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网站

南平政和:“三化”“三力”“三美” 齐绘和美乡村新“颜值”

来源:新华网福建 发布时间: 2025-04-22 08:59
相关文章:

访谈解读:

  近年来,南平市政和县积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秉持“共规、共建、共管、共享”理念,选取石屯镇王山口村作为试点,以“三化”“三力”“三美”为着力点,全方位推进乡村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持续改善,村容村貌实现华丽蝶变。王山口村入选2023年第二批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对象。​

  突出“三化”塑形,规划引领优化村庄布局​

  在村庄规划方面,政和县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立足王山口村的交通区位、农业产业及风俗民情等资源优势,聘请专业团队,科学划定村域建设边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和生态保护三条红线,编制“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精准锚定村庄发展方向。​

  同时,注重吸纳民意。通过深化“坐坐群众的小板凳”“吃茶话事”机制,以入户访谈、方案比选等形式,动员老党员、村民代表参与村庄规划编制。累计收集各类意见建议24条,其中16条被吸收运用,让设计理念充分体现民意。

  此外,为保留乡村建筑整体风貌,针对村内破旧、损坏的老建筑和旧民房,邀请经验丰富的老工匠,采用原式样、原材料、原工艺进行修复提升。共修缮老建筑、旧民房15栋,夯实土墙体320立方米,让乡村乡愁得以留存,彰显整体风貌的本土化。​

  突出“三力”提质,整村建设焕新村庄面貌​

  基础设施升级方面,运用“工匠法+工料法”的小型项目建设模式,重点对乡村道路、房屋立面、雨污管道等基础设施进行提升。完成农房立面改造5.6万平方米,道路白改黑、巷道提升3.5公里,修建污水管网2200余米,使乡村基础设施实现提档升级。​

  闲置资源盘活上,探索“村集体+农户+租户”运营组织模式,采用“以修代租”等方式,流转农户闲置房屋、村小校舍、废弃厂房等并改造出租。吸引18位“原乡人、归乡人、新乡人”投资创业,催生了“匆匆那年”咖啡书屋、“振洪”茶工坊、星窠茶业等新业态。2023年带动村民就业30余人,村集体经济增收20余万元。​

  针对空中缆线乱象,坚持“抓前端”理念,建立管线“小改村议、大改镇议”审批制度。按照“除废线、并散线、理乱线、巧走线”原则,分类整治村内空中“飞线”,亮出美丽乡村“天际线”。​

  突出“三美”增效,常态管理推动村庄和美

  政和县推动村庄从“一处美”迈向“处处美”。利用路边、渠边、河边、房边“四边”空闲地,以及村民房前屋后“边角”和“小片荒”,种植映山红、四季桂、香樟等苗木1300余株,集中建设口袋公园2个、微景观5个,实现从“家家干净”到“整村美丽”的转变。​

  在保持村庄美丽长效性上,探索“有制度保障、有队伍管护、有群众参与”模式。抓实“门前三包”制度,建立“街巷长”分片管理责任制,成立由党员、网格员、志愿者组成的人居环境整治劝导队。积极引导群众参与村内公共区域卫生保洁管理,开展日常巡查与不文明行为劝导,让村庄从“一时美”变为“时时美”。​

  此外,着力于乡风文明建设。将环境整治、绿化维护等内容写入新修订的《村规民约》,建立健全“美丽庭院比比看”“村庄清洁日”等机制。通过常态化举办农民诗文化节、送戏下乡等活动,大力倡导遵纪守法、讲究卫生、互帮互助等新风尚,推动村庄从“外在美”升华到“内在美”。​(责任编辑:陈醉)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