质与产量、稳定茶园生态,各产茶区应加大重视力度,持续做好茶园各类病虫情动态精准监测与科学防控。

  一、茶小绿叶蝉早春季发生动态

  闽南茶区虫田率偏高、闽中闽北部分茶区虫口密度较高。据4月上旬18个茶叶主产县病虫监测点数据显示:茶小绿叶蝉全省平均虫田率17.1%,一般在0~21% ,闽南茶区虫田率普遍较高,华安、南靖县监测点虫田率分别达55%,60%。全省平均虫梢率1.77%,一般在0.1%~10%。平均虫口密度2.04头/百叶,一般在1~3头/百叶之间。虫口密度较高区域集中在闽中茶区,尤溪、永泰、大田等茶区发生情况较突出,部分监测点虫口密度已接近或超过防治指标。上旬全省虫口密度最高水平出现在蕉城区赤溪镇赤溪村,可达8头/百叶。

  二、茶小绿叶蝉虫口高峰始期预测

  四月下旬起至五月上旬多数茶区将进入茶小绿叶蝉虫口高峰始期。

  预测依据:据省气候中心预报,预计4月平均气温大部分县(市、区)城区为18.0~22.0℃,鹫峰山脉城区为15.0~16.0℃;预计4月总降水量内陆县(市、区)城区为150~260毫米,沿海县(市、区)城区为90~180毫米;西北部偏多1~2成,其余大部偏少1~2成(附图右)。下阶段气象条件适宜小绿叶蝉发生发展。

  附图  福建省2025年4月平均气温(左,填色为量级,单位:℃)

  和降水(右,填色为量级,单位:毫米)趋势预测

  三、防控措施建议

  各地应综合考虑制茶工艺要求、干茶亩产目标等因素,在虫害高峰期来临前开展综合绿色防控。化学防控应严格选用正式登记的农药产品并按照产品标签规定的农药安全间隔期作业。生物防治可利用无人机施撒携带生防菌的捕食螨对茶小绿叶蝉进行持续控制,生物防治可达到茶园生态控制的效果。

  防治指标:一般情况下春茶期百叶有虫6头应开展防控工作。百叶虫量达10头即进入茶小绿叶蝉虫口高峰始期,将加大防控难度。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