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已归档) > 交流园地
《人民日报》(2013年08月06日18版)
党员论坛(群众路线专论):学习深入态度才会端正
李 炎
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是教育实践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是当下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正着力做的。一些地方和单位把领导干部组织起来,集中学习,集体讨论,沉下心来学、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为教育实践活动奠定了良好基础。
然而,学习教育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些活动单位学习教育重形式、轻实效,一些领导干部态度不端正,坐不下来、学不进去、深不下去,追求表面形式,实际效果并不好。有的沉下心来集中学习不够,以分散自学、辅导报告、参观考察代替集中学习讨论,学习教育难深入;有的联系实际、交流互动不够,专题研讨不够,学得不深不透,有浮在表面的倾向;有的“空对空”,没有带着问题学,没有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学,没有把自己摆进去学,学而不思、学而不用,存在“以形式主义反形式主义”现象。
教育实践活动是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一项重要举措,天然带有“从严”的属性。虽然这次活动不分段、不转段,对各个活动单位如何开展学习教育也不设“框框”,但任何环节的松懈都有可能导致活动流于形式、走了过场,所以,学习教育也必须做扎实、做到位。更何况,学习教育是整个活动的基础,只有搞好学习教育,掌握了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的思想武器,查摆问题才会有的放矢,整改落实才会积极自觉,这场各方关注期待的活动也才能奠定稳固基石,所以,学习教育这个容易走过场的环节,尤其容不得疏忽懈怠。
一切的方法都可以通过加强学习教育来获得,只有一时找不到而没有一直找不到的方法。教育实践活动聚焦“四风”,如何反“四风”?学习教育能给人以启迪,且其本身就是好方法:通过学习教育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触及灵魂、直指根本。
毋庸置疑,我们不能指望学习教育让所有党员干部一下子都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从而态度端正地投身教育实践活动,但学习教育这枚“鲜果”值得各活动单位和领导干部去重视之、维护之,进而才能品尝其美味。当下,把学习教育摆在重要位置,保证学习时间、突出学习重点,联系实际学、带着问题学,进行有深度的集中学习、专题讨论和互动交流,应是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们的坚定选择。
《人民日报》(2013年08月12日04版)
当干部就不能“太自在”(人民论坛)
晓山
“八项规定”剑指不良作风,教育实践活动旨在解决“四风”问题,想吃喝享乐一点不容易,这让一些干部感叹:“工作又苦又累,如今上头又抓得紧、管得严,干部越来越没当头了,越来越不自在了。”
有人说,时代不同了,也要承认干部有自身的权益,用“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理想标准要求干部已不太现实。然而,承认干部的正当权益,并不意味着默许干部能够“太自在”。古人就有言“当官不自在、自在莫为官”,“不自在”本是干部的一种“常态”。无论何时,干部的公仆本色都不能变,不能当官做老爷,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当干部就必须付出更多辛劳、接受更严格的约束。”如想太自在,就别当干部。
“干部,先干一步,多干一步”,掌握权力就要接受约束监督,人民公仆就当为群众鞠躬尽瘁。革命时期,有人问胡耀邦同志:加入共产党当干部有什么好处?他回答,让我看“有九十九条都是‘坏处’,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要说好处,我看只有一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俗话说:捧人家的饭碗,就要受人家管。干部受权于民,所为者公,不能自比于一般人,应该有更高要求,才能承受“九十九条‘坏处’”,以为民服务为己任。
干部不自在一点,群众就会舒服一点;相反,官员如果太自在,群众就会感到不舒服。有些干部把权力不是当成为民的责任而是作为享受的资本,不思进取、无所事事,热衷于做太平官,沉迷于个人享乐。有的对权力无所畏惧,为所欲为,唯我独尊,脱离群众,颐指气使。有的遇事则推诿扯皮,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长此以往,干部习惯了自在,享乐之风就会上行下效、蔚然成风,改革发展就会受损害,群众利益就会受伤害。
晋惠帝锦衣玉食、优哉游哉,因为太自在,所以面对饿殍遍野才有“何不食肉糜”的感叹,贻笑千古。放在今天的语境之中,干部就要用自己的不自在去换取群众的自在,用自己的辛苦指数去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心里装着群众,自在不自在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心系棚户区的群众,就不会一味追求办公楼的豪华气派。情牵贫困山区的群众,就不会盲目要求公务宴请必备美酒珍馐。挂念背井离乡的农民工,就不会片面热衷规格高、排场大、接待好。
归根结底,干部太自在,既有思想根源,也有制度缺陷。一些党员干部,不再艰苦奋斗、缺少忧患意识,热衷于享乐主义、特权思想。而规则不细、管理不严、惩戒不重,也让一些干部有条件“太自在”,有机会高枕无忧。在一定意义上说,一些干部身上的“四风”问题,或多或少都是受到“太自在”影响之故。
从毛泽东同志提出“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到习近平同志强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一个道理贯穿始终,就是约束监督多一些,干部不自在一些,群众就会舒服一些。只有当干部失去一时小我的舒服自在,换来发展的跨越、群众的满意,也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幸福自在。
《人民日报》(2013年08月14日04版)
“还是我来得罪吧”(人民论坛)
顾伯冲
