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已归档) > 交流园地
时下,一些部门和单位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时,常常使用“有的”,如“有的单位”、“有的部门”、“有的同志”。“有的”几乎成了用来批评的专用语、常用语。究竟“有的”指谁?有时大家心知肚明,有时则摸不着头脑。
这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现象之所以存在,说到底是老好人思想在作祟。上级批评下级怕丢了选票,下级批评上级怕被穿小鞋,同级批评同级怕影响感情,故而只能点到为止。这样的批评或许照顾了上下左右的面子,可批评的效果却差了。
在战场上,只有实施“精准打击”,才更有杀伤力。批评也是如此,目标越明确,对象越具体,针对性就越强,被批评者受到的震动就越大,批评所产生的效果就会越好。因此,笔者以为,批评时不妨指名道姓,少说甚至不说“有的”,确保批评批在点子上,批在要害处,从而真正起到督促改进、推动工作的作用。(来源:福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