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网站

宁德寿宁:推进“五个美丽”建设 绘就乡村新画卷

来源:新华网福建 发布时间: 2025-04-22 09:04
相关文章:

访谈解读:

  近年来,宁德市寿宁县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以网格化管理为依托,全面推进“五个美丽”建设,助力乡村颜值与内涵双提升,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寿宁县构建“户为格、组为线、村为网、重点区域为点”的四级网格化责任体系,10位县处级领导定点挂钩,1325名网格员下沉一线,落实“定人员、定职责、定地段、定时段”四定管理,通过考核机制确保建设成果常态长效。

  从“美丽庭院”到“整洁村庄”,寿宁县以“小切口”推动“大整治”。聚焦“无蝇村庄”目标,设置厨余垃圾处理点115个、杂物堆放点1800余个,迁移鸡鸭舍3000余处,实现庭院环境“内外兼修”。同时,推行“六清楚”行动(扫清道路、摆清杂物、拆清违建、粉清裸房、改清厕所、管清机制),发动群众参与村庄清洁,共整治裸房2532栋,拆除乱搭乱建1693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寿宁县坚持“微改造、精提升”,整合传统古村落、金牌旅游村等资源。西浦村依托廊桥景观和状元文化,打造廊桥博物馆、民俗文化馆;甲坑村则通过建设红军食堂、开发红色景观,成为闽东红色旅游新亮点。此外,驻村第一书记、科技特派员等人才资源深度参与乡村治理,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围绕交通主干线,寿宁县打造“示范样板+景观带”建设模式,集中布局项目,形成“点上出彩、面上洁净、沿线美丽”的格局。因地制宜制定个性化方案,建设美丽田园、文化微景观等,共打造小公园88个、微景观406处、庭院1434个,让乡村成为“移步换景”的生态画卷。

  寿宁县注重挖掘乡村文化底蕴,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亭溪村依托硒锌资源发展长寿文化,大安乡依托古银硐资源打造矿业文化旅游,童洋村建设家居馆、戏曲馆传承民俗文化,下党村以红色旅游带动经济发展。寿宁通过讲好乡村故事,提升村民自豪感,激发内生动力,让乡村既有“颜值”更有“气质”。(责任编辑:连雨欣)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