1984年11月1日,在我国实施百万大裁军前夕的一次重要会议上,邓小平同志说了这样一句掷地有声的话语:“裁军是个得罪人的事,还是我来得罪吧”!快30年过去了,“还是我来得罪吧”这话越琢磨、越品味,越觉得鞭辟入里、振聋发聩。
由此想起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有10个老翁相约某日各携一壶自家酿的美酒,聚在一起时共倒在一只坛子里,然后来个一醉方休。一个老翁想,反正是掺在一起喝,我不如带壶水去,谁也不知道。于是,他携带一壶开水赴约。最后,10个酒翁围着酒坛一喝,发现全部是白开水。大家相视苦笑,彼此心知肚明又不肯说破,还自欺欺人地称赞:“果然好酒”。
时下,这种是非曲直心里全明白,就是不愿把问题戳穿得罪人的现象,在一些地方和单位比较普遍。有的领导干部“脚踩西瓜皮,手抓两把泥”,信奉“少管闲事为佳”的处事之道,听到问题当聋子、遇到问题装瞎子、碰到问题做拐子,就是不把问题放到桌面上,更不愿说出半句硬气的批评话。还有的把当“好好先生”作为为官之道,世故圆滑到了极点,当工作中遇到这样那样的矛盾时,在“尽好职责”与“不得罪人”之间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他们又常常以“好人”的面孔、“温情”的形式,包容了许多“不好”的人和事,搞得庸俗哲学泛滥,“潜规则”盛行,丝毫没有一点正气。这种“不愿得罪人”的观念,就像一副沉重的脚镣,严重制约了一些地方和单位的思想作风建设。
从“好好先生”自己的角度看,其实他们也明白,自己的行为是有悖于党性原则的,但为了自己头上的那顶“乌纱帽”,而使信念让步于利益、规则让位于变通,又时常放弃职责来搞个人所谓的“群众基础”。还有的自身不干净,担心“敲了别人的鼓而引响了自家锣”。因此,他们害怕面对问题、正视矛盾,而是宁愿遮着掩着,只求糊弄上级或公众。而从结果看,凡事不得罪人的“好好先生”,最终未必能换来很好的“群众基础”,赢得很高的“群众选票”。因为,群众心里很明白,他们的所作所为看似为了别人的面子,而实质是为了自己。这样没有原则的“软骨头”,是很难获得别人好感和尊重的,即使是那些曾被“照顾”过面子的人,内心也是很鄙视他们的。
当然,强调敢于较真、敢于碰硬,并不是说就不讲究工作方法,遇到看不惯的人和事,不分青红皂白地吹胡子瞪眼睛。这里,关键是要有个原则,对那些触犯党纪国法“底线”的问题,该得罪的就要当“黑脸包公”。面对那些贪得无厌的人,再讲究什么方法、注意什么态度,也是无法感动他们的,甚至会被认为软弱可欺。而从根本上说,如果不敢坚持真理,势必会助长歪风的蔓延;如果不愿得罪少数人,势必会得罪大多数人。无论是位尊权重的领导干部,还是普通的党员,都应该放下“不得罪人”的思想包袱,勇当啄木鸟,及时发现和纠正身边的问题,让我们的政治生态更加清明。
“明月清风本无价,源头活水堪涤尘”。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对歪风邪气、违法乱纪的人和事,对不合理的“土政策”、见不得阳光的“潜规则”,敢不敢叫响“还是我来得罪吧”,这既是检验党员干部党性观念的“试金石”,也是思想作风建设的“必修课”。
《人民日报》(2013年08月16日04版)
“找不出问题”就是问题(人民论坛)
石开
或是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睁眼忙到天黑”,不存在作风问题;或是态度犹豫观望,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听不到真意见、查不准真“病灶”……查摆问题,一些领导干部却苦于“找不出问题”。8月14日召开的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会议,传递出这样一个判断:找不出问题本身就是问题。
“四风”问题绝非捕风捉影、空穴来风,而是在个性问题之上总结出来的共性现象,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虽不敢说每个领导班子、每个党员干部都有,但肯定大量地、普遍地存在,只是程度有差异、表现有不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聚焦“四风”问题,反映了党自身建设的高度觉悟,也体现着人民群众的殷切期待。如果不能敞开大门、开阔胸襟,真心诚意让群众评头论足,就看不到问题、找不准问题,更无法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始终与群众的期望隔着一层、差着一步,这本身就是一个大问题。
比如,中央一再强调,领导干部要有“担当精神”。是直面矛盾、敢于碰硬,以攻坚克难的态度把功夫用在解决问题上,还是回避矛盾、能拖就拖,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是在其位、谋其政,言必信、行必果,尽心尽力为民造福,还是明哲保身、但求无过,混日子、图清闲?是一事当前,公字当头、勇于任事,不遗余力破制约、解难题,还是怀揣个人的小算盘,顾惜自己的“羽毛”?担当之中见精神,不担当、不作为,正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突出表现。
表面上的问题,容易诊断治疗;要发现深层次问题,却需下些功夫才行。对一些“四风”问题,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普遍反映强烈,如果领导干部个人却浑然不觉,只能说明已经处于“亚健康”状态:没有病,但精神不好、状态不佳,甚至对肌体上的毛病形成了某种程度的“适应”。如果不能及时调整,“亚健康”很容易变成“不健康”。
这就有一个标准问题。标准是一面镜子,用低标准检查,尚属正常;用中标准衡量,也无大碍;用高标准对照,就要认真治疗了。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就是“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每一级领导班子、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当积极行动起来,标准高一点、要求严一点,让那些“不是问题的问题”浮出水面,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找不出问题吗?不妨多问一点、想深一层。接地气,是不是自觉和经常?不能工作部署和要求多,对群众的思想和心理感受关注少。树正气,能不能一以贯之?对照党章规定和廉政准则,不能抹不开情面、拉不下脸面,和稀泥、打太极、迁就落后。增勇气,有没有畏难情绪?推动改革遇到障碍和困难时,还要敢于坚持正确主张,多动脑筋、多想办法,才能团结大家一起前进。消暮气,是不是时刻警觉?对于新技术、新知识,务必保持敏感、提高兴趣,才能与时俱进。我们搞教育实践活动,正是为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找不出问题,怎么能达到活动的目标?
