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乡村建设品质提升行动 > 工作进展
为推进我区农村建房安全管理工作,加快形成“全覆盖巡查、常态化监管”的农村建房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有力保障村民生命财产安全,按照省、市工作部署,样板县创建工作要求,创新实施“三建房四责任五保障”工作法,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镇街主抓”的工作格局,不断提升农村建房质量和安全水平,探索出了一条农房建设管理的“翔安路径”。
(一)创新工作机制
翔安区实行定期“调度+调研”工作机制,建立区级专职安全监管员巡查机制,每两个月组织开展镇(街)全覆盖考核,晾晒成绩、排序通报,作为市级正向激励考核的依据。
(二)狠抓业务培训
村镇干部连续两年参加在建农房安全管理业务培训,镇(街)村(居)专职安全监管员安全教育、平台操作教学实现常态化,持续组织农村工匠培训,颁发工匠证书,让更多农村工匠进入名录库。2023年以来已组织五期十二班1166名农村建筑工匠培训和47名“乡村建设带头工匠”培训,共772名考核取得工匠证书并公布工匠名录,全区共配备专职安全监管员28个。
(三)推广图集建房
全面施行农房建设带图审批,累计发放市农村住宅通用图集23412册,引导设计单位基于图集提供个性化设计服务。今年来通过广泛征求部门、镇(街)、专家意见,深入调研村民建房需求,翔安区建设与交通局委托厦门理工学院编制了《翔安区农村建筑立面图集》,共编制6个户型,含房屋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以及翔安区村庄建筑风貌类型分类引导。图集外观风貌分为标准型、经济型两种不同类型,供居民建房自主选择、无偿使用。
(四)落实平台保障
率先投入使用“翔安区农村房屋建设安全监督管理平台”,探索“信息化服务平台+顾问人员驻场服务”线上线下整体解决方案,建立项目监管安全数据,实现“一房一码”。创新工匠管理模块,线上关联在建项目,实行施工过程全监管。率先启用纳管平台并实现与i厦门平台对接,实现农村建房“四到场”监管、隐患排查、举报发现问题信息化管理,建立项目监管安全数据,实现实时登记、实时巡查填报、实时共享。
(五)制定有奖举报办法
2021年12月21日,制定农村在建房屋安全隐患有奖举报办法,明确举报事项范围、举报方式等,依托翔安区建设与交通局公众号对外公布举报电话。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