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夏令蔬菜种植的关键时期,菜用瓜类、茄科、十字花科等蔬菜品种已陆续进入生长旺盛期和采收高峰期。受7月来持续高温高湿天气影响,田间病虫害呈加快发展态势,据省气象部门预测8月下旬有台风可能对福建省产生影响,若带来风雨影响,将增加病虫害扩散蔓延风险。预计秋季前期蔬菜病虫害总体中等、局部偏高发生。各地要加强监测预警,确保“菜篮子”产品稳定供应。
二、预测依据
(一)病虫源较多
据全省蔬菜监测点近期调查,多种病虫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个别菜园发生较重。
霜霉病:平均病叶率11%;闽侯县高密度点片病株率95%,病叶率45%。
枯萎病:平均病叶率13.4%;闽侯县高密度点片病株率20%,病叶率20%。
菜青虫:平均虫株率9.4%,虫口密度17.4头/百株;闽侯县高密度点片虫株率30%。
黄曲条跳甲:平均虫株率14.6%,虫口密度28.5头/百株;闽侯县高密度点片虫株率70%,虫口密度120头/百株。
烟粉虱:平均虫田率17.8%,虫株率11.4%,虫叶率8.8%,虫量5.7头/叶,高海拔地区设施及露地蔬菜处于虫量高发阶段。
斜纹夜蛾:平均单灯诱蛾量54.6头/天,幼虫密度991头/亩;闽侯县高密度点片单灯诱蛾量411头/天,永泰县高密度点片幼虫密度4500头/亩。
蓟马:平均虫叶(花)率9.6%,虫量33头/百花(叶);长汀县高密度点片虫叶(花)率18%,诏安县高密度点片虫量165头/花(叶)。
此外,炭疽病、锈病、晚疫病、小菜蛾、蚜虫和美洲斑潜蝇均有发生。
(二)气象与生育期叠加
据省气象部门信息:预计8月下旬仍多雷阵雨,主要降水过程集中在23~25日及月末时段,湿度达80%以上,利于霜霉病、锈病扩散,降雨带来的适温高湿利于病害的侵染与传播。全省蔬菜目前大部分处于营养生长期,取食和寄主来源丰富,并陆续进入采收期,利于转移为害。
三、防控措施建议
病虫害发生前期或轻发生阶段,提倡绿色防控,控制病虫蔓延流行为害,病虫害发生严重或有暴发流行趋势时,应加强应急防治与统防统治,合理轮换使用化学药剂,保证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虫害可优先选择悬挂黄色黏虫板诱杀成虫,或覆盖防虫网阻隔等理化措施进行防治。斜纹夜蛾、小菜蛾建议使用性信息素和诱捕器诱杀成虫;美洲斑潜蝇、蚜虫可在蔬菜收获后,采取高温闷棚(7~10天)处理。
十字花科霜霉病、炭疽病、锈病可在发病初期选择登记杀菌药剂防治,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3~4次,多种药剂轮换使用。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