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现代种业 > 新闻信息

资源利用篇 百年优异资源焕发生机--福鼎槟榔芋的开发利用

发布时间:2018-11-21 15:53来源:福鼎市种子管理站字体:    

    福鼎槟榔芋属天南星科芋属魁芋类的地方栽培品种,是福建省优异的农作物种质资源,也是福建省名特优农产品。种植槟榔芋是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

    1.特性特征与种性保护

    1.1名称由来 早在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福鼎县知县潭抡总撰的第一部《福鼎县志》物产中就有“状若野鸱,谓之芋魁”的记载,最早在城关山前一带种植,称为“山前芋”;八十年代出口到香港,香港人称为“福鼎芋”;2003年申报国家证明商标,定名为“福鼎槟榔芋”,一直沿用至今。

    1.2特征特性 福鼎槟榔芋植株高大,一般180190厘米,开展度180厘米左右,最大叶片长110厘米、宽90厘米,深绿色,叶背蜡粉较多,叶脉紫红色,叶柄肥厚,长150160厘米,基部绿色,上部紫红色。球茎由1个母芋和多个子芋、孙芋、曾孙芋组成。母芋形状呈近圆柱形,形似炮弹,长度3040厘米、横径1215厘米,表皮褐黄色,鳞片深褐色,中间节痕间距较宽、两头较密。肉质灰白,带紫红色槟榔花纹。鲜母芋一级品单个重1.5公斤以上,最重超过6公斤,子芋10多个,主要产品母芋一般亩产1吨,占球茎总产的55%左右。芋根为肉质根,较脆易折断,分布在母芋或子芋下部节上。福鼎槟榔芋易煮熟,熟食肉质细、松、酥,浓香可口,营养丰富,以其特有的外形、独特的风味、优异的品质倍受消费者青睐。经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测定,福鼎槟榔芋鲜母芋淀粉含量25.5%、水分64.5%,干基内含蛋白质(干基)8.8%、灰分2.35%、脂肪0.65%、粗纤维1.35%、钙0.062%、磷0.120%、铁0.0045%、维生素C0.062%、维生素B2 0.00075%

    1.3种性保护 长期以来,生产上福鼎槟榔芋生产用种都是芋农自产自留自用,不注意选种,致使福鼎槟榔芋品种混杂、种性退化,表现为大田生长不一致,抗性下降,品质和产量降低。2010年以来,福鼎市实施福建省地方特色蔬菜品种及配套技术研究与开发、福鼎槟榔芋品种保护与扩繁、国家槟榔芋种植综合标准化示范区等项目,开展福鼎槟榔芋品种提纯,建立良种扩繁基地,制定了《福鼎槟榔芋种芋》、《福鼎槟榔芋栽培技术规范》、《福鼎槟榔芋鲜母芋》等3项地方标准,示范推广水旱轮作、适宜密度、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等良种良法良制配套技术,有效保护了福鼎槟榔芋的种性。

    2.种植规模与效益 

    福鼎槟榔芋对种植环境要求较严格,主要适宜在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力中上的田地种植。民国时期,福鼎只有城关山前、山门里和贯岭透埕等地种植,面积100多亩;1980年以后,随着初加工和出口的发展,各乡镇陆续引种,面积发展较快,1985年全市种植3344亩,鲜母芋产量524吨,以后种植面积逐年增加,2000年面积突破1万亩,鲜母芋平均亩产稳定在800公斤左右;进入21世纪,福鼎市委市政府重视福鼎槟榔芋产业的发展,种植区域从海拔300米以下的平原、半山区扩大到海拔600米的高海拔山区,种植面积、单产、鲜母芋价格均显著地增加,2018年全市种植面积发展到3万亩,鲜母芋单产超过1000公斤,总产超过3万吨。福鼎槟榔芋种植效益较高,近3年,鲜母芋一级产品市场零售价稳定在10/公斤左右,亩产值6000元,农户小规模种植平均亩效益4000元,种植大户、家庭农场规模种植平均亩效益25003000元。以福鼎市陈群毅家庭农场为例,2016年开始种植福鼎槟榔芋,3年累计种植580亩,平均亩产1100公斤,累计效益150万元。福鼎市种植福鼎槟榔芋的农户近1万户,平均每户增加收入1万元,是农民脱贫奔小康的重要途径。

                             

