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种业工作简报 2025年第5期
建宁县六举措推进种业诚信建设
近年来,建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种业诚信体系建设,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诚信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种业诚信建设,为种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一是严格许可备案制度。要求县内从事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的企业,必须依法取得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对持证企业分支机构等4类主体实行网上备案管理。近年来,我县常年吸引近100家省内外企业生产备案,备案率达100%,生产品种超400个。二是推行诚信经营模式。推行“公司+经纪人+基地+农户”诚信经营模式。同时实行AB合同管理制度,即上游企业与经纪人签订委托合同(A合同),经纪人与制种农户签订生产合同(B合同),全过程实现订单生产。三是制定行业管理规范。在种子法、省种子条例、市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制定了县行业管理办法《建宁县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管理办法》,对种子生产、诚信经营等方面进行规范,进一步维护基地生产秩序。四是成立行业协会。2004年,我县成立种子协会。经过20年的发展,协会会员人数已超400人。为精准服务不同群体的独特需求,强化诚信经营,今年2月底,我县还成立了制种经纪人和制种大户协会,向种业组织化发展更进一步。五是建立种业诚信黑名单制度。对存在不诚信经营情形的种子企业、合作社、制种经纪人列入黑名单,未经解除,不得在建宁县境内生产备案和从事种业生产经营活动。2022年以来,已公布4批诚信黑名单,涉及5家企业和5名个人。六是成立全省首个种业巡回审判专庭。2022年,成立了福建省首个种业巡回审判专庭,采取“派驻法官+巡回审理”的工作模式,在4个乡镇和6个行政村设置服务点,形成县、乡、村三级的种业司法服务网络。探索推行种业司法服务“五进”工作法。
农机检修备春耕 不误农时保丰收
随着天气转暖,春耕生产日益临近。近段时间,建宁县各农机专业合作社积极组织农机技术人员对农机设备进行“体检”,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助力农业稳产增收。日前,在溪口镇勤建农机专业合作社内,技术人员正忙碌地对拖拉机、播种机、旋耕机等各类农机具进行逐一排查,重点检查发动机、液压系统、传动装置等关键部件,及时更换老旧零件、加注润滑油,针对常见故障开展预防性维修。
近年来,溪口镇枫元村乘着上级扶持杂交水稻制种高质量发展的东风,先后与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先正达集团(中国)等龙头企业“联姻”,建设现代化种业基地,打造种业全产业链,通过“企业+经纪人+农户”模式,推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带动农户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溪口镇枫元村党支部书记刘炳煌说:“枫元村有杂交水稻制种5000多亩,其中1500余亩是高标准杂交水稻制种示范基地,并在全村推进杂交水稻制种‘耕、种、收’全程机械化服务,机械化率达到85%以上,劳动生产成本大大降低,效益也有显著提高。”
建宁县地处闽江源头,是农业农村部认定的“国家级制种大县”,全国每十粒杂交水稻种子中,就有一粒就来自建宁县。2025年建宁县计划杂交水稻制种面积达16.1万亩,其中早稻制种面积1.4万亩,中稻制种面积8.2万亩、晚稻制种面积6.5万亩。(来源:建宁县融媒体中心20250310)
【工作日志】
3月5日,中国科学院谢华安院士一行到我县调研,先后到修竹村“烟种连作”产业服务中心察看种子加工仓储情况、泓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察看种子生产加工情况、福建天力种业有限公司察看制种基地建设情况以及华谷高科有限公司育种创新情况。三明市委副书记杨兴忠,市委常委、副市长胡帅,县委常委姜炜根陪同调研。
3月5日,建宁县水稻制种气象服务提升改造项目(三期)--建宁县水稻制种气象服务平台项目建设推进会在农业产业园管委会召开。
3月6日,龙岩市委常委、副市长高丁博一行到现代农业产业园调研,了解建宁司法护航种业振兴情况。
3月6日,三明市司法局局长郑仁武一行到现代农业产业园进行法治政府建设和示范创建工作专题调研,了解建宁司法护航种业振兴情况。
3月6日,省政协副主席余军一行到现代农业产业园调研,了解建宁种业诚信建设相关情况。
3月6日,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赵明主任一行到现代农业产业园调研,了解建宁司法护航种业振兴情况。
3月11日,领秀集团董事长张澍楠一行到现代农业产业园调研,了解建宁种业发展情况。
3月11-14日,为进一步争取种业支持及加强县企合作,县委书记温欣传带队一行赴北京拜访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先正达集团中国。期间拜访了种业管理司谢焱副司长、何庆学处长以及先正达集团中国中种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宋维波等。
【媒体聚焦】
强化乡村振兴领域监督,他们这样做(建宁县融媒体中心20250304)
四抓四促|建宁:农机检修备春耕 不误农时保丰收(建宁县融媒体中心20250310)
以法为翼 护航种业发展(三明日报20250311)
建宁:农机“赶大集” 科技助春耕(建宁县融媒体中心2025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