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防灾减灾 > 抗灾技术

南方水稻高温热害防控技术意见

来源:农业农村部水稻专家指导组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8-23 16:47
相关文章:

访谈解读:

    7月以来,西南东部、江南、华南等地出现持续时间长的极端高温天气,其中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等地高温日数超过20天,土壤失墒较快,局地旱象露头。据气象预报,未来10天江南中北部、四川盆地、江汉、江淮等地高温天气多,高温伏旱可能进一步发展。当前,江南华南地区一季中稻处于拔节至孕穗期,部分早熟品种处于抽穗扬花至灌浆结实期,双季晚稻处于返青分蘖期;西南地区一季中稻除江河谷地区已开始收获,大部进入灌浆期结实期,部分处于抽穗扬花期,正是对温度、水分反应最敏感的时期。针对水稻生长情况和气候特点,提出南方水稻高温热害防控技术意见。

  (一)以水调温,防范高温热害。对处于分蘖至拔节期的一季中稻,田间灌水2—4厘米,干湿交替灌溉,通过植株蒸腾进行生理降温。对处于孕穗至抽穗扬花期的一季中稻,抽穗时如遇持续超过35℃的高温,田间务必保持8—10厘米水层,以水调温,降低穗层温度,必要时在中午前后喷洒清水降温,也可采取叶面喷施磷钾肥,增强植株的耐热性,减轻或缓解危害,防止花粉败育;对处于返青分蘖期的双季晚稻,应保持田间浅水层促分蘖。对于受旱稻田,要充分利用各种水源及时补水,提高灌溉效率,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此外,针对部分地区高温干旱后易发生强对流天气过程,应做好防范暴雨、洪涝、强风等自然灾害的物资和人员准备。

  (二)科学施肥,合理控制群体。对处于分蘖盛期的中、迟熟一季中稻,要根据苗情合理调节群体茎蘖动态,因苗控肥与适度搁田,控制高峰苗,提高分蘖成穗率。对处于孕穗期的一季中稻,看苗因田及时施用穗粒肥,叶色明显褪淡显“黄”的要早施,促进颖花分化;对群体茎蘖数过大、叶色偏深且披散的田块,减量施用或不施。对蓄留再生稻的田块,在头季稻齐穗后10—15天亩施5—10公斤尿素,促进再生芽萌发;头季稻收获后及时灌水防旱,并亩施5—10公斤尿素作发苗肥;如收割后遇高温,要用田水泼稻桩,提高田间湿度,促进再生苗生长。

  (三)叶面追肥,促进灌浆结实。对蓄留再生稻的头季稻或抽穗齐穗期的一季中稻田块,高温过后叶面可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3%过磷酸钙溶液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增强植株抗逆能力,促进籽粒灌浆,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对受高温影响导致后期结实率特别低的田块,可根据当地温光资源适时割茬蓄留再生稻,适当追施氮肥,促进低节位休眠芽分蘖成穗,弥补产量损失。

  (四)加强监测,防控病虫危害。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加强病虫情预测预报,强化抽穗期前后病虫的有效防治。一季中稻重点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稻曲病和纹枯病,其中稻曲病第一次预防用药要提前到破口前10—15天进行;双季晚稻重点防治二化螟和三化螟。大力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实现化学农药减量增效,提高防治效果。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