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病虫发生与防控

台风“桦加沙”影响期水稻病虫发生预警与后期防控建议

来源:福建省植保植检总站 发布时间: 2025-09-22 08:23
相关文章:

访谈解读:

  9月中旬以来中稻(单季晚稻)陆续进入成熟收获期。双季晚稻进入孕穗后期至抽穗扬花期。18日台风“桦加沙”生成,受台风外围影响,23—24日福建南部及沿海有强降雨,25—28日全省局部有分散性阵雨或雷阵雨。强降雨过后温湿适合度上升,利于迁飞性害虫的转移为害,也利于水稻穗期病害的加剧发生。各地应提高重视力度,做好病虫害前期预防与控制,确保中晚稻单产再获提升。

  一、发生预警

  (一)稻飞虱。灯下虫量 9月中旬以来闽清、建瓯、秀屿、浦城、永安、长汀、南安等10余个县测报灯下稻飞虱候扑灯量超百头,其中福安、建宁、诏安等县监测点灯下稻飞虱的候扑灯量可达500~5000头。田间虫量 9月上旬至中旬,六(五)代稻飞虱在全省田间周新增发生面积及田间平均虫口密度环比持续上升。多地稻田出现稻株百丛虫量超5000头的高密度点片。中稻田高密度点片中,福鼎市管阳镇钰洋村31520头/百丛、永安市小陶镇大陶口村8000头/百丛、顺昌县高密度点片9600头/百丛、仙游县高密度点片达4666头/百丛。晚稻区田间高密度点片永定区12000头/百丛、建阳区3100头/百丛、福安市溪柄镇2600头/百丛、建宁县黄埠乡封头村2580头/百丛。六(五)代稻飞虱发生期与近期双季晚稻孕穗期较吻合,天气条件适宜,局部稻区有潜在暴发的可能。

  (二)二化螟。9月中旬起全省多数稻区进入三代二化螟螟蛾盛发期。中旬末三代螟虫亩残虫量平均在200~300头,中稻(单季稻)枯心率平均0.85%,闽北、闽中地区高的达9%~100%。部分中稻区出现白穗率3%~5%的成灾点片。预计9月下旬起至10月上旬,四代二化螟蚁螟陆续孵化并在晚稻田加剧危害。

  (三)稻瘟病。9月中旬末全省中稻(单季稻)区穗颈瘟发生面积4.67万亩,福州、南平、三明市局部稻区发生程度3级。闽西部分制种县臻两优8612杂交稻制种田出现穗颈瘟发病绝收田块。9月中旬起双季晚稻已进入穗颈瘟预防控制的最佳窗口期,尤其是建宁县、泰宁县、尤溪县、宁化县、建阳区、浦城县、邵武市、长汀县等制种大县在近期雨日过后应持续关注田间稻作病害发生动态,各大稻区要严格做好破口前期田块稻瘟病病害的预防控制。

  (四)其他病害。近期降雨适温高湿气候遇上破口抽穗易感生育期,稻曲病、稻粒黑粉病等在局部地区感病品种上有潜在流行可能。台风造成稻叶伤口,将有利于白叶枯病、细条病的侵染为害。

  二、防控建议

  台风影响期间,对需要预防或防治的病虫害,要抢晴预防与防治,治早治小,压前控后,警惕暴发流行为害。台风雨过后,应加大调查监测力度,掌握田间病虫发生动态,及时指导预防与科学防治。守紧秋粮收获前水稻病虫防控的每一个节点。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