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网站

宁夏精品丨综合产值突破4亿元 宁夏的这朵 “小黄花”串起金色产业链!

来源:乡味宁夏 发布时间: 2025-07-14 10:29
相关文章:

访谈解读:

黄花菜

宁夏六特产业

“冷凉蔬菜”大家族的成员之一

  在每年三月份黄花菜植株开始发芽,历经3个多月的生长,于盛夏6月含苞待放,今年黄花菜采摘从7月开始。

  40多天的采摘期,每天从凌晨2点到中午12点,不分昼夜,在黄花菜最好状态时将其摘下,挣得一年好生活。

  宁夏盐池县,北纬37.5°世界黄金农作物产区之一,作为优质黄花菜的主产区,黄花菜的种植地远离工业区,空气质量好、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土地无污染等独特的自然优势。所产的黄花菜色泽鲜亮、花蕾肥大、油分充足、丰润饱满、香味浓郁。

  宁夏黄花菜品种主要以大金条、大乌嘴为主。经过检测,它含有的蛋白质、(全)糖、钙、镁、硒都高于国内的其他产区。

  “盐池黄花菜”凭借其极佳的品质获得了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和“2017全国十佳蔬菜地标品牌”荣誉称号,红寺堡黄花菜获得了“中国富硒黄花菜明星产区”荣誉称号。

正在田里采摘的杨志琴

  7月是黄花菜采摘最忙的时节,一旦黄花完全绽放,价值会大打折扣。

  凌晨4时的吴忠市红寺堡区,大地仍沉睡在浓墨般的夜色里。该区太阳山镇兴民村3200亩黄花菜地里,村民们顶着头灯,争分夺秒采摘黄花菜。当第一缕晨光温柔地驱散黑暗,眼前的金色花海逐渐清晰。

  兴民村是宁夏黄花菜种植面积最大且种植历史最早的村庄,平均亩产干菜240公斤。兴民村的主打品种——“大乌嘴”,蕾条长、肉头厚、个头大、产量高,关键是甜度高,颜色还鲜亮,品质好。

  目前,该村种植、收购加工、销售黄花菜的合作社有10家。2024年人均纯收入28000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2万元。小小黄花,在红寺堡区已铺展成4.6万亩的产业画卷。5家加工企业、27个专业合作社、66家家庭农场、25个千亩示范基地,开发干菜、速冻鲜菜等深加工产品,联结着万余户农家增收,这条从种植、收购到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已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

  产业背后,是红寺堡区精心铺就的致富路。政府引导、企业主导、技术支撑,坚持生态种植、绿色生产、严控品质,构建起“农户+基地+合作社+龙头企业+市场”的共赢链,让农村富余劳动力在采摘、加工环节找到“新饭碗”。

  小小的黄花菜,成了脱贫富民的“致富花”。

  红寺堡区打磨黄花菜产业“金字招牌”不遗余力。“新种植户每亩补贴200元,建晾晒场、冷库、杀青房获专项资金扶持,加工冰鲜黄花每斤再补0.5元。”红寺堡区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整合涉农资金已累计达2亿元,建成晾晒场40万平方米、冷库61座、烘干房23间,发放晾晒托盘57万个。同时,携手多地科研院所攻关,让黄花菜品质更优,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2024年,红寺堡区黄花菜鲜菜产量达7.3万吨,注册“红寺堡黄花菜”公用品牌及“兴茗萱”“黄金萱”等子品牌,形成“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4亿元。

  除了脱贫致富,更成为丰富人们餐桌的美味佳肴。

  如果想尝鲜,不如试试用新摘的黄花菜炒肉吃,新鲜嫩黄的花朵被油脂渗透,黄花菜的清香和肉的醇香糅合那微妙的滋味绝对会刷新你的认知。

黄花菜杂粮炖羊排,是盐池人招待贵客的招牌菜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