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将乐县积极引领食用菌产业朝基地化、专业化、规模化、设施工厂化方向发展,通过延伸食用菌产业链,树立食用菌品牌等一系列手段培养起产业优势。 一簇簇饱满肥厚的菌菇,如同一把把“致富伞”,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立足本土优势 做强“优”字文章
在将乐县,竹荪已经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农产品。传统竹荪栽培多使用木屑或者竹屑,以稻草覆盖堆沤。近年来,将乐县尝试用家禽养殖企业无害化处理的鸭粪混合代用料栽培竹荪,探索让鸭粪成为竹荪栽培代用料这一新路径。另一边,为了更好地实现绿色高质量生产,将乐县以稻草、阔叶树木屑为主料栽培大球盖菇,成为大田畦式栽培模式的最早产地。

鸭粪混合代用料栽培竹荪、大田畦式栽培模式栽培大球盖菇仅是将乐县立足技术创新“育好菌” 的缩影。
近年来,将乐县积极开展食用菌五新技术试验工作。其中,新农具推广应用、克服竹荪连作障碍栽培试验等技术工作正稳步推进中。
同时,为了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将乐县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食用菌生产发展保驾护航。
2021年,将乐县相继出台了《将乐县食用菌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将乐县促进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十条措施》两项发展政策,计划每年从乡村振兴衔接资金中安排500万元对竹荪、大球盖菇、香菇、灵芝四个品种的食用菌种植户的菌种、种植保险等十个方面进行奖补。次年,食用菌种植保险纳入农业保险补助范畴并给予30%的保险费补助。
依托政策优势,厚植创新沃土,将乐县菌菇栽培成绩单越发亮眼,逐渐形成了百菌齐放、百味争鲜的局面。将乐竹荪和大球盖菇荣获地理标志产品称号,上榜中国食用菌区域品牌价值榜最有价值区域品牌。

加快产业升级 绘就“富”字画卷
为提高菌菇产品竞争力,将乐县内,食用菌精深加工企业应运而生。
位于将乐县内的福建三明草本宝藏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充分发挥丰富的菌草资源优势,人工栽培灵芝并开发食药用菌。通过与福建农林大学进行深度合作、引进先进加工设备、开展菌草灵芝专利技术开发等手段实现了咖啡和灵芝的跨界碰撞。在国外市场开发后,“灵芝+咖啡” 精深加工产品等产品备受青睐,远销美国、欧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为了实现“小菌菇”到“大产业”的转变,将乐县启动“公司+农户,大户带小户”的发展战略,鼓励食用菌精深加工业发展,对加工企业产品包装的开模制版费给予全额补贴,对新增速冻或冻干设备且日加工量达1吨以上的企业给予20万元一次性的奖励性补助。在将乐县内,13家从事食用菌相关生产的企业正全力打造食用菌产业链,拓宽农户增收致富的渠道。
畅通平台渠道 擦亮“金”字招牌
为打响菌菇的知名度,将乐县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客家风情、野生食用菌资源,以龙栖山、常口村为核心,开发两条经济带,构建以食用菌产业及当地文化为基础、“食用菌+文旅”一体化的产业体系。

2022年,将乐菌菇亮相第三届中国食用菌产业博览会,向观众们展示着将乐菌菇的魅力。通过展会,“山水将乐”食用菌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了进一 步提升。2月, 一场“山水将乐·万福”为主题的促销费直播活动在将乐县开展。直播中,竹荪独特的样貌和珍贵的营养价值引发了不小的讨论,短短几分钟的时间,产品就被抢购一空。

在电商、微商、抖音直播带货等新媒体协助下, 将乐的食用菌打开了销路。未来,将乐县将持续运用“互联网+”、电子商务、直播带货等新手段, 开展线上食用菌产品销售。创新食用菌保鲜技术, 发展食用菌速冻、冻干食品等精深加工,夯实食用菌的品牌优势,让食用菌走出将乐,阔步走向全国各地,为乡村振兴增添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