老子《道德经》里说,夫唯病病,是以不病。用现代的话可以解读为,只有把问题当问题,才不会出问题。这是多么富有哲理!也从一个角度说明,“夫谓无病,实则病矣”,找不出问题本身就是问题。只有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保持精神的警觉、肌体的健康。否则,“温水里煮青蛙”,到病入膏肓,恐怕就悔之晚矣。
《人民日报》(2013年08月19日04版)
问题找得越具体越好(人民论坛)
杨振武
“理论学习不深不透”,“联系群众还很不够”,“思想还要继续解放”,“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这样一些现象:讲成绩有声有色,谈困难有板有眼,可一查摆起问题来,就搞起了“宏观统计学”,翻来覆去都是些大而化之的泛泛之谈。
这些“问题”,乍一听有模有样,细究起来却缺少具体事实和实际内容,不过是些貌似深刻、“法不责众”的空话套话,听起来令人耳烦,改起来无从下手,最终只能是装装门面、走走过场,让问题“打了水漂”。正因此,中央领导同志强调,教育实践活动要“有针对性地查找问题,问题找得越具体越好”。
笼统空洞的宏大问题,个个都认为是普遍现象、人人都觉得与自己无关,难以打到点上、触动灵魂,最终让查摆问题、开展批评变成空对空、刮刮风,这正是群众最痛恨的形式主义。毛泽东同志曾说过:对具体问题作出具体分析,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草色遥看近却无”的问题,正是“抽象的主观主义的分析”,背离了教育实践活动的初衷。
“四风”问题,积弊成冰非一日之寒。要找出问题、去除病灶,自然会遇到各种主观和客观上的障碍。从自我批评者的角度,找问题是引火烧身,没有点“向我开炮”的精神,很难下得了真决心。从批评者的角度,受“批评要抽象,表扬要具体”的潜规则影响,不敢也不愿火力全开。于是乎,各种避重就轻、转移视线的“宏大问题”应运而生。或是用能力问题取代态度问题,或是用共性问题消解个性问题,或是用表面问题掩盖深层问题,最终让问题“不着边际”、批评“无疾而终”。
具体化,是一种思想方式,也是一种工作方法。江泽民同志曾深刻指出:“一具体就深入”,找问题具体了,才能有针对性地整改。1961年时,面对“大跃进”带来的困难,陈云同志真诚检讨“大家吃不饱肚子,我负有责任”,还从“母猪私养好”、“留足自留地”这样最具体的问题着手调研纠偏。今天,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中央首先抓的就是“八项规定”,从精简会议、轻车简从到改文风会风,每一项都细致入微、小中见大。习近平同志更是以身作则,率先遵行,为全党做出了榜样。事实证明,一具体就直接、一具体就透彻、一具体就有效。对于问题,能不能抓具体、敢不敢具体抓,往小了说,见能力、见功力;往大了讲,见风格、见境界。
不要以为具体的问题就是小问题,群众正是从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中看作风,从领导干部的一举一动中辨是非。具体问题,既是病灶所在,也是治疗的突破口。是不是还热衷于造声势、出风头,难以给领导留下印象的事不做、形不成多大影响的事不做,抓工作不讲实效?是不是还习惯于“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对群众官气十足?是不是还倾心于“清茶报纸二郎腿,闲聊旁观混光阴”,甚至留恋灯红酒绿、纵情声色犬马,任由精神懈怠、信念失守?多学学党章规定,多看看廉政准则,多想想具体问题,“见贤思齐、反躬自省”,才能让直面问题成就担当勇气、让解决问题铺就进步之阶。
东汉学者荀悦曾提出“四不”: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可谓言简意赅。说话做事要务实,体现在找问题上,就是要具体。如果找问题都搞“虚言浮术”、“华名伪事”,就会变成“连野猪都骗不了”的高音喇叭,最终损害党的威信、贻误事业大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