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涉农资金骗补专项整治 > 工作进展
在乡村振兴的战略布局中,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关乎着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和村民的切身利益。南安市农业农村局以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为切入点,聚焦长期以来存在的痛点堵点,积极探索创新监管模式,通过引入“云”监督机制,让集体“三资”从“私底下管理”走向“阳光下运行”,实现了管理效能和经济效益的双提升 。
一、直击痛点,创新监管模式
过去,南安市部分村集体在资产资源处置过程中,存在诸多乱象。集体资产资源处置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一些优质资产被低价出租或出售,导致村集体资产严重流失;还有部分资产被当成私有财产随意处置,暗箱操作频发,不仅损害了集体利益,也引发了村民的不满和质疑。
为彻底改变这一局面,南安市农业农村局结合农村集体“三资”精准清查工作,推出了村集体资产资源处置全过程“云”监督模式。该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大数据、互联网与“三资”管理深度融合,为村集体资产资源处置打造了一个全方位、全流程的监督体系。
二、评估公示,让资产价值透明化
在资产资源处置前,南安市引入专业的第三方评估机构,运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和严谨的评估流程,对每一项待处置的集体资产资源进行系统价值评估。评估过程充分考虑资产的地理位置、面积、用途、市场行情等多种因素,确保评估结果真实反映资产的市场价值。
以英都镇芸林村为例,该村在专项整治中收回了此前处于低价发包的集体土地。为实现资产的合理处置与增值,芸林村邀请专业评估机构对土地进行评估。评估团队通过实地勘察、市场调研等方式,全面分析土地的各项价值因素,最终确定该地块的流转价值约为56万元。评估结果出炉后,立即通过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进行“云”公示,广泛征求村民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公示期间,村民可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随时随地查看评估详情,如有疑问或异议,可直接在平台上反馈。这种透明化的操作,让村民对资产价值心中有数,有效消除了以往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信任危机。
三、阳光交易,让资产处置更公正
资产处置时,南安市全面推动符合条件的资产资源进入泉州市产权流转交易平台进行“云”交易,统一在平台上挂牌,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意向受让方,通过公开竞价的方式确定最终成交方。交易过程全程线上记录,每一个环节都清晰可查,实现了资产处置的阳光化、公正化。
芸林村那块评估价值56万元的土地,在公示无异议后,顺利挂牌至产权流转平台公开竞价交易。平台的公开性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参与竞争,经过多轮激烈竞价,最终该地块以76.58万元的价格成交,溢价率高达36.74%。这一结果不仅为村集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更彰显了阳光交易的优势和魅力。
四、大数据护航,监管成效显著
借助大数据技术,南安市实现了对村集体资产资源处置全过程的线上公示公开和动态监管。监管部门可通过系统实时查看每一笔交易的进展情况,对异常交易及时预警,确保交易合规合法。同时,大数据分析还能为后续的资产资源管理和处置提供决策依据,助力村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截至2025年8月底,南安市累计完成交易项目713宗,成交金额突破2.31亿元,溢价率达到3.06%,节约率达到10.34%,各项指标在泉州市名列前茅。这些数据背后,是南安市“云”监督模式的成功实践,更是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幸福生活的有力保障。
如今在南安市,村民对村里的资产管理充满信心:“现在村里的资产处置都在‘云’上进行,公开透明,我们看得清楚,心里也踏实。”南安市农业农村局将继续深化“云”监督模式,不断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体系,让更多的集体资产在阳光下保值增值,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