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乡村建设品质提升行动 > 工作进展
近年来,南平市顺昌县积极推动农村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农村公益性养老改革,2023年在建西镇先行试点,建设13套老年公寓,2024年进一步深化改革,在郑坊镇、建西镇、埔上镇、高阳乡建设300套以上老年公寓,形成区域辐射、全域覆盖的乡镇“幸福里”社区体系,探索出一套“县乡能承担、老人能接受、运营能持续、模式能复制”和“不离乡土、不离乡邻、不离乡音、不离乡愁”的“四能、四不离”农村养老新模式。
一、加强高位指导,实现工作机制创新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县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发改、财政、民政、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组成的全县农村公益性养老改革试点工作小组,高位推动工作落实落细,确保项目按时高效完成。
二是细化责任落实。将公益性养老改革试点纳入“三化五定”、绩效考评等工作机制,倒排项目进度,按照季度督查、半年评估、全年考评的要求有序推进落实。项目试点乡镇明确项目责任人,加强沟通联系,定期研究会商,及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确保项目有序推进落实。
三是优化项目保障。制定《顺昌县农村公益性养老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明确项目的建设标准、内容、进度安排,为推进试点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二、科学建章立制,实现运管机制创新
一是制定运营管理办法。制定《“幸福里”社区运营管理办法》,以政府主导、乡镇和社区实施、乡村振兴公司管理的运营思路,制定入住条件和入住审核制度,明确运营方需提供的服务内容与要求。
二是倡导社区居民自治。制定《“幸福里”社区自治制度》《“幸福里”社区居民公约》,倡导社区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负责、自我服务”。从社区居民中选出里长、楼层长,负责监督居民公约执行、协助社区日常管理、协调居民关系、组织居民参加社区活动等。
三是出台针对扶持政策。通过运营补助扶持、税费减免扶持、建设用地支持、建设资金扶持、医疗政策扶持、生态银行扶持、公益慈善扶持、探访关爱扶持等针对性政策,为社区运营管理发展提供坚实的资金支持、医疗支持和人力支持。
三、拓展助老平台,实现配套机制创新
一是打造物业管理服务平台。民政牵头与乡建公司、社工站等成立“幸福里”社区运管中心,探索“养老+物业”服务模式,让工作人员成为老人的“物业管家”,提供各类便民助老服务。
二是打造就业增收服务平台。设立来料加工等就业场所,为老人提供劳动强度较低的公益性岗位;通过土地生态银行、森林生态银行等资源流转平台,收储入住老人闲置资源,产生经济效益与老人共享;开设长者菜园,实现老人“下乡还有菜种”,在满足老人自身需求的前提下,帮助老人销售多余的蔬菜,增加老人收入。
三是打造文化娱乐服务平台。引进“乐龄学堂”,为老人提供优质的精品网课资源,并与县总医院际会分院、老年大学等单位联合开办健康课堂等多种主题课堂,丰富老人文化生活的同时,鼓励老人以终身学习促进健康养老。
四是打造医疗保健服务平台。联动县总医院际会分院搭建预约就诊、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提供上门巡诊、健康管理等服务,不断完善“银龄关爱”。同时,在社区内开展全民健康网格化服务,实行导入一支“4+N”服务团队、完善一份规范的健康档案、配置一间“健康小屋”、建立一套下沉巡诊机制、开设一个健康教育讲堂的“五个一”措施。
五是打造慈善助老公益平台。由县民政局牵头,在县慈善总会设立“幸福里”慈善助老专项,统一管理社会捐赠资金和物资,并用于补贴老人生活和扩大“幸福里”社区建设,推动“幸福里”社区良性循环。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