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网站

漳州南靖:“硬设施”与“软环境”齐抓

来源:福建省农业农村厅 发布时间: 2025-10-31 09:38
相关文章:

访谈解读:

  近年来,漳州市南靖县金山镇河乾村河墘小学以创建乡村温馨校园为契机,坚持校园校舍“硬设施”与校园文化“软环境”一起抓,质量与特色并举,努力为乡村孩子创设温馨的学习成长环境,先后获“福建省农村示范小学”“福建省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等荣誉。

  一、软硬齐抓,提升办学质量

  一是强化硬件设施。先后筹措资金1000万元加强河墘小学美丽校园“硬设施”建设,配备数字化教育资源,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条件。学校占地面积约23.4亩,建筑面积约4200平方米,活动场地6800多平方米,绿化面积4000多平方米,设有羽毛球场、排球场、篮球场、塑胶跑道,教室配置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器材。校园建筑错落有致,功能配备齐全,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布局合理,规划有序。

  二是培育书香文化。学校阅览室图书室拥有藏书9700册,军事科普小屋拥有科普书籍1000本,图书室面向学生充分开放,图书流通量达到省定标准要求。各班教室设有图书角,每班藏书90本。结合“经典诵读”活动,每周三和周五早上进行全校集体诵读,每天晨读进行班级诵读,每学期进行一次古诗考级,全面营造校园“书香文化”新风尚。

  三是提升教学水平。大力实施强师工程,创新培养管理模式,着力在引路子、搭台子、架梯子、压担子上创新创优,通过“城乡教研共同体”“青蓝结对工程”“名校名师帮扶结对”“岗位练兵”“课堂比武”“走出去、请进来”等活动,全面提升教师教学技能和学校教研水平,助力青年教师“壮苗出穗”。近年来,学校教师在各级教学技能大赛中屡屡获奖,学校教学水平不断提高,2023年七年级新生入学质量监测中位居全县前列。

  二、拓展课程,突出文体特色

  一是翰墨书香润校园。持续开展书法特色教育,坚持“六个一”——周一节书法课、一周一次书法社团活动、一周一节书法特色延时服务课、一周一展示、一月一次书法月赛、一学期一场书法大赛,营造浓厚的翰墨书香氛围。2021年学校承办中心小学“礼赞新时代 喜迎建党百年”暨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千人书法大赛,得到了当地村委会、企业家、社会贤达以及群众、家长的关注和支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近三年漳州市举行的规范汉字书写比赛中,学校师生共有38人获得一、二、三等奖。

  二是足球特色放光彩。开展“足球进课堂”活动,把足球列入校本课程,各年级每周至少开设一节足球课,并成立足球社团。在课后延时服务中,开展足球兴趣小组活动,定期举办阳光杯足球月赛、季赛活动。学校男足在全县校园足球联赛中获得季军,学校女足在漳州市少儿足球锦标赛暨中小学生运动会中取得佳绩。

  三是非遗文化进校园。将非遗项目——金山拉面植入劳动课堂,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设置不同课程内容,中高年级的学生每周开展一节拉面实践课堂。注重家校和家长联动,每次邀请五六名家长到校担任“老师”配合教学,手把手指导制作拉面,学生变身“小小拉面师”,家长寓教于乐、学生学于趣,家校社三位一体的新型劳动教育模式日益凸显,既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技能,也让学生体会家乡文化的独特魅力,典型做法先后被人民网、福建日报、“学习强国”平台等多家新闻媒体宣传报道。

  三、创新平台,点燃科技梦想

  一是开阔视野,建设“科普小屋”。深入开展“党建引领振兴、强国复兴有我”主题活动,进一步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国防军事知识,投入10万元成立福建省首个“军事科普小屋”,5名军休干部受聘“校外辅导员”,承担科普辅导、教学等职责。“军事科普小屋”通过一架架现代化歼-20、运-20等军事模型,一件件空间站、神舟飞船等航天模型及近千本的科普书籍,有效满足了学生对军事科学知识的渴望。相关活动先后被“学习强国”平台、网信福建、漳州新闻网等新闻媒体宣传报道。

  二是以赛促学,赋能学生成长。学校组建科学社团,为学生“量身”定制3D打印、创意拼图等课程,自主研发课程配套教具。注重以赛促学,2022年和2023年组织学生参加漳州市青少年儿童科艺创意大赛,获得较好成绩。在南靖县教育局主办的“2023-2024学年南靖县青少年儿童科艺创意大赛”中,学校斩获佳绩,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