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网站

宁夏精品丨宁夏牛肉销魂吃法大赏:从砂锅到炭烤,舌尖上演速度与激情!

来源:乡味宁夏 发布时间: 2025-06-23 09:42
相关文章:

访谈解读:

  中国人的传统餐桌上,猪肉、鸡肉、鱼肉是绝对的肉食“霸主”,却鲜少有牛肉的一席之地。甚至在不少朝代,偷偷杀牛吃肉,还会被抓进大牢,轻则杖斥,重则流放。

  所以在《水浒传》等小说中,吃牛肉喝白酒的,几乎都不是什么“善茬”。

  当然,这样的明令禁止,并不是牛肉不好吃,反而是太好吃了!

  毕竟,在生产力低下的农耕社会,若牛都被拿来吃了,谁来帮助百姓耕田劳作?

  或许是被“禁忌”过久,牛肉格外有诱惑力。

  所以自清末民初时,养牛技术日臻成熟,吃牛肉也不再被官方禁止,中国各地方的人们,开始把对生活的热爱,全情投注到牛肉上,压抑良久的“创作”欲望,终于得以宣泄。

千年牧歌

六盘山孕育的肉中骄子

  六盘山东麓的褶皱山地里,牧牛文化早已融入当地人的血脉。相传姜子牙在辅佐周武王前,便在渭水之滨屠宰售卖“泾源黄牛”的前身。

  而文字记载的传承可追溯近200年,据《泾源县志》记载,当地人民在漫长的养殖历史中积累了丰富经验。

  山区的气候塑造了独特的养殖传统。当地牧民笑称,自家黄牛“天天喝矿泉水,顿顿吃中草药”——六盘山20多条河流形成的水系水质纯净,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牧草中混生的800多种药用植物,为牛肉注入天然风味。

纯苜蓿加工而成的牧草颗粒

  当城市饱受工业污染困扰时,这里的黄牛仍在黑褐土与红褐土交织的天然牧场上自由生长。

  解开泾源黄牛肉美味的密码,需从科学数据说起:

  蛋白质含量高达21%—23%,远超普通牛肉。

  脂肪含量仅0.1%—0.3%,瘦肉率达80%—85%。

  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牛肉。

  富含维生素B12及矿物质,硒含量达0.07mg/kg。

从牧场到餐桌的鲜味革命

  《诗经》中称为“菹”的酸渍古法,在宁夏与黄牛肉碰撞出奇妙的化学反应。精选的六盘山牛里脊切块爆炒,浇入老母鸡熬制的头汤,最后投入经冬发酵的酸菜慢炖。

  当酸香渗入牛肉肌理,夹起一块颤巍巍的牛肉送入口中,筋与肉在齿间弹跳,酸爽激发出肉脂的甘甜。

  固原人家灶台上,红烧牛肉的浓香已飘荡百年。

  最地道的吃法当配一碗固原馍馍。掰碎的面饼浸透肉汤,吸饱汁水的孔隙中藏着软糯的土豆块,一口肉一口饼,寒冬的冷意尽消。

  钢签尖上的牛肋块在炭火中涅槃:三肥两瘦的黄金阵列经烈火舔舐,表层炸出蛛网脆壳,焦边蜷曲如蝉翼。齿尖刺破的瞬间,"咔嚓"脆响混着孜然粒在舌面刮起微型沙暴。

  肥肉早已熔成滚烫脂浆,裹挟灯笼椒的甜香奔涌而出;瘦肉纤维却倔强反弹,在臼齿间拉锯出泾源黄牛特有的奶香余韵。最销魂当属肥瘦交界处——焦脆油渣与柔嫩肌理在齿缝撕扯,肉汁混着牛油如岩浆喷发。

  暗夜里的老饕都懂:趁烫撸下整块肋肉,任油脂浸透唇纹。此时配一口冰镇西夏啤酒,冷热交锋间,烟火气直冲天灵盖。

  当宴席的鞭炮响起,九碗十三花在红绸桌上流光溢彩。其中烩肉必居中央,遵循“九为至尊”的古礼。牛肉肉酥骨脱,酱色汤汁泛着胡麻油特有的坚果香。

  而压轴的牛三鲜砂锅里,牛肉、牛筋、牛肚在麻辣汤中翻滚,夹起一块颤巍巍的牛筋,胶质黏唇的满足感,谁吃都会赞叹不绝。

  六盘山麓的清晨,牛肉泡馍的香气率先唤醒街巷。固原人的早餐哲学,在一碗肉烂汤浓的泡馍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慢炖的牛骨汤重新沸腾,加入手撕的腱子肉与羊油辣子。肉香、麦香、辣香在晨光中交融,捧碗喝尽最后一口汤,额角沁汗的畅快开启了塞上的一天。

  隔着屏幕香气都飘来了,不打算来两口吗?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