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乡村振兴 > 实操实例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来源:福建省农业农村厅 发布时间: 2024-09-10 16:08
相关文章:

访谈解读:

厦门市全域统筹壮大村集体经济

  厦门市出台关于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以区为单位,用好农村集体预留发展用地,统筹建设厂房、公寓等100多个项目,引入国企建设运营、股份量化到村,加大财政补助力度,按不高于项目投资10%的比例给予扶持,岛内每个建制村最高补助500万元、岛外最高补助1000万元,推动农村集体经济从“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全市319个建制村和村改居社区集体经济平均收入509.1万元。

霞浦县探索“县域山海协作”共富模式

  霞浦县采取“山区村资金+沿海村项目”方式,在全县范围内选取20个边远山区村,由财政安排每村60万元资金作为集体资产,投入沿海村建设仓储租赁、村集体养殖网箱等优质项目,边远山区村以此获得固定分红收益。2023年,首批20个边远山区村共计增加村财收入120万元。

福安市南岩村全民筹资发展村集体经济

  南岩村积极探索“党支部+经联社+N”路径发展村集体经济,即在村集体资产核查登记的基础上,统筹村集体自有非经营性资产1672万元、每个成员出资200元、理事会筹措150万元启动资金入股,按村集体占30%股份、群众占70%股份成立经联社,依托南岩村资源禀赋,集中精力发展研学、文创产业。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8年的不足1万元跃升至100万元。

清流县长校镇合作造林促增收

  长校镇探索推行“基金站+村委会+农户”合作造林模式,即由县林业基金站提供造林资金、技术支持,村委会联合农户提供造林地块,三方合作经营,利润收益按6:4的比例分成,实现村财增收、村民增收、造林增绿“三赢”。目前,已累计实施合作造林面积1720亩,平均每年可促进村财增收约1.5万元。

永泰县坵演村实行“国企+村民+团队”合作共建

  坵演村联合村民、福州城投集团建设生态农业合作社,将闲置农房打造成集乡村会客、民宿、茶艺为一体的休闲空间,并引入好农场集团开发亲子采摘乐园、生态农业观光农场和农产品加工坊等农旅体验项目,构建“国企注资、村民参与、团队管理”三方合作共建格局,带动村财年增收超13万元。

蕉城区金蛇头村“整村运营”打造新渔村

  蛇头村盘活全村农村资产,分类、造册现有资源,将闲置房屋、基础设施等资源以租赁的形式交由专业运营公司,植入以渔村文化为特色的经济新业态,并引导村民流转闲置房屋、开设美食小摊等,同时引导村民以工作人员的身份入职村内各类公共基础设施、消费场所中,全面参与渔村运营和服务,实现村民每年增收2万元以上、村集体年收入增加30万元以上。

三元区台溪村统一经营管理山林促增收

  台溪村不断完善村级集体林场管理机制,统一管理集体山林,提高林木采伐收益中林农所得分配比例至70%,村里提留30%用于幼林抚育、村财支出、乡村公益事业等,实现山林规模化、规范化和集约化经营。目前全村现有经济林面积达到2000亩,人均达到3亩,年均村财林业收入约800万元,村民人均经济林种植收入8000元。

大田县“通信合作社”开辟增收新渠道

  大田县推行村企共建“通信合作社”模式,由联通公司承担主要投资,建设千兆光网主干入村,补强周边移动通信网络,村集体出资3万到5万元,负责村内接入点建设。合作首年,村集体按入社社员年度通信消费总金额的40%分成,次年起按35%分成,村集体再从分成收入中拿出部分资金给社员分红。目前,全县已有12个村与联通公司达成合作意向,成立通信合作社3家,入社村民300余户,为5个村增加村财收入7.8万元。

福州高新区柳浪村用好高速路桥下资源促增收

  柳浪村与福建高速集团开展共联共建,全面清理高速桥下空间私搭乱建、垃圾杂物,盘活开发高速桥下400多亩闲置空间,建设集花卉产业、生态旅游、研学科普等为一体的高速花博园项目,为柳浪村新增就业岗位80余个,带动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110余万元。

海沧区洪塘村流转林地开发农文旅融合增收项目

  洪塘村以每年每亩1000元流转集体林地387亩,引进国樱(福建)实业有限公司,投入1.6亿元建设集“赏花+研学+休闲+康养”于一体的天竺山花海观光园,旅游收入每年达800万元,村集体每年可获得土地租金收入近40万元,租金每五年递增10%,每年还能获得8%景区大门票收入抽成。

石狮市坑东村结合片区改造促增收

  坑东村充分发挥毗邻本科院校优势,对闽南理工学院周边商铺进行全面翻建改造,实行片区自改自拆自安置模式,统一规划后由房屋权属人申请翻建,统一整合后自行建设,建成规范管理、环境优美的学生街,该模式加快推动文创、电商、餐饮等业态发展,村集体收入年增收20余万元。

尤溪县桂峰村盘活闲置房屋促增收

  桂峰村针对村内古建筑众多的特点,按保护价值、濒危抢修、房屋权属等内容对古建筑进行分类登记建册,分期分批对流转房屋开展抢救性修缮,并租赁给经营主体,房主享有15元/m2的年租金收入,合同到期后房屋由房主收回、自主经营,目前桂峰村盘活利用闲置房屋17栋7600平方米,修缮完成古民居35栋,完成蔡襄茶文化馆、11栋民宿以及小学建设,实现村财增收约31万。

邵武市高峰村盘活闲置资产打造研学基地

  高峰村盘活高峰农场和村小学闲置的宿舍、教学楼、礼堂等资源,投入800万元完善配套设施,引进专业研学人才9个,打造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国防、自然生态、茶文化教育等5条研学路线,累计接团36批4120人次,促进村财年增收10余万元。

翔安区马塘村用好土地赔偿款促村财增收

  马塘村经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将部分征地款转为村集体发展基金,用于投资餐饮、服务等园区配套的第三产业,以店面出租、经营员工食堂等模式发展集体经济,增加村财收入183万元,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300万元,同时解决周边3000多个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实现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8万元。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