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乡村建设品质提升行动 > 工作进展
近年来,漳州市华安县深耕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打造一条条看得见、有温度的生态路、小康路、连心路,获评“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在农村路建设方面,华安县多管齐下夯实“硬支撑”。政策保障先行,编制涵盖农村公路建、管、养、运的中长期规划与方案,将农村公路建设纳入县委、县政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范畴。同时,加快补齐交通短板,建成漳永、厦成高速公路,构建起通往漳州、厦门1小时交通经济圈。截至2023年底,全县交通公路总里程1408公里,农村公路占全县公路总里程的88%,实现“乡乡通干线、村村通硬化路”。此外,聚焦旅游发展,建成省级生态公路芹官线等6条集旅游、生态、文化、产业、安全为一体的特色公路,二宜楼景区、七彩官畲、新圩古渡等重点景区实现“串珠成链”。
管理层面,华安县着力织牢安全出行“保障网”。构建县、乡、村三级路长管理体系,明确各级职责;运用“互联网+”模式,实现路政管理等工作的精细化、智能化;建立健全治超联合执法常态化机制,联合多部门开展打击违规占道、违章搭盖、超限超载等专项行动,并启用动态监测设备,开展公路治超非现场执法,提高农村公路安全水平。
养护工作中,华安县绘就一路畅通“风景线”。完善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养护资金保障机制,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三年投入养护资金4000余万元;实行县道、乡村道等规范化、专业化养护,积极开展“四好农村路”县级督查评估、养护季度检查工作,建立养护资金奖惩机制,按季度拨付养护资金,确保养护成效;结合生态修复项目,2023年投入约2800万元对10条农村公路进行绿化美化。
农村路运营方面,华安县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优化客运体系,将公交车服务范围拓展到城区边缘,以站场为枢纽、“村村通”客运体系为纽带,形成“城市公交+站场枢纽+农村客运”综合运输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水平,推行智能公交管理,为运营车辆安装GPS卫星定位系统,提高营运车辆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并畅通监督渠道,提高运输服务质量;放大“道路+”效应,推动多产业融合发展,带动特色产业发展,催生从事乡村旅游的经营主体200多家、从业人员2500多人,辐射带动2200多名农民增收致富。[责任编辑:连雨欣]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