    3 .产业开发 

    福鼎槟榔芋传统的烹调可以用蒸、煮、炸、炒、炖等方法,烹调产品花式多样,作粮作菜皆宜。用福鼎槟榔芋鲜芋为原料烹调的芋泥、挂霜芋、香芋饭等菜品,是节假日餐桌上的佳肴,与面粉、淀粉等加工成的“福鼎芋糕”、“福鼎芋饼”、“福鼎芋丸”、“福鼎芋心卷”、“芋虾包”、“香芋饺”等食品,深受广大市民喜爱。鲜母芋蒸熟磨成的芋泥可以制作成形态各异的花式菜肴,蒸熟后色、香、味、形俱佳,如“太极芋泥”、“红鲤藏泥”、“太姥唐塔”、“芋虾包”、“香芋饺”等系列名菜,成为人民大会堂和钓鱼台国宾馆的国宴佳肴。但鲜芋供应期最多只有半年时间。

为延长福鼎槟榔芋的供应时间,满足市场周年需要,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福鼎槟榔芋经去皮、切丝、蒸煮、晒干(烘干)、粉碎,加工成芋粉,用于制作“福鼎芋泥”,或作为制作糕点、冰激凌、饮料的配料;经去皮、切条(切块)、油炸、冷冻,加工成芋条、芋块、芋丁,是火锅的重要食材。福鼎槟榔芋最初的加工产品,虽然设备和工艺简单,但为福鼎槟榔芋精深加工奠定了基础,也实现了福鼎槟榔芋市场的周年供应。

    进入21世纪,随着福鼎槟榔芋产品知名度的进一步提高,槟榔芋加工企业快速发展,现有加工企业8家,注册资本1.2亿元人民币。企业注重科技创新,与多家省内外科研院校合作开发新产品,加工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产品档次不断不提高。如福建好口福食品有限公司先后与中国农科院、福建农林大学等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协作,研发的“真空低温油炸槟榔芋条”、“梯度烘干槟榔芋果糕”、“低糖无硫槟榔芋果脯”等3个新产品,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6项技术获得了国家专利;福建圣王食品有限公司与集美大学合作,共同实施“薯芋类全粉精深加工技术与产业化开发”科技项目,引进全粉干燥生产线及微电脑控制混合设备,获得了全国工商联授予的“烘焙百强企业”称号;芋魁食品(福建)股份有限公司与福建农林大学、暨南大学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开发3条薯类食品生产线,槟榔芋全粉经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当前,加工企业已成功开发了芋条、芋卷、芋酥等休闲食品,芋泥、芋块、芋饼、芋丸等冷冻系列食品,芋粉等烘焙食品,槟榔芋奶茶等饮料,产品达100多个,20178家企业产值6亿元,实现税利1亿多元,有力促进了福鼎槟榔芋产业的发展。

    4.品牌建设与推介

    福鼎市委、市政府重视福鼎槟榔芋产业的发展,把福鼎槟榔芋列为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农业部门和槟榔芋协会积极开展品牌创建工作,福鼎槟榔芋先后获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原产地标记注册证”、农业部颁发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福鼎槟榔芋及图案”被福建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评为“福建省著名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加工企业加强标准化和品牌建设,获得“无公害农产品标志证书”、“福建省著名商标”、“标准化行为良好证书”等品牌荣誉10项,2011年在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福鼎槟榔芋”品牌价值为3.36亿元人民币。

    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福建日报》等十多家海内外媒体报道了福鼎槟榔芋产业发展,以及“国宴佳肴—福鼎槟榔芋”、“闽菜珍品—太极芋泥”等烹调食品和加工产品。2009年开始每年举办福鼎槟榔芋芋王赛,全市种植基地、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踊跃选送各自的槟榔芋参赛,邀请省、市专家当评委,根据槟榔芋的大小、外观和品质评出当年的“芋王”,促进福鼎槟榔芋品牌的宣传,带动了福鼎槟榔芋规范化技术的推广。

    组织企业参加全国各类展销活动,展现了福鼎槟榔芋及系列加工产品的风采,让众多经销商、媒体和广大消费者耳目一新,有效提高了福鼎槟榔芋的知名度。企业建立多元化营销体系,在北京、广州、上海、福州等大中城市开设直营店,或是进驻国内的家乐福、沃尔玛等大型超市、农贸市场、旅游景区、酒楼餐饮店、土特产店等,多渠道销售福鼎槟榔芋及加工产品,拓展了销售渠道。

                               

 

 

附件下载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