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闽东的葡萄挂满藤架,闽南的稻田鱼跃动稻浪,闽西的黄金百香果香飘全国,一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圆满结束。截至目前,福建已有超200个农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名录,数量居全国前列。
福州

在福州的永泰县,云顶山区的梯田里,一颗颗芙蓉李正褪去青涩,披上紫红外衣。作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永泰芙蓉李以“果大肉厚、酸甜适口”著称,当地通过“合作社+农户+电商”模式,将种植面积扩展至13万亩,年产值超10亿元。科技特派员团队引入智能分拣设备,根据果径、糖度自动分级,让“深山果”变身“精品礼盒”,远销东南亚。
宁德

宁德福鼎的茶山上,一株株茶树在云雾中舒展嫩芽。福鼎白茶作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的代表,流传着“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特性,表明白茶存放时间越长,其药用价值与收藏价值越高,也被说成是“好喝的古董”。当地通过“茶园生态化改造+数字化溯源”模式,让每一片茶叶都可追溯至具体山场,年产值突破百亿元,带动50万茶农增收。
龙岩
龙岩武平的百香果种植基地里,主播的镜头正对准切开后晶莹剔透的果肉:“这是刚摘的黄金百香果,甜度达18度以上!”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武平建成3.3万亩规模化种植基地,年产量突破3.8万吨。2025年8月,一场直播助农活动创下单日2.3万单、销售额110万元的纪录,顺丰、京东等8家快递企业联合打造“采摘即发”的冷链物流,让“鲜甜”直达全国餐桌。

龙岩还有新罗金花茶、永定肉牛、上杭槐猪等多个农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数量居全省前列。上杭县更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的身份,携槐猪、萝卜干、金花茶等名特优新农产品亮相展销会。
漳浦

2025年上半年,漳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64.59亿元,居漳州市第一,漳浦31种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是县域共富的“金钥匙”。从沿海的深海网箱养殖到山区的生态循环生猪场,从国道沿线的禽蛋产业带,到填鸭、蛋禽、生猪三大现代农业产业园,漳浦以“五纵四横”路网打通资源流动堵点,用朝阳水库等水利工程破解“夏秋河满、冬春匮乏”的困局。
德化
在德化县上涌镇的稻田里,鱼儿穿梭于稻穗之间,构成“稻鱼共生”的生态奇观。2025年8月,“上涌稻田鱼”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成为泉州生态渔业的标杆。当地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将传统农耕与现代生态理念结合,既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又提升稻米和鱼的品质。如今,稻田鱼已成为德化乡村旅游的“网红IP”,吸引游客体验“插秧捉鱼”的田园乐趣。

在戴云山麓,德化黑鸡、德化黄花菜等农产品正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身份走向全国,让千年瓷都的农业焕发新生。
晋江

在晋江市东石镇的胡萝卜种植基地,6万亩连片农田里,橙红色的胡萝卜正迎来丰收。作为全国冬种胡萝卜面积最大的县区,晋江胡萝卜以“中国芯”种子打破国外垄断——与科研院所合作培育的“晋红1号”“晋红2号”等品种,不仅抗病性强、产量高,更以甜脆口感征服市场。2025年,晋江胡萝卜年产值超10亿元,产品远销日韩、东南亚,擦亮了“中国胡萝卜之乡”的金字招牌。
建宁
建宁作为“中国建莲之乡”,建宁的莲子种植历史超千年,其“去壳通心”的独特工艺和“香甜软糯”的口感,让“建宁白莲”成为皇家贡品。2024年,建宁5个产品荣获全国产销对接活动“最受欢迎产品”奖,背后是“5+N”特色产业的深耕:从种业、莲业到果业、笋业,78个“三品一标”农产品构建起绿色矩阵,让“建宁五子”(莲子、种子、梨子、桃子、无患子)享誉全国。

从福州的芙蓉李到宁德的白茶,从龙岩的百香果到德化的稻田鱼,八闽大地的“土特产”正以科技赋能、品牌引领、产业融合的姿态,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这场盛会不仅是农产品的产销会,更是一场关于绿色、共享、共富的深度对话。福建农业正以“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战略,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每一寸土地都孕育出共富的希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